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他们拼尽60小时,成功制毁两泡牛肉,暴露岩茶制茶最大机密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2日最后更新他们拼尽60小时,成功制毁两泡牛肉,暴露岩茶制茶最大机密<,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孝文家茶董事长陈孝文这么多年来,可能品尝过无数泡各具特色的岩茶。但如果你要问他对哪几泡岩茶印象最为深刻,估计可能要数这两泡由6位毫无制茶经验的岩茶之旅体验者,在三天两夜60个小时内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2日最后更新他们拼尽60小时,成功制毁两泡牛肉,暴露岩茶制茶最大机密。


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孝文家茶董事长陈孝文这么多年来,可能品尝过无数泡各具特色的岩茶。

但如果你要问他对哪几泡岩茶印象最为深刻,估计可能要数这两泡由6位毫无制茶经验的岩茶之旅体验者,在三天两夜60个小时内,依样画葫芦、拼尽全力所制作出的"牛肉"。

因为,对于处女座的岩茶大师陈孝文来讲,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就像是让一位米其林三星大厨,品尝一位只会泡方便面的宅男所烹饪的一桌"满汉全席",这其实不仅是对岩茶体验者的挑战,更是对陈孝文的挑战。

是的,他做到了!



闻盖、嘬汤,孝文若有所思,却又欲言又止。这位处女座的非遗大师,并没有直接说出缺点,只是笑笑:"我拿一泡刚出焙间的204(金观音),大家再喝喝制作上有什么区别。"

传道受业,因材施教。陈孝文当然不会以严格的岩茶制茶工艺标准来苛责6位体验者,而且这次"跟非遗大师一起制茶"活动的目的,也不在于要从体验者中培养出一两个岩茶制茶大师,而是在于让体验者切身体会到一杯好岩茶的来之不易。

5天行程,3天的制作,2个通宵的鏖战……孝文家茶"跟非遗大师一起制茶"活动,让茶语网招募的6位茶友体会了一次完整的肉桂制茶流程,也明白了一泡好岩茶在制作中的必要条件。

虽然这两泡茶都各自有瑕疵。但陈孝文没有直陈缺点的原因在于,从工序上来说,这两泡肉桂都是比较完整的岩茶,由毫无经验之人做出,已实属不易。

但是号称制作工艺最繁杂之一的武夷岩茶做成容易,做好太难。每一道工序的不当操作,都会导致这泡茶出现缺憾。



那么,体验者们所制作的"牛肉"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茶语网作为这三天两夜制茶过程的全程观察者,就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岩茶制作工艺的关隘到底怎么破?


采摘--采茶者和"黄片收割机"的区别是什么?

在这次制茶小伙伴的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去我房间看黄片,有好多好多"。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说,你感受一下这堆毛茶……



从采摘时,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采摘,是制作一泡茶的开始。标准以一芽三四叶(中开面)为主,不带非茶类夹杂物。

其实对于采摘来说,太嫩或太老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采摘过嫩,制作时不利于做青和炭焙,滋味易苦涩;采摘过老,成品茶制率低,也就是会有大量的黄片出现(也可以叫毛片,也没有什么不对……),同时滋味易粗涩。



这次制茶活动中,采茶经验尚浅的小伙伴们就采出了不少的"非标准"茶叶。然后,就自动触发了"去我房间看黄片,有好多好多"这样的朋友圈。真是一群名副其实的"黄片收割机"……

在这次的采摘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节。

孝文家茶一年只做春茶一季,这一次初夏的采摘,只是因为活动需要才破例在一小块茶园内进行的。而初夏的茶园,其他植物生长旺盛,如果茶青中混入其他植物,对于茶叶品质影响较大,易出现杂味。


萎凋(摊青)--有青草气的不叫牛肉,叫牛饲料

如果在岩茶中喝出青草气,那并不是一种大自然的馈赠,而是一种不好的感觉。这一点,从萎凋开始就有可能要开始"走远了"。

萎凋是制茶流程中手上工夫要求最低的,对经验要求却不低。

萎凋要求在一定的日光条件下,摊叶厚度均匀,茶青失水率和叶态变化一致。

如果摊叶时过厚或者不均匀,这容易造成局部萎凋不足,顶部和底部叶片软硬不同,对于后续制茶不利,还可能会连带做青做出"青草气"。



做青--最重要的是摇一摇,我说的不是微信!

