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民国大咖的茶友圈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民国茶范顾颉刚 」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3日最后更新民国大咖的茶友圈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民国茶范顾颉刚 」<,1980年,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97年,他的女儿顾潮在父亲的传记中提到一个细节:顾先生在世时,曾拟过一个自传题目:"我怎样度过这风雨飘摇的九十年?""通过一个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3日最后更新民国大咖的茶友圈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民国茶范顾颉刚 」。

1980年,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97年,他的女儿顾潮在父亲的传记中提到一个细节:顾先生在世时,曾拟过一个自传题目:"我怎样度过这风雨飘摇的九十年?""通过一个偶然进入历史道路的人来反映历史",19世纪的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做到了,20世纪的一代学术大师顾颉刚堪称楷模。我们今天只说说他的茶生活。


1975年4月摄于叶圣陶宅


一、杭州"雅生活"畅想


左至右,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1970年摄


1911年3月,顾颉刚与挚友叶圣陶(《顾颉刚书信集》收致叶圣陶信件 56通,叶、顾两人都是苏州人,很早就相识,是私塾、小学、中学同学)诸人游杭州。那日,天气虽然很热,因午饭未果,晚饭时顾先生胃口大开,"遂尽饭五碗,羹一鱼一汤,亦可味"。饭后饮茶,"龙井山产茶,厨役煮茗以奉,味甚新也"。


当时,从茅家埠去天竺或灵隐寺,一路上有很多茶寮, 喝茶的人很多,顾颉刚和同伴们只能在两个店中分开饮茶,"取茶倾壶中,叶新煮,味甚浓也"。其后,一路所见,"酒帘茶棚,遍于青松翠竹之间"。


前行途中,顾先生所带壶茶用尽,只得找同伴解围。他游兴大盛,还特别装上一大壶山泉水,继续前行。"越山东下,山下民家甚繁,茶寮数舍,乡人满坐其中,树影波光,接于几案",这便是一百年前,杭州人的喝茶情景。


这次旅行,顾先生还到清和坊翁隆盛(民国年间杭州三大茶庄之一)买茶。他是苏州人,游玩时顺道买茶,道是"俾家中人尝此异乡风味"。这次出游,先生有一番关于"雅生活"的畅想,不妨照录如下:


"烹茶自汲,卷帘看山,飞云腾雨,恣目全湖,居不必求于其广,览必当握于其胜,而欢素送阳,行曦秉烛,门庐图画,衽席惊涛,神仙艳福,不过如斯。今者国殆未安,何可预想?俟此生天职既毕,再谋结庐,庶不有负于此胜尔!"


这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议论,到底顾先生还是偏重于现实的。实际上,纵观先生一生,事业心极重,他的这个生活梦想能实现吗?



1911年1月,苏州中学同学于校门口合影


二、顾颉刚日记中的茶生活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始自1913年,日记中满布这样的字眼:抄书,买书,读书,写信,作文,便秘,失眠,胃胀,头痛,咳嗽,会友,吃茶,赴宴,算帐,登帐,理杂纸,记日记。


顾先生极是勤奋,在日常琐事和病痛中拼命读书记笔记,会友一般伴随着吃茶,从中或许可一窥先生何以朋友众多。读顾先生日记,除了感知他为学的勇猛精进以外,亦知他是谦厚长者,身上不乏浪漫气息,用情极深,面对"求不得"的爱者,虽逾五十年光阴,耄耋之年尚且不能忘怀:"无端相遇碧湖湄,柳拂长廊疑梦迷。五十年来千斛泪,可怜隔巷即天涯。"


日记中,顾先生喝过茶的地方,有青云阁,翠云楼,明泉楼,吴苑,广南居,顺风园,小吴轩,拙政园,万顷堂,新世界,龙华园,冷香阁,平湖秋月,八达岭长城,惠山等地;茶友则有叶圣陶,俞平伯,王伯祥,鲁弟,介泉,子玉,孙伯南,仲川等人。(不完全统计)个人生活中,临睡饮茶,喝热茶出大汗,喝茶失眠等等,顾先生都经历过,"昨日在吴苑喝雨泉茶五六杯,归后即觉精神紧张,异于往日,就寝后果不成眠,至十二点始合眼。三点醒,五点后又略朦胧,七点醒。"有时,顾先生对茶的态度又显得很矛盾。"口渴甚。向不好饮茶,今则非饮不可。""夜间在高长兴喝茶十余杯。"


