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探微六山,贡茶香中觅极味 ——倚邦大黑树林贡茶溯源立极随记。
众所周知,云南茶历史源长、茶树资源丰袤,两境之间地理、风物和物候各异,所以普洱茶具有一山一味之特性。
普洱茶人、茶企和某个茶区、某个山头的关联,通常可以成为一种可以显化茶人或产地特质的印记。但这种产地关联,不应是粗浅的、一时的、只为逐利的,而应显于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基因,并深根于长久。
浮生若茶的主力产品打造,从不会简单地看一个山头的资源价值,而会从历史、现状、未来的横纵多角度,判别它是否符合浮生若茶"以正追极"的产品理念,是否能成为浮生若茶产品体系中的代表一员。
六山追极
质味造极非无中造虚,
而是佳境山头精选中立优异。
近年来的普洱茶圈,一个又一个新山头茶的发掘乃至炒作性取利层出不穷,但若仅仅是炒作,通常是短期攫取之类,蜂拥而入只是一时。不少茶山春秋季喧嚣非常,茶农们迎来送往,或有一时之利,但多数并非着眼于长久,对于立足于土地产出的守土茶农本身,长远看或非益事。
易武境七村八寨与古六大茶山实至名归,但易武千山百味,还有多境不同待发现和提升。越来越细分的山头,乃至于茶树向阳与否都要方位计算区分。一方面说明,普洱茶口感、品级细分在进步,另一方面,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在茶产地、源头探索得越深入,越细分,越细致,越极致……
也许有助于打造本身茶产品的独一无二,但也可能会因此走向更窄众的、壁垒化的一种品味极端。
"不一味拼山头,"
这是浮生若茶和小马哥经常警醒的一个避免跳入的窠臼。如何追求产品的极致化,同时品牌打造的视野和格局要大,这是浮生若茶在"以正追极"的产品和品牌精进之路上,希望可以做到登峰造极与识正立真的相得益彰!
浮生若茶高杆古树品类新概念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打破了古树树龄模糊判定的常规。
高杆古树茶的概念,是对大易武茶区已有资源的发掘和品级提炼,可谓有所打破对易武山头孰优孰劣的浅简认知,也有助于推动易武茶更进一步的质味精进。
高杆古树茶之外,易武与古六山名山名寨品藏级的精选甄别,也是浮生若茶"高处见我"品牌理念更好的实体化呈现!
茶山极处
每一个爱茶之人,
心中都有自己最高的那座茶山。
无论是亲眼见过,抑或从一杯茶中想象过,每个爱茶人的心底,都藏有最期待抵达的一座理想的茶山。而每一个涉足大易武的茶人里,都有一座古六山中自己认为的至高峰。
茶路无尽,但在小马哥心里,地理海拔在古六大茶山中普遍较高的倚邦茶山,从茶本身品级和历史人文高度上判别,这里的几处极致小微山场,是古六大茶山中堪为高点的质味巅峰。
深耕易武与古六大茶山数十载,浮生若茶对倚邦茶山的山园探索和茶品抽样从未间断,小马哥心里,对倚邦也心存作为马帮后人的偏爱。
2013年,浮生若茶经典之一古树纯料茶黑山老妖,绮香丰细盈心魂,浓淡幽美皆极味,即是倚邦所出。直到2019年春,机缘再会倚邦曼拱区域的大黑树林所在,他久久徘徊于曹记樊园几处高杆茶树之下,就是这里了!举目望树顶春芽初绽,山远天高之间,倚邦茶山的那几座高峰,仿佛在心里巍然耸起……
在好茶的探索之路上,不容否认的是--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一山一味的探寻与发现,惊喜常在于一处非同凡响之茶,在经历了数次司空见惯的品饮之间,一味惊艳喉舌与身心的茶,慰藉了寻茶途中的一切苦累。倚邦大黑树林的偶得即是如此。
众所周知,倚邦茶以小叶种香雅味馥、茶质特异著称。
浮生若茶六山品藏级--倚邦大黑树林可谓将倚邦的贡茶历史与当下的质味立级体现淋漓。也是浮生若茶既提出高杆古树概念、打造高杆产品系列之后,发力易武与古六大茶山立极精选的代表性选山之茶。
倚邦百年
风味独出,香传五大茶山、
倚邦三山半的盛荣故事。
茶作为中国人案头的日常之饮、风雅之味,历史留韵、文化之味可为茶的滋味感受锦上添花。
