茶饮趋势

当茶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当茶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物质"到"非物质"的飞跃从2006年开始,截至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共评选出12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在"传统技术"类别中,每批的名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当茶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物质"到"非物质"的飞跃

  从2006年开始,截至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共评选出12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在"传统技术"类别中,每批的名单中都不会少了茶的身影。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能够从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和保护,不仅日渐成为传播茶文化、丰富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非遗"可谓给业界带来了福音。本期茶周刊特别选定、策划了这个主题,并重点采访6位相关茶人。我们期望,未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出现更多茶的身影,也期待茶产业能够在文化的照耀下,获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人植茶、制茶、饮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在历史上长期作为连接中国与东西方世界重要的贸易产品和文化纽带。换句话说,茶不仅彰显着特定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甚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承认茶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地位,保护中国茶传统制作工艺,意义重大。因此,当茶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丰富多彩的茶的技艺得以整理、固化,曾经流失的茶的记忆得以呈现、欣赏,博大精深的茶的历史得以保护、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与对应的物质文化关系紧密,不可割裂。以"西湖龙井"的传统炒茶技艺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为例,绿茶代表之一的"西湖龙井",以其条形优美,香气和口感独特享誉中外,在此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龙井茶和非物质文化代表的传统制作手段,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西湖龙井"相关负责人表示,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年轻人学会一门炒茶技术。随着炒茶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手工茶早已失传,虽然机器炒的茶看着漂亮,口感却比全手工茶差了很多。用机器炒,会让西湖龙井丢失特色和传统。由于龙井茶的炒制非常讲究抓、扣、磨、压、推等手法,而且经常要在高温的锅中操作,一不小心,手就会被烫起泡。炒一斤茶,炒茶工要连续坐6-8小时,非常辛苦。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目前有茶农5000多人,会炒茶的仅占50%左右,而且年纪大多在40周岁以上。所以,培养一批年轻炒茶能手,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西湖龙井"的传统炒茶技艺获评国家级"非遗",无疑极大地提升了西湖龙井炒茶技艺的地位,并且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众所周知,勐海茶厂及大益茶多年来立于普洱茶技术的制高点,大益充分运用此优势,创造出众多经典产品。其背后独特的拼配方案、制作流程与经验技巧、工艺控制等综合于一体,才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由此得出结论,两者作用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文化催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包含非物质文化。大益茶制作技艺作为普洱茶代表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凝聚着勐海茶厂数十年积淀的优秀技术工艺与研创智慧,也代表了大益茶向消费者提供有力的品牌承诺与品质保证。大益茶的"申遗"成功,为传统茶业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生存发展提供了成功样板。

  "非遗"的运作和保护方式,来自国际范围内文化有识之士对文化保护的先进理念和先驱实践。应该说,几年来中国的"非遗"活动成果斐然、成效卓著。在茶领域,启蒙了茶产业的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对茶产业向纵深发展,打造中国茶的历史质感、发掘茶产业的丰厚底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论是已经成为"非遗"、已经登堂入室的茶品种和传承人,还是那些正向"非遗"殿堂迈进的人,茶的潜力和魅力或许才刚刚展开,来路正长。

  茶人说"非遗"

  彭峰:如果有机会 我也要尝试

  记者第一次接触南春茶厂负责人彭峰是在去年的深圳茶博会上,对他的印象已经深刻地印到了脑海中。如果让我形容他,第一个冒出嘴边的词一定是"能干"。

  2006年,就在普洱茶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彭峰投入1000多万元,在云南省勐海县工业园区购买了40亩土地,建起了14幢标准的茶叶精加工厂房、设备用房,创办了茶叶精制茶厂--勐海县南春茶厂。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没有去尝试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时,他露出了质朴的微笑,表示对传承人这个概念表示认同,因为传承人可以极大的鼓励茶商们钻研技术。以大益茶为例,大益是普洱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代表普洱茶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理所应当。至于为何没有尝试亲自申报传承人,彭峰总结出其中的原因,申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个复杂的过程,普洱茶中的大益和贡茶之所以可以成功申报,多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品牌已经做大做深,并且他们拥有一个精湛的团队。

  但是,记者发现,除了大益茶、吴裕泰、张一元是带着企业申报以外,其他传承人都是以总的茶类传承人申请,例如,乌龙茶类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如果有一天,条件成熟了,他一定会去尝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林健:不当传承人 我真觉得可惜了

  林健,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闽东茶业探路者。从一个贫苦茶农的孩子,到福建省龙头茶业企业的老板,林健的成长经历也是众多宁德籍茶商的一个缩影。