中华书局2011版《顾颉刚日记》,共12册

顾先生一生著作宏富,学术著作以外,日记就达六百万言,笔记也很丰瞻,其中不乏喝茶人和茶俗的记录。据1921年的一则笔记显示:吴苑、云露阁、桂芳阁等地,吃茶人各不相同,常到吴苑者,分三类人,即绅士,纨绔少年和教员;云露阁的吃茶人则是业主,房产中介,催租人和账房师爷;"桂芳阁与吴苑差同,惟较为守旧之辈,如教员一类,在吴苑者多少年新进,在桂芳阁者多为前辈老先生"。


不仅如此,早在1915年的一则笔记中,顾先生对吴中的喝茶形态,彼有严厉之词:"吴中弊俗,莫甚于茶肆"。顾先生的立论依据是:"家庭以天伦合,学校以道义合,工商以职业合。"这是正道,但"茶肆以市井游荡合",那些无职业者长期委身于茶肆,聚众赌博,臧否人物,飞短流长,容易滋生是非。


也许,身为苏州人的顾先生难免文化焦虑:苏州的文化是享受的文化,不是服务的文化。"故吴人有生而无职业,以茶肆为学校者,所以习世故,修容仪,饰语言,学时尚,以之处世,亦足以巧令不败乎。嗟乎!嗟乎!果不足以救乎?"


苏州山塘街夜景,2013年国庆拍摄


2013年,笔者曾经在苏州度过愉快的一周:穿棱于大街小苍,平江路灯火如簇,山塘街游人如织,也去观前街吃小吃,还去西山岛喝碧螺春。这座城市浮于表象的,有中国城市的共性,但在文化的积淀面前 ,我显然是陌生人,水泼不进。

三、顾颉刚和他的朋友圈

顾先生一生交游遍天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了顾颉刚五卷本书信集。据统计,与顾先生有书信往来者,数以百计,这里面,有他的师长,有他的挚友,有他的学生,有与他交恶者,不妨拉一个名单:


叶圣陶,王伯祥,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傅斯年,吴湖帆,胡适,沈兼士,钱玄同,李大钊,俞平伯,王国维,郑振铎,丁文江,容庚,陈垣,冯友兰,冯沅君,周作人,徐志摩,沈尹默,鲁迅,朱家骅,何定生,闻一多,顾廷龙,王云五,杨向奎,钱穆,白寿彝,谭其骧,史念海,范文澜,胡绳……(大致按书信编排顺序,未全录;当然,顾先生朋友圈并不止这些人)。


1927年顾颉刚致冯友兰信,冯氏字芝生


顾先生喜欢听戏。1912年,他乘车北上,途经济南,"昨过泰安,仅见岱尾,不能下车穷日观、天门诸胜;过曲阜,又弗能作孔里之游。辜负此行,总觉不少。昨夜既抵逆旅,进餐后旋至庆商茶园观剧。"庆商茶园1908年开业,当时人喝茶听戏,只收茶钱,不付戏费,这是通例(《齐鲁晚报》)。


1913年,顾先生在北京游先农坛,喝茶,"余以无侣独茗其间",吃元宵,"颇可口,连食遂尽三器具"。这些经历,他都写信告诉了叶圣陶,并对先农坛的景观和古物发了一番感慨。两人还常到上海丹桂茶园听戏,"一年来,到沪必至丹桂茶园","与叶圣陶至沪听戏,四日间观剧五回"。



丹桂茶园演出盛况


丹桂茶园戏票


丹桂茶园是上海商业大亨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投资创办,是上海人常去喝茶听戏的地方,对上海的京剧繁荣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文史资料选辑》)。顾先生日记中提到的"文明茶园"则远在北京,1907年开业,是北京人喝茶听戏的地方之一,它勇于打破禁区,专门设置女座(《北京档案》)。