倚邦茶山久远、厚重的历史古今,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对"六大茶山"具体位置的记载中有"倚邦",证明它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史堆叠出比茶山地理海拔更高的文化海拔之积,这是浮生若茶追源贡茶、打造古六山追极之作更看重的一点。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象明乡东部,属古六大茶山的传统茶区。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井",即茶井之意。在中国的茶文化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倚邦茶区,在易武茶山兴之前,倚邦在古六茶山中当领地位翘楚。居于古六大茶山通往普洱府属思茅厅要津、结合部,是滇藏茶马古道源头的中心枢纽。
历史上,曾有"五大茶山,倚邦三山半"的说法。所谓的三山半指的是曼松、曼拱、曼庄,再加上牛滚塘半山。在易武茶山"一览众山小"之前,倚邦一直居江北六茶山之首。倚邦茶山天地广阔,这片天地的风土灵秀,成就了倚邦茶的特出滋味与香气,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
……风土宜茶,
茶生其间,气味殊美,
岂非山川重复,土地秀粹之气钟于是,而物得以宜。
清代雪雨《鸿泥杂志》、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载的《南诏备考》、谭萃《滇海虞衡志》、阮福《普洱茶记》等众多史料、典籍中,都把倚邦茶山列入"味最胜"之列。
倚邦茶山有多个村寨,古树茶质味都极为优秀,其中倚邦(正寨)、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都是著名的茶叶产区,曼松作为贡茶自明代进入朝堂,"吃曼松看倚邦"的说法就此流传开来。
倚邦茶山并非只有中、小叶种,也有大叶种。根据有关茶类和植物学专家审定,倚邦茶区内的中、小叶种品质,普遍优于当地的大叶种,且优胜于其它地域的中小叶种(更准确地说,其比较应是在同等树龄、采制标准、工艺等条件之下)。
倚邦独特的自然风土环境,让它的小叶种滋味他处无法复制,也只有特异的小叶种,才代表了纯正地道的倚邦茶味。藏于北京故宫的金瓜贡茶,经验证其用料即来自于倚邦小叶种茶菁。中小叶种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花香非常迷人,有人把这种淡雅而高贵的花香称之为兰香。香在汤里,汤入喉,香气便充盈在唇齿之间。细腻柔润的汤水如轻纱拂过,滑、润、鲜活,生津感如潺潺清泉,渗透进口腔的每一个角落。让品茗者不知不觉便醉在她的温润里,不愿停杯。
当下,以倚邦为首的史上留名的贡茶源头之地,成住败空的数百年间,在茶山的历史变幻、天灾、人祸中普遍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有一些甚至是毁灭性的,很多数百年的古茶园毁于一旦,倚邦茶中名重天下的曼松,在清末民初茶园被损失得极为严重,而今,王子山区域所在的古树正境资源存量不多。数百年以上的茶树和茶园得以留存,并被重新采制,实为幸事。
熟悉普洱茶今昔的知茶达士应该都知道,典籍与历史中的普洱茶,与当下所言的普洱茶,严格来说,并非一种不间断的代际传承关系。当下的大易武茶品级、味道……与历史中的普洱贡茶味道或许不能等量齐观。风土、地质、物候或许变化并不大,但工艺、品级、环境、品饮习惯和需求都在随时代进化。
不迷信山头、历史乃至于某些所谓业界权威,是今爱茶之人乃至于今日茶人所应秉承的事茶态度。追历史过往以真,还质味、品级及山头之正,方能成就当下倚邦茶之正极。
大黑树林茶园旁,风物静美,茶马古道的一段,马帮声迹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贡茶与茶马
倚邦风土的代代育化,
贡茶之韵生生不息留极味。
雍正六年,古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蛮砖、莽枝、漫撒(后归易武)被划归成立的普洱府,雍正七年,平乱有功的曹当斋被任命为倚邦土千总,统管几大茶山,并主办贡茶,管理倚邦境方圆数百里。曹当斋主政倚邦期间,执掌倚邦、攸乐、莽枝、革登、蛮砖茶山长达38年,期间,大力推动茶山规模种植扩大和贡茶的炒制工艺,对古茶山尤其是倚邦茶山的扩大兴盛、多民族和睦做出了巨大贡献。乾隆二年,被乾隆皇帝褒奖治理有方,家族人等也相继得御赐嘉许。乾隆四十二年,乾隆表彰曹当斋之子曹秀……自此到之后的近两百年,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六大茶山。
