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认识普洱仓茶
一当前普洱茶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二从云南晒青毛料到普洱茶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三普洱熟茶工艺诞生的原因是什么?
四普洱熟茶和陈年生普比较各自缺优点在那里?
五当前普洱茶的供给与需求的两个矛盾是什么?缘由在哪?
六如何解决新茶供给和消费者实际需求口感之间矛盾
七"仓茶"到底是指什么茶
八"放仓"是低级伪劣产品代名词还是一种工艺流程
九普洱茶"放仓"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在谈论"仓茶"之前,必须定义清楚什么本文中提到的"仓茶",是经过仓储过程的普洱茶还是人为加速陈化的普洱茶。我想还是以什么是"入仓茶"和"未入仓"茶的定义来推导本文"仓茶"的定义。
翻阅很多普洱茶书籍和资料我们会发现普洱茶"入仓茶"是指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以利茶品快速陈化,此即『入仓茶』。
"未入仓茶"是指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则属于『未入仓茶』。
看完这两个定义后,我们发现,一片普洱茶其实很难区分何为入仓茶何为不入仓茶。因为即便不是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状况,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储存的普洱茶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即同样方式存放在广东、云南、甘肃的同类茶,经过一定时间后出来的效果都未必一样。如以甘肃自然存放的茶为未入仓标准的话,可能连昆明存放的茶都变成了入仓茶了。皆因为甘肃的气候更干旱,湿度更低。同理,在甘肃人工加速陈化的茶,如果是程度较轻,可能陈化效果甚至慢于在广东自然存放的茶的陈化效果。
所以,"入仓茶"和"未入仓茶"在实际中情况中很难区分的清楚。本文的"仓茶"姑且泛指人工加速陈化或者说存放环境湿度较大的普洱茶。因为即便不是人为所致,普洱茶在存放中,会因为环境的突发变化和本身所处地理条件导致湿度较大而加速了陈化。
定义好了本文关于"仓茶"的定义后,我们就从第一问开始逐步剖析"仓茶"的真实面目
一当前普洱茶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茶为何在最近几年才风魔一时,为何从开始有普洱茶到现在历经几百年后普洱茶才快速发展,广泛流行。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前必须从普洱茶的特殊功效和口感出发。普洱茶的特殊功效体现在"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降血脂"、"减肥"等。至于普洱茶的口感又如何与众不同呢?普洱茶根据原料产地,制作方式,和后发酵三方面的因素,导致普洱茶的品饮相对其他茶种,口腔感觉汤水更为浑厚柔顺,回甘度高,韵味足层次丰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喝茶品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洱茶以其后发酵后对身体的特殊保健和层次丰富富于变化的口感特色,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应该说当前普洱流行的原因大背景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的消费升级所致,而普洱茶以其后发酵特点,能提供人体更为保健的饮用和较其他茶叶更为丰富的口感得到了大众广泛认同。
二从云南晒青毛料到普洱茶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云南普洱茶原料产区新制晒青毛料和真正意义的普洱茶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严格意识上说它们并非同一样东西,虽然是前世今生的关系,但恰如蝌蚪和青蛙已经完成蜕变,它们之间的区别也类似于面粉和面包的关系。而区别二者之间的不同就是因时间和制程发生作用导致的茶叶内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里的时间就是"仓储过程"可定义为自然存放的自然后发酵,而制程便是渥堆发酵,可定义为人为加速发酵。二者的作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茶叶出现以下特征"普洱茶汤色栗红明亮,散发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而实质是通过普洱茶内含化学成分非酶足自动氧化,如类酯化合物氧化,产生挥发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陈茶气味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引起褐色物质的形成和香味的改变。最终使普洱茶由开始之初晒青毛料滋味由苦涩度降低,刺激性趋向圆润,汤水转甜,同时将茶叶由之初的寒性转自温和,这使人喝了茶后胃部感觉温暖舒服。云南晒青毛料由始初的苦涩、刺激度高,茶性趋寒过度为醇厚回甜,汤水浑厚,茶性温和等利于品饮舒适度,只有具备这样的特征,方可称之为普洱茶。由此可见从云南晒青毛料到普洱茶的过程经历了俗语称只为"陈化",学术称之为"后发酵"。具体体现行为就是仓储,而为了缩减陈化时间,达到快速效果的是渥堆发酵,这也是一种快速转化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