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岩先生:“茶气是一股正气!” VS 欧阳道坤:“茶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今天是榜叔发布"茶气"调研的第六天,"茶气之争"的各项数据即将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在榜叔积极努力分析各项数据、撰写调研报告的这几天,榜叔将为大家呈现对圈内专家学者的采访内容,内容涉及专家学者的态度和见解。
本期两位大咖(排名不分先后):
"气宗":正岩先生
"非气宗":欧阳道坤
正岩先生:茶气是一股正气!
人物简介
正岩先生,原名潘秦,上海人,品牌管理师、资深大红袍监制,岩茶养生专家。
创立茶识地、健康道、幽葟私茶等茶与健康的品牌,浙江农林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大红袍岩茶文化的践行推广者。斗茶出身、年年找茶、日日饮茶、时时弄茶、痴迷岩茶、玩茶为道的大玩家,笑傲茶界的风清扬。
茶语网:您认为茶气是否存在?
正岩:肯定存在。
茶语网:您相信有茶气的存在,请描述所感受到的茶气是怎么样的?
正岩:茶与人活着是同一个道理,植物也有其运动轨迹,它也是富有生命特征的。
比如我们说茶的活性,清香甘活。西方人常说人的身体的能量,但那个不是"气"。气是令人活动中富有节奏的那股力量。茶气会令到茶性或茶力整体的和谐。
喝茶时候可以感受到茶力和茶气。茶力与茶气是有区别,和而不同。
茶力主要是口感上对身体的刺激,这样的刺激在深层体感上并不明显。体感涉及到韵味,是多层次的令人温暖的感觉,不像茶味,茶味是比较直观的,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认清的。
而韵味无法准确地认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气就是味与韵之间的某种特殊的"东西",它令生命体富有节奏感,使得茶汤转化为可以升清化浊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能看到长期饮茶的人生命状态神清气爽的原因,这是茶气给身体带来的改变。
茶力呈现主要是打嗝通气,但那不是茶气,是茶气在人身体中作用后的状态。茶气中茶所蕴藏的能量,表现为饮茶后在身体上茶力的自然运行。
它是身体内部的活动,每个人都会感应到,只是深浅不一样。我赞同经络说,在饮茶实践中也明确感受到过。有修行的人可以更明显感受到,而这样的修行指的有两方面:口感上的品饮训练,还有就是知识和身体体系,每个人体系不同。
茶语网:在哪类茶、哪种茶品或具体哪款茶中,您明显感受到了茶气的存在?
正岩:三种茶,一种是肚子饿的时候喝了会饱的茶;一种是喝了和谐、舒服和助眠的茶;还有就是喝了温暖、喜悦和感动的茶。这三种茶的共同点就是气足。
古人说"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欲"是有道理的。再具体就是存养25年到30年以上的古树生普和岩壁上的工艺正确的炭焙茶。
茶语网:你认为茶气与茶叶品质是否有关?
正岩:肯定有关系。自然环境、土壤,与加工和储存养护都有关系。
土壤和周围植物是具有能量的,长期和谐之气蕴养了保护自然的微生物群体,它们让茶种富有地域之韵味。茶气是茶树适应风土的能力,是它们和谐孕育的自然结果,这也说明了某些茶树龄的问题。
总的来说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茶树在适应风土自然生长中经历的时间,制成茶后存储转化的时间。土壤的能量蕴育的问题也很重要,比如武夷山正岩的丹霞地貌的土质,我们说的"母土"、"母岩"。
茶语网:你了解或认可的产生茶气原理是什么?
