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少年陆羽秒杀普洱茶大师1000年?
茶人经常讲到一个故事:智积和尚喜欢喝茶,但只喝陆羽煮的茶,陆羽逃离龙盖寺之后,他就不再喝茶了。后来唐代宗召智积进宫,让宫里善于煮茶的人煎茶给他喝,但智积总是尝一口就放下了。唐代宗怀疑他是装高手,就密召陆羽进宫烹茶,再给智积喝,智积一下子就喝完了,皇帝让人问他为什么这次喝茶不像往常,他说:"这茶像是陆羽煮的。"唐代宗因此叹服智积的品茶水平,让陆羽出来和他相见。
出土白瓷陆羽像,现藏国家博物馆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它如果可靠的话,智积和尚的品茶水平一定很高,而且陆羽的煮茶水平在他生活于龙盖寺之时就已经很高。否则的话,他们师徒二人分离多年之后,师父竟然还能辨认出徒弟的手艺,就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唐代流行的是"庵茶法",这种饮茶方式往往在茶中加入调味品一类的东西,陆羽很鄙视:"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茶经》"六之饮")所以,如果陆羽真的曾经在宫中给智积煎茶,他的茶中也一定不会加入什么独特的东西,可以让智积认出来。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是否可靠。
目前所见,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北宋人董逌(1079?-1140?)编撰的《广川画跋》:"余闻纪异言,积师以嗜茶久,非渐儿供侍不乡[向]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载,积师绝于茶味。代宗召入内供奉,命宫人善茶者以饷,师一啜而罢。上疑其诈,私访羽召入。翌日赐师斋,俾羽煎茗。喜动颜色,一举而尽。使问之,师曰:'此茶有若渐儿所为也。'于是叹师知茶,出羽见之。"(董逌《广川画跋》卷二"书陆羽点茶图后",四库全书本。)
(宋)董逌著. 广川画跋. 商务印书馆, 1939.12.
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任徽猷阁待制,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任司业。董逌家藏书丰富,他本人学识广博,精于鉴赏和考据,有多种著作,其中,《广川画跋》是一部绘画论著,约成书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前后,由单篇题跋构成,论述对象包括宫廷与私人收藏,其中以历史故事及风俗人物占多数,偏重于引经据典地考证和评议作品的题材内容、物象制度。
董逌在《广川画跋》中说自己所记的这个故事来自"纪异",考其文义,应该是指北宋人秦再思写的《纪异录》。《纪异录》即《洛中记[纪]异录》(《说郛》卷三),作者是秦再思,我查了陶宗仪(1329-1410)辑《说郛》(涵芬楼本)、曾慥(?-1155/1164)编《类书》(岳钟秀刻本)和阮廷焯《秦再思洛中记异录辑》(《大陆杂志》66卷6期),都没有从其中找到这个故事。
秦再思大约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在世,可惜他的生卒年不详,生平也不可考,只知道他撰有《洛中记异录》十卷,马端临(1254-1323)说"《洛中记异》十卷","皇朝秦再思记五代及国初谶应杂事"(《文献通考》卷216"经籍考四十三")。这些可以暂且不论,有意思的是,秦再思的时代已经晚于陆羽两百多年,他所记述的陆羽故事是否可靠,本来就是一个问题。进而言之,董逌在《广川画跋》中说"余闻纪异言"而不说"纪异言",似乎表明他并没有看过秦再思的这本书。所以,《洛中纪异录》中究竟有没有上述的陆羽故事,也还值得怀疑?