  记者电话采访了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健,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不当传承人,我真觉得可惜了"。当说到为什么没有当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时,林健非常遗憾地说:"如果我没记错是去年,白茶制作技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评出了传承人。当时政府上报时我在北京,那时候也没有人通知我。最后被评选上的是一个做白茶很有名的一个村子中的农民。我没有申请,真的是可惜了。"

  林健告诉记者,他的祖辈三代都是茶农,所以他是个地地道道茶农的孩子,从小跟着父亲一起做茶。林健一开始帮忙在学校代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学校的后山有一片隶属学校的茶园,征得校长认可后,林健将茶园承包下来。随后的一年里,林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茶园上,他把采摘的茶叶卖给集体茶厂,将大部分利润留给学校。初尝甜头的林健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1992年,24岁的林健辞去了教师之职,办起了茶厂。凭着货真价实和为人开朗的性格,林健收获了不少的市场。渐渐地,他在天津、北京都有了一些大客户。

  最后,林健告诉记者,如果2012年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选活动,一定不会再错过评选机会。

  茶界"非遗"传承人采访

  甘玉祥(南路边茶(藏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我有藏茶精神

  甘玉祥回忆说,他的父亲甘绍郁,一辈子从事藏茶事业,早年率领家族在自己的家乡开了一家茶叶店,即现在的甘氏茶庄,并创下了很大的家业。

  甘玉祥告诉记者,早在那时,店内客商往来,已是颇为热闹,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第一站"。2008年年底,在"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中,甘玉祥成功入选。此次"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创新人物评选全省仅评10名,甘玉祥以"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等创新思维而入选。"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12个字的发展战略思路,彻底改变了1000多年来藏茶只供藏区的历史。面对现代市场,甘玉祥在对藏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藏茶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仅适合在高原上生活的藏区同胞,而且也适合生活节奏很快的现代人。"同饮一壶茶,共爱一个家",藏茶不仅是藏区同胞的民生之茶,更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健康之茶。

  李兴昌(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完成振兴贡茶使命

  据李先生讲,清朝时普洱茶达到鼎盛时期并成为皇室贡茶,但自清朝皇室解体后,普洱贡茶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其制作方法也销声匿迹。那时还是当地一名乡村教师的李先生作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他自豪古茶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也担忧茶园今日的没落现状。自那以后,他奔走呼吁的足迹遍布整座困鹿山,为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李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普洱茶市场依旧十分低迷,在解决古茶园问题的同时还有一个需要一并解决的难点,那就是解决乡民贫困的生活。就这样,李先生又成为了帮扶贫困的带头人。每个茶界人士都肩负双担,不仅要大力发展茶产业、弘扬普洱茶文化,还要拥有无私奉献的心。

  施耀文(碧螺春制作技艺传承人):将祖辈意志延续

  当问到施耀文被评上传承人一事时,他和蔼地笑了笑,表示,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特别,而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在继续询问下,施先生非常坦诚地向记者解释,说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自然得传承下来,不学习反倒是不对了,所以不要说什么传不传承的,都是该干的事啊。据记者采访了解到,施耀文的家乡是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山镇,那里因着天时地利,可以说是碧螺春的天然故乡。这里不仅是施先生的家,还是他的先辈们一直居住过的地方。

  施先生说,在2009年的时候,由于当地政府的提倡,在东山镇成立了一个碧螺春合作社,而这家合作社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中力量,提高效率。采茶是件苦差事,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怕吃苦,施先生对此特别强调,传承的作用在继承本身,也在之外,通过其锻炼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成果的来之不易,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叶启桐(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让文化和技艺紧紧结合

  记者是在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的现场采访的叶先生。聊到因何缘故而走上传承之路时,他的回答是子承父愿。叶先生的父亲叶先顺早在中国解放后在武夷山开了一个茶厂,叫崇安茶厂。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尽管那时国家没能把注意力停留在茶业上,但是其父出于自身对茶叶的感情和茶文化的眷恋,毅然决然地担起振兴岩茶的任务。

  叶先生说,现在制茶都是半机械化,像揉捻、摇青这种费力的活儿全部都由机器去做,但是要用心做好茶的话,一定还是人工,而这也正是他传承的意义所在。大红袍也好,肉桂也罢,这些岩茶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也代表着中国制茶手艺的一个历史高度。这里凸显了很强的个性,是岩茶的个性,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个性。如果逐渐适应了完全的机械化生产,虽然会提升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其中的人文精神就会失去,所以手工技艺即便不作为市场,而作为一种艺术,也要掌握住,传下去。

2022-05-03 14:28: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