正岩:这个过程中,人的作用是最大的。
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对自身需求的了解,取之于自然然后制作成茶饮。之所以有人觉得谈论茶气很玄,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没有体验到才是玄。
现在很多人喝茶,只与文化结合,忽略了身体和心理。茶气令人正气,气正令身体百脉皆通。
欧阳道坤:茶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人物简介
欧阳道坤,中国著名茶产业专家,曾任信阳国际茶城总经理、信阳毛尖集团副总经理,现任中国茶企领袖俱乐部秘书长。
主要著作有《千言万语道不尽毛尖之痛》、《信阳毛尖的复兴之路》、《世博茶-激情燃放营销滞后》、《关于信阳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拿什么来拯救你-信阳毛尖》、《中国茶产业的破局之道》、《拿什么来拯救你-信阳毛尖》、《敢问中国茶的路在何方》、《向立顿同志学习》。
茶语网:您认为茶气是否存在?
欧阳道坤:我个人不太认同这个说法。
因为有很多人在描述什么是茶气,但大家自己也没有描述清楚,并且很多描述都很勉强。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界定。但是要把它传递成消费者可以接受和认同的属性,就需要一个统一的、且消费者可以感受得到的表述方式。
茶语网:不相信有茶气,支持你这样判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茶气是否能被定义?应不应该有定义?
欧阳道坤:因为茶叶毕竟是个物质,我们人对于物质的任何感受,包括它的香气、滋味、颜色,都是有物质基础的。
那么人对这种喝茶的感受,它也应该有物质基础。如果你进入到一种更高的,脱离了物质的心灵的、灵魂的感受,那种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没有物质基础的感官感受,它就不存在了。那么我就要问了"茶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如果要确立认知,有两个方面一定要做到。
一是,一定要找到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没有物质基础就是不对的;二是,哪怕找到了物质基础,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描述和说法。目前这点都没有建立起来。
举个例子,比如说香气、滋味都是有物质基础的。有了这个物质基础,科学上都可以列出来是哪些物质形成和构成的、它跟人体感官的哪些部位发生关系,在科学上都找到依据,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我认为那就是编出来的。
茶语网: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欧阳道坤:这个现象是和现在我们茶行业整体趋势有关系。
比如说到茶叶的时候,对于资深爱好者和发烧等不同层级的人,对喝茶这件事情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在非常小的圈子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还是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如果说面对更多、更大的消费群体,面对普通消费来讲,谈论这些问题,我是不赞同的。甚至谈论得过多后,可能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还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持着比较批评的态度。
为了把喝茶这件事情说得比较微妙,甚至比较神秘,那么中间可能就会有很多人故弄玄虚。
资深爱好者对不同的茶,他可能会有比较细微和微妙的感受。这个是不能够否认的。但是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讲,它就是不好的,而且大众消费者也感受不到。那么这样以后,这些夹杂在中间中间故弄玄虚的人,他自己也搞不清、感受不到,他就跟着一块说一块传播,这个对于整个消费是不利的。
对于这种小众的消费,把小众推到大众本身是行不通的,也不能够这样做。即使在小众的中间,茶气也搞得比较玄乎。我在很多场合也听到很多的人在描述,但是他们互相之间差别都很大,而且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
除了茶气这个概念,甚至包括其他概念都应该有这个原则:只要是我们人体能够通过感官感知的,都应该有物质基础。还有我们在讨论对茶的品饮感受时,这些非常微妙、不确定的东西,我个人也不主张把它搞得太玄乎,太玄乎以后对这个茶行业健康的发展是不好的。
比如说大家也争论比较多的--武夷岩茶的"岩韵",岩韵到底是个什么韵?普洱茶里面也有很多种这样的问题,陈茶、老茶、山头茶、古树茶,说出了很多大家很难感受的东西。没有物质基础,消费者就没有办法去感知它。
以上是两位茶圈大咖的茶气之见。
茶气调研报告正在紧张制作中。茶气之争,到底说法如何?请持续关注中国茶叶榜,榜叔将和你一起跟进。
奖项设置:参与调研结束后,可登录茶语网(www.chayu.com)查看调研结果,榜叔还将送你一份斗记茶业的"回天运斗"茶礼!
欢迎参与史上最大规模茶气调研问卷调查:
参与手机版调研问卷,查看手机版调研结果,请点击:
以上内容(含图片)均属茶语网原创内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