后代文献中,明代人刘源长编撰的《茶史》收录了这个故事:"有积师者嗜茶,非渐儿煎侍不乡[向]口。羽出游江湖,师绝茶味。代宗召入供奉,命宫人善茶者饷师,一啜而罢。诏羽入,赐师斋,俾羽煎茗,一举而尽,曰:有若渐儿所为也。于是出羽见之。"(《茶史》卷214)
此后,清代人陆廷灿编撰的《续茶经》也收录了这个故事:"董逌《陆羽点茶图跋》:竟陵大师积公嗜茶久,非渐儿煎奉不向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载,师绝于茶味。代宗召师入内供奉,命宫人善茶者烹以饷师,一啜而罢。帝疑其诈,令人私访得羽,召入。翌日赐师斋,密令羽煎茗遗之。师捧瓯,喜动颜色,且赏且啜,一举而尽。上使问之,师曰:此茶有似渐儿所为者。帝由是叹师知茶,出羽见之。"(《续茶经》卷下之三)
相比之下,刘源长《茶史》没有讲明材料的来源,而直接说事情如何如何,大概表明了他认为这件事情的本来面貌就是这样的,不值得怀疑;而陆廷灿《续茶经》的记述则详细得多,还说明了其来源,要比刘源长《茶史》的记述严谨。但是,他们两人都没有提供超出董逌《广川画跋》的信息,看来这个故事的源流就只有这一条线。
既然文献考证无法解决问题,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陆羽少年时期的茶艺水平如何。
赵元《陆羽烹茶图》
根据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沈冬梅《茶经校注》等研究成果,陆羽(733-803?)的少年经历大致如下:陆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生于竟陵(今湖北天门),三岁时父母双亡,被竟陵龙盖寺智积和尚收养,九岁时开始对读书作文感兴趣,但不愿学习智积教他的佛教典籍,而愿读儒学著作,后来因故逃离龙盖寺,浪迹江湖,大约在761-780年写成《茶经》一书。
陆羽离开龙盖寺的时间是在哪一年呢?据考证,李齐物在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被贬为竟陵太守(林正三《唐代饮茶风气探讨》),他赏识和帮助过陆羽,当时陆羽的年纪为十四岁。由于陆羽写的《陆文学自传》说他自己"九岁学属文",与师父智积发生争执,被处罚,"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在江湖上游荡了一段时间,还演过戏、写过书(《谑谈》),因此陆羽离开龙盖寺的时间应该在他十到十三岁之间。
按此,陆羽在龙盖寺生活的时间大约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似乎足够他学成水平足够高的茶艺了。可是,一个年纪只有十三四岁的孩子,又究竟能有多高的茶艺呢?唐代宗在位的时间是宝应元年(762年)至大历十四年(779年),然则陆羽和智积禅师在皇宫中见面的时间和他离开龙盖寺的时间之间最少也要有十六年,智积禅师真的还能记住十六年前的茶味吗?更何况陆羽在后来彻底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庵茶法",创造了"煎茶法"(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赵璘《因话录》),煮茶时是在茶中减少东西而不是添加东西(只加盐),不再用流俗的方式煮茶,并因此获得大名,那么,陆羽成年后的茶艺就一定和他少年时的茶艺大不一样。
所以,如果智积真的在宫中喝一口茶就辨认出这是不是陆羽煮的茶,唯一的一个可能就是他喝到的茶是竟陵当地所产的某种独特的茶,这种茶是当年陆羽和他都熟悉的茶,而陆羽进宫时带的也正是这种茶。很不幸,这一推测也不成立,因为唐宋文献都没有记录竟陵有什么名茶,现代学者的研究也没有发现陆羽时代的竟陵有什么名茶,而上引故事说陆羽是因为唐代宗怀疑他师父智积的品茶水平才被"密召"进宫,在这种情形之下,大概不至于允许他在事前就有意带上竟陵的某种独特的茶进宫。
更进一步,饮茶风俗虽然在盛唐时期就已经扩散到北方,南方则有更长时间的传统(杨海潮《茶文化在唐代的传播:时间、空间、社会》),但是我们甚至不清楚智积和尚的生平与师承,也不清楚他喝茶的习惯究竟是得自当地风俗还是得自师门传统,更不清楚他是否有喝茶的习惯。那么,董逌《广川画跋》所引述的这则陆羽故事,如果不是宋代人记录的民间传说,就是出于宋代人的臆测了吧?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唐宋文献中有记录唐代宗曾经召智积和尚进宫的材料。
目前我们所能肯定的是,陆羽少年时的寺院生活经历,影响到了他后来的茶道观念,对《茶经》有重要的影响。例如,《茶经》"四之器"中有一种特殊的茶器"漉水囊",用作过滤煮茶之水,以求卫生,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等现代研究认为,漉水囊和盛放漉水囊的绿油囊本来都是禅家之物,但在后代的茶器中却没有再出现过这种器物,说明陆羽用它滤水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出于饮水卫生,更与佛教不杀生的戒律有关。
陆羽时三岁成为孤儿,智积就是他的再生父母,据说智积和尚俗姓陆(赵璘《因话录》),智积让他跟着自己姓,似乎是把他视为自己的孩子。然而,讽刺的是,陆羽少年时并不与智积亲善,"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陆文学自传》)陆羽是个孤儿,智积却说"善哉,子为孝",这不是讽刺他吗?
