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丨手制柴烧茶具,松木自然落釉,轻薄透光,均为孤品
茶人的茶席,就是茶人的内心。
无论是唐代陆羽创制的茶器二十八式,还是宋代申安老人的十二种茶器,抑或现代茶席的茶道六君子,深蕴饮茶之道的茶人总能从一壶一杯的交替斟酌间,于内心勾画出将品之茶的秉性与韵味。
而此时,一套古雅朴质的柴烧茶具,显得尤外重要。
高温烧制的过程,已然让器物达到了瓷化的程度,有了柔水和软水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口感和茶汤的质量。
同时作为一种优秀的功夫茶具,柴烧茶具还给人一种古朴、纯真的自然之感。
其体表的温润色泽完全来自胎土、火候与松木灰的自然交融。不同作品之间颜色、形状和肌理千差万别、耐人回味。
每一件都是孤品,每一件都是天赐之得。
此次众筹挑选的,便是由青年匠人金奇涛手制的柴烧茶具。松木自然落釉,釉色多变无一重复,瓷质细腻轻薄,器形小巧玲珑。
1200℃高温烧制,松木自然落釉
柴烧过程中,茶与器的相互成就,土与火的自然变化,看似"无为",实则要求繁多。
当窑中的温度高达1200℃以上,木灰开始融化,并与陶土中的铁结合形成釉。这种自然落灰的釉色变化丰富,无法人为控制。
黏土的类型、燃料、烧成方式、温度、气氛、烟囱的设置、季节、气候甚至于烧窑者的态度等,都将影响烧制过程中釉面的变化。
成品率仅在60%左右,人力、物力成本极高。
色泽层次丰富,无一重复
柴烧浑厚内敛的质感"火痕"与"灰釉",对于烧窑者来说,既是挑战,亦是着迷之处。
所有作品都能够明显看到高温变化的火痕,比如乳白色和金橙色之间的过渡、紫红色与灰白色之间的过渡。
器皿表面肌理千变万化,有鱼鳞纹,也有蜘蛛细纹,还有亮丽的闪光。
器皿坯体迎火面上还有所聚积生成的落灰、结晶花等。釉色多样,层次丰富,均无一重复,可谓千杯千样。
玲珑器形,轻薄透光
金奇涛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怀揣着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极致匠人的精神,创立了嚞器陶瓷品牌。
平日素爱饮茶,会为了一款茶设计出一整套茶具。
柴烧质朴深厚的美,让他痴迷并投入全身心地去追求。
然而柴窑烧制容易变形,常见器物做得都偏厚重。经过对泥巴的反复调配,与烧制手法的不断尝试,金奇涛终于做出了这几款轻薄透光的作品。
体形小巧秀美,最轻的器物仅有20g,执握手间,轻若鸿羽,可谓难得珍贵。若置于茶席之中,分外讨喜。
以上好物均已上线茶语众筹活动,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2022-05-03 23: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