这种祖辈传承的守土有荣,对属于风土特出的茶而言,实为幸事。
随着倚邦为中心的五大茶山(漫撒当时未兴)的兴荣,带动了茶马贸易的繁盛,以倚邦龙脊街为起点,普洱茶加速走向四方世界。倚邦是普洱"人头贡茶"最初的加工厂设置地,当时倚邦古茶山村村皆茶农,山山是茶林,大寨连小村,漫山遍野都是茶林的壮观场景,吸引众多茶商先后在倚邦街等地创建茶号,清末在倚邦当地有三十多家驰名海内的茶号云集,往来商马络绎不绝,最鼎盛时期的倚邦茶山,是云南普洱茶的最大集散中心。清光绪末年之后,普洱集散中心从倚邦向易武转移……
对于那段贡茶辉煌历史无限向往的浮生若茶深信--茶马古道和倚邦号级茶是因茶之美而盛,作为马帮后人,他对普洱茶尤其是易武茶重新为世界所爱,寻找并重现贡茶霸柔两极的大美,
百年倚邦的幽径深处,定藏有贡茶极致味道的答案,今逢盛世,普洱茶尤其是倚邦贡茶的复兴可待、可为!
茶道新生活《贡茶古今》中曾提出"贡茶性"一词,体现了贡茶对品级原料的甄别、风土山场的注重、工艺精细考究乃至于文化精神的重现。追摹贡茶荣光,不是对地理虚名的造访、不是立一处人文景观供人观光仰视而已,于茶而言,于古六山而言,是要重现这一境质味的峰极!
倚邦大黑树林,茶山历史、古茶园、滋味品级、贡茶传承、古法制茶工艺皆备,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股东风,在2019年春吹到大黑树林间。
大黑树林
只有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
渐染出鲜芳特异的风味。
近几年来,以小马哥为首的浮生若茶品控团队,经数次倚邦茶山的实地考察、反复品鉴后一致认定:
曼拱茶山尤其是大黑树林茶质味特异、茶感开阔、茶香优雅迷人,将会成为下一个倚邦乃至于易武茶区追逐的新热点茶。
大黑树林位于倚邦茶山境内,行政归属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曼拱村二队,当地人俗称"二乡"。极致好茶,出于极致好生态,是浮生若茶一直提倡的观点之一,大黑树林所在山头,周边海拔1900米左右,山沟间水箐自然流淌,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此处伴生植物高大,植物葱茏,树林成片, "大黑树林"此名就由此而来。
倚邦大黑树林所处的古茶园,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后人传代管理。
所处坡地土壤肥沃,为含砂紫红壤,PH酸碱值在4.5-5.8之间,有机质含量约为3.6%,酸碱度适中,适宜茶树繁衍生长,茶园在山丘围合之中,水土涵养于其间,温湿得宜,可谓尽得山气之刚、水汽之柔,即便在今春干旱异常的四五月间,这里的茶树枝头和树底也有水雾和露涵生。
春茶季在古茶园驻场的浮生若茶品控负责人之一谢姐对此深有感受:"(勐腊)象明虽然干旱,但这里(大黑树林)每天早晚,还是可以感受到茶林里水汽朦胧,芽叶上有轻微的露珠凝成,大概这里的地势和水土涵养得好的缘故吧,我觉得这片土地是有灵性的!"。
大黑树林区域茶山在漫长岁月里,被留存或保护得较为完好,古树与高杆古树并有,百年生生不息,这要归功于曹家后人对林园的养护有方,守土有荣,且祖辈传代下来的易武传统制茶工艺得以传承。
多年来,这里都是密林野境,无车道可进,人迹罕至,绝佳的环境和岁月沉淀赋予了大黑树林茶独特的韵味,尤其是曹记奘园区域的古茶林,山林坡地多向阳,清风雨露山岚,加之百年茶园中的自然沃土,为茶带来更丰富的内质,山野韵味更胜。大黑树林茶园主人与浮生若茶因一段贡茶的历史而相遇,更因共同的对古六大茶山的品质坚持而相合默契,一段合作佳话由此开启。
在产量上,大黑树林古茶园的产量不算多,亦不算少,既满足极致,又照顾量级。在贡茶故事里,倚邦曹氏对贡茶的历史贡献源远流芳……这一切,让倚邦大黑树林成为浮生若茶品藏级的一个追极代表,也将是我们推动古六大茶山贡茶荣名光复的重量级山头茶。
养林育树
