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笔下记录人间百态的茶文
--打折、黑帮、吐槽、吃货……
要喝明白茶,除了去市场上买经典款回来喝喝,还可以和喝茶人共同聊茶……茶语网(www.chayu.com)摘选了民国时期以来的名家小文,都是和茶有关的小品文。
你不会想到,严谨呐喊的鲁迅也会论喝茶的禅定,端庄清丽的杨绛其实是文艺女神的起点,大气的汪曾祺也曾有钱任性"如果茶叶不够好,就拿去煮茶叶蛋吧",而老舍先生吐槽茶叶涨价,则干脆说"戒掉茶好了,早戒早去极乐世界。"
他们的嬉笑怒骂,您不妨泡一杯清茶,轻读慢看。
鲁迅:喜欢买打折茶的大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
《喝茶》摘录: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
茶语网编辑:鲁迅先生最大的遗憾,应该就是没赶上几十年后的淘宝"双11"。
老舍:又一位嫌茶贵的大师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戒茶》摘录:必不得已,只好戒茶。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蔻蔻、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事静观皆自得。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嘛)活着。但是,不管我愿意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
茶本应该是香的,可是现在卅元一两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为什么不把咸蛋的皮泡泡来喝,而单去买咸茶呢?
恐怕呀,茶也得戒!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儿,别把罪受够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须戒!
茶语网编辑:大师就是大师,连吐槽都吐得这么美妙。
冰心:茉莉香片的乡愁
冰心(1900-1999),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家的茶事》摘录:茉莉香片是福建的特产。我从小就看见我父亲喝茶的盖碗里,足足有半杯茶叶,浓得发苦。发苦的茶,我从来不敢喝。我总是先倒大半杯开水,然后从父亲的杯里,兑一点浓茶,颜色是浅黄的。那只是止渴,而不是品茶。
抗战时期,我们从沦陷的北平,先到了云南,两年后又到重庆。文藻住在重庆城里,我和孩子们为避轰炸,住到了郊外的歌乐山。百无聊赖之中,我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字,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这时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的特别香洌。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
茶语网编辑:乡愁就是一杯淡淡的香片。
郁达夫:到茶楼谈判是老传统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上海的茶楼》摘录:上茶馆里去解决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断,即所谓吃讲茶;第二是拐带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楼为出发地的;第三,总是一般好事的人去消磨时间。
所以上海的茶楼,若没有这一批人的支持,营业是维持不下去的,而全上海的茶楼总数之中,以专营这一种营业的茶店居五分之四;其余的一分,像城隍庙里的几家,像小菜场附近的有些,总是名副其实,供人以饮料的茶店。
茶语网编辑:看了此文,郁达夫大概是那个年代的杜琪峰吧。
林语堂:别吵我,我想静静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茶和交友》摘录:饮茶之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是,即十分败兴……据《茶录》所说:"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所以如果要体味这些素质,静默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也只有"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够体味出这些素质。
茶语网编辑:终于知道"别吵我,我想静静,也别问静静是谁"这句名言出自哪里了。
梁实秋:我怀念的,是无茶不喝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
《喝茶》摘录: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吗?"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和宋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厚重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
茶语网编辑:梁先生说茶的风格可谓朴实。
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
周作人(1885-1967),鲁迅之弟。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喝茶》摘录: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
茶语网编辑:周先生倒是一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样子。
杨绛:苦涩是茶中诗味
钱钟书夫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洗澡》等。
《喝茶》摘录:1660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噩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
照《红楼梦》中的妙玉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么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茶语网编辑:思念一种病,苦涩是一首诗。
季羡林:茶叶大有取代咖啡和可可之势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大觉明慧茶院品茗录》摘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饮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一两千年,而且茶文化传遍了世界,在日本独为繁荣,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也是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欧洲,最著名的饮茶国家,喝的是红茶,在北非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也喜欢饮茶,喝的是龙井,是绿茶。根据最近的世界饮料新动向,茶叶大有取代咖啡和可可之势……
茶语网编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汪曾祺:次茶叶留着煮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寻常茶话》摘录: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但是不论什么茶,总得是好一点的。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茶语网编辑:汪先生真乃吃货也。
萧乾:这是我的那杯茶
萧乾(1910-1999),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茶在英国》摘录:我虽是蒙古族人,一辈子过的却是汉人生活。初抵英伦,我对于茶里放牛奶和糖,很不习惯。茶会上,女主人倒茶时,总要问一声:"几块方糖?"开头,我总说:"不要,谢谢。"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喝锡兰红茶,非加点糖奶不可。不然的话,端起来,那茶是绛紫色的,仿佛是鸡血,喝到嘴里则苦涩得像是吃未熟的柿子。所以锡兰茶亦有"黑茶"之称。
咱们中国人大概很在乎口福,所以说起合不合自己的兴趣时,就用"口味"来形容。英国人更习惯于用茶来表示。当一个英国人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他就说:"这不是我那杯茶。"
茶语网编辑:Coofee?Tea?Or me?
结语:
民国以来,文人才情无数。本次摘录的小品文,权当沧海拾珠。如果刚好点中了您的心水,我们愿意继续辑录。借用洛夫先生的《初试美人舌》做结:我们尝到的第一泡茶,是今年尚未上市,由王先生私人享用的冻顶春茶。茶味相当浓烈,虽由水泡,这时已非原水了,只感觉到衔在嘴中的乃是一件活生生的、有形体的事物。开始是清香温热,继而感到黏黏地滑润,徐徐通过喉管后,再由丹田涌出一股既暧昧又确切存在的甜美。有人说饮茶会醉,过去我不相信,这次才真正体验到;这种醉不但是生理上的,而且也是心灵上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疑问请联系茶语网。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