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比利时女茶人说:用葡萄酒杯装茶配西餐,是欧洲当下最火的进餐方式!
前不久,我们有请了一位在中国学茶的外国小姐姐介绍了捷克茶饮习俗之后,大家都表示对异域风情的茶饮文化意犹未尽。
(点击回顾《捷克美女不远万里来浙大茶学系学茶,还给我们聊你意想不到的捷克茶文化》)
这一次,我们又"逮到"了一位正在中国各茶区旅行的比利时茶人,而这一次,她带给我们的信息,则让人觉得更加新鲜有趣--"配餐茶",正在成为西方餐厅里的一种潮流。
▲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30528平方公里,2016年统计人口为1135万人。主要邻国有德国、荷兰、法国、卢森堡,与英国隔海相望。无论地理上还是文化上,都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首都布鲁塞尔不仅有著名的滑铁卢古战场,也是欧盟的总部所在地。(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比利时驻华使馆 )
▲本文主人公,苏菲(SofieVercauteren)
--下文由苏菲自述编辑而成--
你们好,中国的茶友们。我是苏菲,来自比利时,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
严格来说,我还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茶叶从业者,虽然我很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它作为我的全部事业。
因为我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喝茶。当然,在比利时,人们还是喝咖啡更多些。但我总觉得喝咖啡让我胃很重,而且会让我很紧张,于是我慢慢喝一些草药茶,后来我开始喝起了绿茶和红茶。
后来,我还买过一本关于茶的书,是一位比利时的名叫AnnVansteenkiste的女士写的。有一次,我看到她正在培训,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斟茶服务员(不过,我不喜欢这个称呼,我更倾向于称之为"侍茶师"或者"茶师"),于是我也参加了培训。她是如此地有感染力,也使得我也快速地投入其中。
而当我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与众不同的特色茶之后,我也对茶越来越感兴趣,不停地吸收学习更多关于茶的一切。
茶吸引我的原因很简单,它让我开心,非常开心,我觉得人应该在人生中做更多让自己开心的事。
我也觉得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它把人们聚在了一起,也是世界第二大饮料,迄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我也被世界各地这么多口味、这么多不同的茶文化迷住了。
比利时喝茶不加奶,绿茶、草药茶是主流
比利时人肯定是喝咖啡多一些,同时我们也并未形成一种很有特色的茶文化,但是现在情况也有在缓慢地改变。正如我们如果回头15~20年去看,甚至咖啡也并不是一种流行饮品。
我相信茶也在变得越来越流行,特别是特种茶。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茶叶的健康特性,但也因为人们更看重高质量的专业产品。
当下,如果比利时人喝茶,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草药茶,然后就是绿茶。但我们喝茶从不加奶,一般是英国人才会选择这种喝法。
当然我们也不会用盖碗,而是直接用个茶壶,里面丢点茶叶进去。
事实上,在我这次启程来中国之前,就分别有两个人曾联系我咨询一些开茶馆的问题和建议。我相信在未来,比利时将会有更多茶馆出现。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国,而且有很多很棒的茶叶。喜欢喝茶的人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在比利时很难找到好的中国茶。我想,最好的茶叶在我们有机会遇到它们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市场售卖光了。
当然这也很符合逻辑,因为你们有这么大的茶文化,也愿意花钱在上面。但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好茶能来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也有机会喝真正的好茶。
在欧洲的餐厅里,"配餐茶"正在成为流行趋势
实不相瞒,其实我还写过一本关于茶的书。
是跟我的一个同事KellyMeeus一起写的。我们一样对茶叶充满了热情,也都很想把这种激情分享给其他朋友。
在比利时和荷兰(我想我甚至可以说在欧洲),人们其实对茶实际了解不多。当我告诉她们我其实是个侍茶师或者茶师的时候,他们会开始跟我讨论薄荷茶或者姜茶。
于是我总需要跟他们解释,什么是山茶科植物,6大茶类都是从它而来的。而由于人们对茶的了解太少,他们也不知道不同的口味,以及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因此,我跟kelly写了一本书,介绍了3种读者可以在家自制冰茶的技巧,并配了50个食谱。(做冰茶的方式,会添加一些草药和水果,但也会使用很多特种的散茶,如铁观音、龙井、大红袍等。)
▲我参与写作的《家庭自制冰茶》,这次来中国,我也展示给很多中国朋友,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也希望未来它能在中国出版。
看到这里,我相信中国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但千真万确,把食物和茶搭配,然后在葡萄酒杯里喝茶,正在欧洲成为一种流行的餐饮文化。