顾先生的日记和信件也不只是记一些喝茶听戏之事。日记中所记的喝茶,通常都跟会友交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沟通媒介,他只是自然的选择了当时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跟朋友们因此相聚聊天,形成知识的交换,思考的佐证,价值的判断,思想的交流,这些才是重中之重。写信给朋友,也不只是为了客套问安、分享风花雪月之类,比如他与胡适、俞平伯常在信中切磋红楼梦问题就是明证。1913年,顾先生写了三册《檀痕日载》,写的都是观戏感受。


顾先生与胡适讨论红楼梦的信札封面


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成长总有某种印迹和影响。换言之,这事关知识获取方式。顾先生喝茶听戏,并从中找到灵感,以此来印证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的"茶园",无论上海、北京、天津还是济南,都是当地人消遣娱乐的集中之地,如同今人买票到电影院观影一样。


我们不能说顾先生喝茶听戏决定了什么,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确实作为一种客观积累,给他后来的研究带来很多便利。王煦华先生曾总结:"顾颉刚先生以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用民俗学的材料来印证古史则来自他看戏和搜集歌谣。"而顾先生自己也说:"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


1973年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和民俗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他是古史辩派和禹贡派的创始人,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晚年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校点工作。


"自思我的才干和学问百不如人(身体更不如人),但我自己觉得比人可贵处,乃是我有志而人无志(有志的人真是少极),我过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既有意义,则我便可将我所有的才干和学问全力应用,而不致空弃,所以成绩反而比别人好了。"


顾先生一生成就,固然与自身努力有关,但朋友圈的影响,同样是关键因素。有论者认为:与胡适的关系,是他学术生命的始点(余英时)。顾氏在北京求学时,曾旁听胡适的哲学课程,深受启发。在日记和书信中,他也经常提及与胡适的交流,而收入书信集中致胡适的信就达156通。胡适对顾先生的日常生活亦是相当照顾,帮助找工作,补助现金,借钱应急等等,给予艰难困苦中的顾颉刚很多实在的帮助。


顾颉刚写信给胡适推荐学生杨向奎


四、丹心热血沃新花

与他的恩师胡适先生一样,顾先生在学界也以奖掖后进、培养青年人才著称。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便是顾先生的学生之一,成就卓著(葛剑雄曾有挽联,对谭先生一生功业高度概括:基肇《禹贡》, 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谭先生有名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是顾的学生,一次,两人就《尚书·尧典》成书年代的证据通过信件展开讨论,互有对错,成就了一段学界佳话。


谭先生晚年,对这段往事依然恋恋不忘:"我两次去信,他两次回信,都肯定了我一部分意见,又否定了我另一部分意见。同意时就直率承认自己原来的看法错了,不同意时就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论据,指出我的错误。信中的措辞是那么谦虚诚恳,绝不以权威自居,完全把我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手看待。这是何等真挚动人的气度!"


1997年,谭先生的弟子葛剑雄在《谭其骧前传》中,对顾、谭的师生之谊这样论断:"这场讨论决定了谭其骧此后61年的学术方向,也给它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顾谭两人后来虽然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但终两人一生,保持了较好的情谊。


1957年顾(中)谭(左)在青岛湛山寺


顾颉刚先生曾言:"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又说"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炬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根本。"


1932年顾颉刚致谭其骧信


前不久,为了对照阅读陆羽《茶经》中的地名,笔者找出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免感叹敬佩。茶圣陆羽当年游历茶区,写下茶叶巨著,修悠一千多年下来,茶业虽有浮沉,但遗脉长存。


2015年10月18日,在一场专场茶品鉴会上,学者周重林讲到易武茶的时间与空间,茶文化专家杨凯讲述老字号茶庄的故事:从唐代的利润城到今天的易武镇,有多少遗失了,又有多少找回了?中国茶文化也许是统一的,但内质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今天解读过往隐藏的种种密码,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注定为后代历史留下谜题。


参考资料

1、《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2011版。

2、《顾颉刚书信集》,中华书局2011版。

3、《顾颉刚读书笔记》,中华书局2011版。

4、《宝树园文存》,中华书局2011版。

5、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版。

6、顾潮:《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7、王学典,孙延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版。

8、顾颉刚:《古史辩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

9、葛剑雄:《谭其骧前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文|李明 ,茶业复兴编辑,微信号:Lust2013

图扫描自参考资料。




2022-05-04 00:05: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