从陆羽的三种代表性的传记即陆羽《陆文学自传》、欧阳修《新唐书•陆羽传》、辛文房《唐才子传》和其他唐宋文献来看,陆羽逃离龙盖寺之后似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成年后也没有再和师父智积见过面,唐人李肈《国史补》说他"异日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也支持这个判断。相反,唐代人周愿是陆羽的朋友,他回忆陆羽的《三感说》一文说,"扶风公(马总)又厚于羽者也,代谓羽之出处,无宗枋之籍,始自赤子,洎乎冠岁,为竟陵芘刍之所生活,老奉其教,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就是很奇怪的说法,例如说陆羽在龙盖寺生活的时间直到"冠岁"(二十岁),就不可靠,又说陆羽对智积"老奉其教,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也不见于陆羽同时代或后代人的言论之中。
总之,我的看法是:
1,陆羽少年时代虽然在智积和尚身边生活了大约十年,但是他当时年纪太小,还不可能有多高的茶艺,而智积喝不喝茶还是一个问题;
2,陆羽在十来岁就离开了智积和尚,两人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3,陆羽离开智积近二十年左右之后写成《茶经》,他很鄙视当时民间流行的"庵茶法"而自创"煎茶法",这时候,智积不可能辨认得出陆羽煮的茶。所以,智积和尚在宫中喝出陆羽煮的茶这个故事,应该只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说。
附记:
1,此文曾经在竺济法主编《茶韵》杂志发表,这里调整了几处行文,使之更明白和流畅。
2,下面是此文发表后读到的一段文字,间接与我的结论相左,我把它抄出来,供博雅之士参考。
邓友梅《说茶》:"中国人喝茶的本事,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以修洛阳桥著名的状元蔡襄,在喝茶上就有独到功夫。据一本闲书记载,有人得到一点名贵的'小团茶',知道蔡在这方面是权威,就请他来品尝。蔡听了高兴,临时又请来一位朋友陪他一同去。到那里后主人陪他说了一会话,就叫仆人献上茶来。蔡襄喝了两口,主人问他印象如何?他啧啧嘴说:'茶是不错,只是里边掺了"大团茶",不纯了。'主人心想这是新得到的珍品,自己亲手交与仆人煮的,怎会有假?为证实心迹,就把仆人召来当面问道:'我亲手交你的茶,你可曾掺假?'仆人见问得单刀直入,只好如实说:'原来备下小团茶是两人份,我见多了位客人,怕分量不够,又不敢找您要,我就掺了点大团茶。'主人听了大惊,对蔡状元的品茶功夫再不敢怀疑。
这是名人逸事,可能有帮闲替他吹嘘,我的老师张天翼却给我讲过一个叫花子品茶的故事。闽省有位旧家子弟,不务正业,只好饮茶。最后穷得卖了老婆沿街求乞。因在家乡受人白眼,便流浪到了潮汕地界。这天要饭要到一家著名的大茶庄门口。店主拿出几文钱给他。他说:'我不敢收。只求赏杯茶饮。'店主就叫人把日常待客的茶端一碗给他。他喝了一口,却又吐了,摇头说:'四远闻名大茶庄的茶不过如此,承教了。'说完扭头便走。这下子刺伤了店主的自尊心,就把他叫住,连忙吩咐把最好的乌龙泡一杯来。过了会茶冲来了,叫花子喝了一口,叹口气说:'茶是上等的,可惜泡法低劣,糟蹋了!'店主听了大惊,便悄悄叫人到后宅,要他小妾泡一杯来。这小妾是他新买的,模样平平,就是善泡茶,店主就冲这一长处才买的她。过了片刻茶泡好送来,那叫花子只饮了一口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店主忙问出了什么事,那叫花子说:'这茶的味道使我想起了前妻,我从没见有人达到她这样火候……'那店主一问他的籍贯,历史,果然和那小妾一样。二话没说,叫人给他包了一包上好茶叶把他打发走了。"(陈平原等主编《茶人茶事》,317-318页。选自《清风集》,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文|杨海潮,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