浮生取六山一叶之味,
当还六山一叶之果。
延绵数代数百年的古园茶林,立于林野,它们躲过了战事、天灾、朝代更迭和风刀霜剑,乃至于人祸,以合于天地自然之道,根深叶茂、大美内质不断蕴积,是今饮者之幸,得之须珍,遇之幸甚。
善用天地者久,古往今来,毁山毁林者,或有意,或无意,或盲目……导致不少雨林古木和百年茶园被损毁。但在生态保护意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下,古茶树资源的养护善用对于茶农和爱茶之人尤为重要。
浮生若茶凭多年梳理茶山、对优质茶树资源的评判认为:
茶园环境林木伴生,才会更具山野花香的独特气息。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言传身教生态出好茶的寻好茶经验,让合作茶农不对伴生林木做任何干预,并提供必要指导。在茶树资源可持续这一点上,与倚邦贡茶后人不谋而合。曹家后人百年数代的茶山守护,守山亦守心,草木皆有灵,每一棵茶树也以质味之佳上回馈厚爱者。
今时今日,回归古六大茶山并扎根易武的事茶者,当惜数百年贡茶历史遗珠之珍,摘山与养山并举,不能攫取一季或一时之茶,不能得茶山之利即走,茶企和茶农的农企共建,不止是互惠互利的合作,更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与曹氏古茶园--曹记奘园签订独家采制合同之后,2019年春,浮生若茶并没有急于推动大黑树林面世(一部分也归因于春季干旱产量略减的客观因素),而是优先对茶树进行分级,派驻品控督导团队,择时精细采摘,分级精益炒制。
大黑树林曹记古茶园,一直以天然农法管理茶树,绝不打农药,不修剪,任之自然生长,浮生若茶与曹家后人深度合作,重新梳理大黑树林茶园的资源特性,遵循前人的管理方式,对茶园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根据茶树的形态而进行分级:
挂牌的茶树为优选的精选产品;未挂牌的为常规产品。
任何地域的茶树的过度采摘,都会降低此后一定阶段里茶的品质和滋味。保持质级稳定,进而晋级优质,是浮生若茶对自身茶品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浮生若茶与合作茶农进行茶园资源管理的要求和共识。
因2019年易武春旱严重,甚至有部分古茶树因此枯败,虽然春茶滋味较往年厚重,但干旱会一定程度影响后续的茶叶品质稳定。为了改善和复原生机,曹家后人不取一时之利,大黑树林古茶园采取了入夏不采、谷花少采的茶园息养举措。
11月中旬秋茶季之后,小马哥来到大黑树林古茶园,协同茶园主人进行冬季茶园和茶树养护,而今,经过几个月的有效保护和自然生长,枝繁叶茂的茶园景象更胜往年同期,令人分外期待来年的春茶季。
采制以精
精进五选贡茶之法,
循六山古法精益制之。
做好茶园养护只是第一步。为做好大黑树林质味,选料与分级更为严格,尊贡茶等级标准而为之,贡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古树、中树区分严格,阳生、阴生有别……制茶循贡茶及古法工艺,不厌工序之繁,更重质味呈现,一、二类古树级别的鲜叶原料,采摘、杀青、揉捻、压饼等每一个制茶环节都以手工制作完成。这是贡茶制作的考究,也是浮生若茶和贡茶后人对大黑树林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坚守。
正因上述种种,往日的历史传承与今日的坚守、创新并举,令大黑树林品质和品级在倚邦茶中保有上乘、滋味非凡。
来年可期
一段贡茶昔今的聚首,
值得为当下和未来品藏。
从量级上讲,今年的大黑树林产量有限,但滋味令品鉴者惊艳。今年是浮生若茶大黑树林深度开发的第一年,这只是质味精进的起步。事茶者着眼长久,茶的质味稳定和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扎根于这一方土地的茶农和茶人能做得更好。茶林繁盛,根深所以蒂固,所以叶繁。
待来年春来六山,愿天时物候得宜,冬春风调雨顺的大黑树林,那雅馥风味将更值得期待!
文字:霁鸣
图片:浮生若茶
2022-05-03 23: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