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星私享丨邱健华:潜心事茶,专注于技艺,执着于品质,只为一杯健康茶
网上有个段子:"评价一个鸡蛋好不好吃还要自己会生蛋不成?",听过这个段子的人都不过一笑了之罢了,但他却说为什么就不能自己下个蛋?当然并不是真的去生蛋。
于他而言,走访原产地、甄选优质原材料、寻找手艺人、深入了解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才是最重要的。
熟悉的人都叫他"邱哥",他就是邱健华。
于百般敲打而磨炼出来的坚持,早已在灵魂深处播下了胜利的种子
因为是从农村出来的,邱健华在城里久了,便怀念那种自然的清香,看着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展开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喜爱国学的邱健华2009年就开始喝茶,刚开始比较喜欢喝绿茶、铁观音,后来喜欢喝大红袍、普洱这些口味稍重的一些茶,感受茶的厚重、层次丰富,碰上一些老茶,还能让人感受到,岁月滑过口腔沁入心脾的悠远年代感。
当时纯粹是因为喜欢,想多了解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就买了很多书,比如《学茶全面入门》、《老杨说茶:鉴茶泡茶 茶疗入门》、《中国茶品鉴图典》、《茶之道》、《民国茶范》等。
邱健华说其实现在看来,当时看的书中有许多茶知识是不准确的,但凭借着自己对茶行业的热爱,坚持看完了每一本书,也让自己对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到了2011年,邱健华决定自己做点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茶,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摸索着做了养生茶,做了两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为了找茶就去到安化黑茶一条街,当时在那边并没有认识的朋友,于是邱健华独自一人,沿街每家茶馆坐过去,哪怕不买,茶主人依旧热情地招待他。
在武夷山、云南,也都多次遇见过这样的人和事,如今茶圈的朋友几乎都是这样认识的,这些生活中细微的小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从中感受到原来做茶是一件如此温暖之事。
2013年改行做传统茶的邱健华,开始系统地学习跟茶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产地、工艺、历史、茶艺等等,他也开始跑茶山,找茶农,学做茶。
邱健华说:"熟悉我的人都说我很'倔',认定一件事就认死理,哪怕钻牛角尖也要往前冲。"
邱健华的办公室在23楼,平时工作忙,没什么时间锻炼的他,就每天坚持爬楼梯上班,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坚持了3年。
放在做茶这件事上,起初就决定做健康无农药的茶,邱健华认为茶除了好喝,还必须安全。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坚持着只做一杯健康茶的制茶理念。
半路出家,又因为坚持做无农残的茶,邱健华说学制茶的路他走得很慢。但想做的事情无论何时去做都不为晚。
2014年,邱健华制作出了第一款作品,因茶园位于湖南邵阳洞口县底的"古楼",故取名为"魏叔家的古楼红颜"。
邱健华寻找了很久才找到这样一个令自己十分满意的茶园,激动之余,顾不得自己的公司,便立刻奔赴茶园。
呆了近半个月,做了100斤茶,每天与茶农一同上山采茶,自己采的那一批甚至单独分出来,不卖,自己喝,招待朋友。
那批茶出来之后朋友反馈都很好,金圈深厚,甜香感足,略带花香,香气持久,深受邱健华的喜爱。
那段喜忧参半的日子,成为了邱健华一生中不可磨灭的独家记忆。
掬一口清茶,在袅袅茶香中给自己的灵魂来一次"断舍离"
湖南张家界深山深处西莲乡,海拔986米,这里群山耸立,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据史料记载,西莲曾经是明清时期贡茶产地之一。
桑植白茶继承传统晾制工艺,用心呵护每一片鲜叶,进行六大茶类的工艺融合与创新,融入"晒青、晾青、摇青、提香、压制"工艺,创新优化"养叶、走水、增香"工艺参数。
独具特色的桑植白茶加工工艺,形成了产品汤黄亮、味醇甜、蕴花香、回味长、便携带、耐储藏、有药效、可增值的特点,初泡花香甜香交融,复泡甜香花香起伏。
邱健华经过3年的不断研究与改进,终于将唐叔家的西莲白茶呈现在世人眼前。唐叔,也叫唐兴次,他家坚守54年三代种茶。由唐兴次悉心培育的这批茶,在邱建华的监制下,西莲白茶通过了国家SGS检测。
汤汁温婉柔和,那股新鲜的滋味中,裹挟着一丝阳光的味道。小沏一杯随饮,感悟而安。自然气息,蕴于茶中。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坚守,手留余香
邱健华最近偏爱喝白茶,清香淡雅,也正因这是他潜心研究最久的一款茶,对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茶的独特情感。
于邱健华而言,茶让他的生活有一种富足感,能看见茶在自己的眼前,就感到充实且满足,每次去茶山再烦闷的心情也会变得舒展开来。
有一句话说"适口即珍",这句话从茶本身来说邱健华并不认同,但从生活态度上来看,他觉得有茶的日子,真的可以放弃一些东西。
茶行业是邱健华热爱并且一直想做下去的事情,如果可以,有幸能做一辈子岂不乐哉。
备注:茗星个人经历及其产品信息皆由茗星本人提供。
点击文末【前往购买】了解更多茗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