在伦敦有一些餐厅,甚至米其林星级餐厅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他们每道菜都有一种茶的建议,还会放在葡萄酒杯中供应给用餐者。他们认为这迎合了当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也许你们会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我认为它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发挥创造力。我认为在茶中发挥一些创造力是没有害处的,就像创意也曾经让咖啡更受欢迎。
当然,我并不鼓励在里面多加糖。
而在一年多以前,我还建了一个网站,上面有一些博客文章,也售卖一些小型的茶具组合。
▲苏菲的个人茶叶网站的部分截图
大多数人会在我开讲习班教大家学茶的时候,或者他们想在一个活动中,跟我定一个"茶吧"的时候,会去看一看。不过抱歉,这个网站现在还没有英文版。
至于"茶吧",则是我的另一个关于茶的想法和实践。
比如,我曾经在一次中国新年的时候,在布鲁塞尔,给华为的一个公关活动组织了一个"茶吧"。我们当时准备了2款冰茶,5款热茶,大概供应了现场300个人的茶水饮用。
▲形式像鸡尾酒一样的茶饮料,当然,是不含酒精的。
我在中国的茶之旅
事实上,我这次来中国有点被吓到了,因为之前我从不知道中国已经如此地摩登和发达。
虽然语言不通是个难关,但迄今为止,我在这里的旅行可以说是棒极了!人们非常热情友好,我也看到了很多关于茶的东西,比如太平猴魁的生产制作,毛峰的工艺,哦,还有祁门红茶……朋友们带我从这个茶区到那个茶区,这一切都太棒了。
我很喜欢旅行,也很幸运在以前就去过亚洲很多国家。
几年前,我也曾去过斯里兰卡,去年的时候,也去了非洲马拉维,还有去年9月,我在印度阿萨姆邦和锡金(不过当时没去成大吉岭),今年1月我还去哥伦比亚参观了他们唯一的茶园……而现在我又到了中国。
我得说,这么多不同的茶叶生产国度,大家也有着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区别。大家的茶种不一样、价格非常不一样,我想种茶农民们的生活也非常不一样。
印度和马拉维是最主要的CTC(红碎茶)生产国,用的主要是阿萨姆品种。而回到特种茶,中国茶依然是领军者,它有这么多的种类,而且质量也是顶尖中的顶尖。
我想尽可能地多学一些关于茶的东西。虽然在茶学院,我也已经学了很多理论,但是我更想亲自去看、去尝、去感受,这样我才能更具体地去跟其他人去谈去分享。未来,我也很想去教我身边的人学茶。
当然,我也非常乐意认识更多的中国茶人朋友。
我的Instagram用户名是"tearistasofie",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爱茶,愿意跟我交流关于茶的一切,欢迎成为我的新朋友!
--延伸阅读--
访问完成之后,苏菲发给我们一篇介绍配餐茶文化的英文报道,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新现象的形成--出于健康意识的左右,在一些高档的餐厅中,茶饮正在慢慢替代葡萄酒,成为配餐饮品中的"新兴势力"。
我们截取了文中部分内容翻译,来帮助大家理解这种新兴的"配餐茶"--
▲图片来自该报道网页截图
"拉兰尼茶叶公司的创始人JameelLalani曾与多种餐厅合作,提供定制的茶餐搭配菜单和培训。他认为,在餐馆里喝茶的增加是餐饮的整体趋势。"
"在餐馆里,将茶与食物搭配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过程。茶包、牛奶和水壶里的开水绝对是不受欢迎的。散茶是必须的,因为它提供了更复杂的味道。还有每一个茶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温度:一般来说,泡红茶最好高于90℃,这有助于推出更丰富的味道,而水果茶和花香茶最好在70℃和80℃之间。它所提供的温度总是取决于茶和菜肴本身。"
"珍稀茶叶公司的创始人Henrietta Lovell已经与世界各地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合作了10多年。……她认为茶叶在跟食物的配对上,提供了更大的口味谱。她坚持认为所有那些让葡萄酒价格攀升至数千英镑的微妙之处,都适用于茶。"
"Lalani证实了这一点:有了茶,你就有了一个巨大的调色板。地球上没有任何一道菜是你不能搭配一种特殊的茶的。"
"就质量而言,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与葡萄酒相当的饮料。""漂亮的茶叶和普通的茶包之间的区别就像牛肉片和快餐汉堡之间的区别。"Lovell说。
"那应该怎么搭配呢?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茶的口味与菜肴的口味相匹配。你不会想把很浓的菜和很淡的茶搭配在一起,反之亦然。"Lalani解释。
"下一步是决定你是否需要匹配配对或者对比配对。在匹配配对中,你可以选择一种日本绿茶,搭配海鲜菜肴或块菌意大利烩饭。这是因为优质日本绿茶具有非常独特的鲜味特征,与其他鲜味味道搭配最好。结果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你做对比配对,你可以把一些美味的东西和一些甜的东西搭配起来,比如,第一泡的大吉岭,很好地配上轻的植物味,比如沙拉,因为这样,大吉岭茶中的水果花香,会在这种对比中被放大。"
"每一道菜都应提供不同的茶。……这种搭配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诸如芦笋这样难以搭配的食物,据Lalani说,台湾乌龙和芦笋是天作之合。"
"Lovell和Lalani都坚持认为传统的茶叶菜单并不是由于缺乏顾客的兴趣。餐馆说他们不卖很多茶(传统上咖啡更受欢迎),但是一旦他们提供更多种类的优质产品,销售就会开始增加。"
"现在,在Noma公司,有80%的顾客选择喝茶作为用餐的一部分,而午餐时间则是最大的增长区域。"
注:以上所有红体字,均截取、并翻译自文章I'll have a cuppa with my main': how tea became the new wine in restaurants。
感谢SofieVercauteren接受访问
翻译/编辑:Via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