说做青是岩茶制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不为过。做青的时间、摇青的节奏掌握都会对做青过程中茶叶的发酵产生影响。

为了让大家摇好青,陈孝文甚至在前一天晚上进行了所有流程中的唯一一个预演(请忽视掉拖鞋,茶真的好珍贵),并一再强调:"做青以外所有的环节,都只是保证让茶不能更差,而不是让茶更好。"



岩茶品质的释放、良好色香味的形成、"绿叶镶红边"都决定于这一步骤,通过长达十小时,共8到12次的反复的摇青-静置-摇青-静置让茶叶边缘有序碰撞、发酵,这环节茶叶的微妙变化全靠经验-眼观、手摸、鼻闻来判定,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谓慎之又慎!这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体力活,靠诀窍还要靠巧劲儿。



当然,这个巧劲,并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学会的。不少小伙伴摇青的时候,憋着一股劲想要让叶子飞而力度过大,结果直接造成茶青叶片破损率高,发酵过快,造成了香气低闷,滋味淡薄,且成品茶色泽不均匀,叶底花杂。

同时,摇青不均匀,也会造成黄片过多的现象,可谓黄片第二大制造商。



炒青--铁砂掌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没做过茶的朋友来说,炒青恐怕是最"吓人"的环节--锅温达到了230度,一不小心,就等着包扎吧。



炒青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因子。

在做茶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炒青时间过长或者下茶量过少,造成茶青失水过多,叶片干枯,无法再进行后续的揉捻工序,只能丢弃掉茶叶。

而炒青时间过短,也会有坏处。茶青未炒透,这会造成香气的轻飘和滋味的轻薄,且成品率低的状况。



小伙伴们就因为炒坏了一锅青,忍着刀扎般的心痛丢掉了一锅青叶。那感觉,比孩子没教好考了0分还糟糕。


揉捻--力道可是第一生产力

其实炒青和揉捻可以算成一个连续的动作。

揉捻就是把展开的叶子搓成条状的过程,而且要求紧结成条。对力量要求非常高,也需要有节奏,松紧一致,往往需要用全身的体重来帮助揉捻。



揉捻费时费力,苗条温婉型的妹子们很容易就出现揉捻力度和时间不足的情况,造成条索过松,黄片过多,成茶率低。


烘干--这是最"烤验"人的环节

烘干在岩茶制作中也可以叫走水焙,需要在焙火间进行长达2到3个小时的烘烤过程。

走水焙要求茶叶全干。需要定时在焙笼上对茶叶进行翻转,翻拌得不及时和烘干时间不足会造成茶叶未全干,茶叶含水率高的情况,对存储不利。



拣剔--你不会挑剔,就会被别人挑剔

拣剔其实是一个机械性眼力活,要求拣出茶梗和黄片。



如果像上图这样,茶梗和黄片不能拣净,看起来茶总量是多了那么多,但是结果就是茶滋味淡薄,涩感较重。


炭焙--"桑拿房"里的坚持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焙笼温度120-130度,室温五六十度的炭焙。炭焙要求茶叶吃透火,品质固定。



这是一间比拟桑拿房的房间,10到12小时的时间内,你得进进出出10余次对茶进行翻焙。每一次从房间出来,你都会觉得30多度的武夷山室外简直就是强力空调房。

在炭焙操作中,不能及时的翻茶,会造成局部茶叶焙焦的情况发生,茶叶会带烟焦味。同时,炭焙时间不足,造成茶叶含水率高,吃火不够,香气滋味低沉,耐泡度不够。



这是6位小伙伴们在4天内连续的制作,至此,这泡牛肉算是基本完成了制作。

武夷岩茶历史上与现在,不仅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纵观六大茶类,制作技艺较繁琐、多变之一的当数乌龙茶,而乌龙茶制作工艺细腻之佼佼者便当数武夷岩茶了。

其实,对于岩茶制作新手得不能再新手的6位"制茶人"而言,能做到如此完整的程度已是非常难得的。

他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十一分的努力,就为了能有一次对岩茶的亲密接触,发现岩茶那内在的美。



或许这一次制作的岩茶与陈孝文亲自制作的牛肉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看到那一双双起泡的手、黝黑的眼袋,就明白陈孝文在审评之时为何欲言又止了(真的不是因为他低调)。




正如参与者之一云宝反复说的话:"以前觉得黄片毫无用处,更不要说茶梗了。直到自己做完我才知道,不仅是黄片、'牛骨头'(牛肉茶梗),茶渣我都要带回家去珍藏起来,不是至交摸都不给摸一下。因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以上内容(含图片)均属茶语网原创内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


2022-05-04 00:02:4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