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郑少烘《易武》专栏——百花竟放,星光璀璨的复兴之光

发表于:2024-11-23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3日最后更新郑少烘《易武》专栏——百花竟放,星光璀璨的复兴之光<,本篇为《易武》中「岁月史诗」章节之「百花竟放 星光璀璨的复兴之光」的精彩内容。2005年,在台湾《普洱壶艺》于香港组织的一场斗茶活动"华山论茶"中,一款普洱茶在周渝、陈淦邦、陈智同、何景成等名家的品评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3日最后更新郑少烘《易武》专栏——百花竟放,星光璀璨的复兴之光。



本篇为《易武》中「岁月史诗」章节之「百花竟放 星光璀璨的复兴之光」的精彩内容。


2005年,在台湾《普洱壶艺》于香港组织的一场斗茶活动"华山论茶"中,一款普洱茶在周渝、陈淦邦、陈智同、何景成等名家的品评下脱颖而出,以最高分击败了紫大益、橙印等诸多名品,夺得头魁,成为96青饼中的代表之作。各位名家点评其"有旧易武遗风" "整体表现非常难得"。


而经此一战成名后,这款茶价格一翻再翻,到了二十余年后的今天,它的市场价格已经飙升至约10万元一片,连它当年的出品人都已自嘲喝不起了。


这款茶就是"真淳雅号",出自台湾资深茶人吕礼臻之手,制作于1995-1997年间,如今更被视为易武复兴的开山之作。

△图片由台湾五行图书出版社提供


此后,"顺时兴" "易昌号" "绿大树" "敬业号" "一片叶" "易武正山典藏" "易武老树圆茶"等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独奏,最后汇聚成易武复兴的交响乐章。


十年间,老字号、制茶古法被重新寻回,新兴品牌逐渐萌芽,标杆茶品代表也次第问世。对于易武而言,这是意义非凡的十年;对于普洱茶而言,这是承上启下的十年。因此,市场也将1994-2004年称之为"易武茶的复兴时代"。


复兴时代的篇章 始于1994年的夏天


每一个茶叶历史的拐点,都与一个时代的帷幕起落密切关联。


20世纪50-60年代"印级茶"的最后一丝微光之后,易武渐渐没落,紧接着70年代的一场大火,更是烧毁了易武老街上的多数老茶号,百年商茶的辉煌终结于那场大火中的飞灰,此后易武坠入了数十年无光的黑暗。


而到了 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的尾声,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日盛,一群台湾茶人的意外到访,解封了贡茶之乡的沉睡"魔咒"。


1994年8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普洱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办。会后,也许是临时起意,也许是酝酿已久,时任台湾茶联会会长的吕礼臻率曾至贤、陈怀远等一行临时改变了行程,单凭一本影印版的《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和书中的只言片语,踏上了寻访已被遗忘多年的易武之旅。


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台湾茶人对易武的执念,早非一朝一夕。早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紫砂圈就掀起普洱热,而到了90年代,香港茶楼清仓,一些未曾见过的老茶饼也不断涌现出来,宋聘、福元昌、同庆、同兴……这些号级茶开始陆续流入台湾茶圈,并共同指向了一个地方--易武。


断案碑、瑞贡天朝大匾、茶马古道、茶庄房屋……抵达易武后,历史像潮水般涌来。彼时旁人眼中的"蛮荒之地",在这帮台湾茶人眼中,就是一座挖不尽的黄金矿。他们走访、询问、拍照,想赶在一切消逝前,尽可能地记录更多。

△摄于1994年的易武古镇

(图片由陈怀远先生提供)


1995年,吕礼臻再入易武,并带来了一笔订单,他委托易武前乡长张毅先生,以野放易武大树茶为原料、以传统的手工石磨压制工艺,试制一批茶叶,同时把张毅正在编写的一本关于易武茶业史的"小册子"带回台湾,印制成书。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这本"小册子",就是《易武乡茶业发展概况》,这本书第一次为外来者揭开了以易武为代表的古六大茶山的神秘之所在。不但填补了诸多历史空白,更对来到易武的后来者们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


这批茶,就是"真淳雅号",它在对号级茶的追忆过程中,让已经习惯国营大厂拼配茶的喝茶人重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用一流的原料、传统的工艺,制作最优质普洱茶的制茶理念。而沉寂了数十年的易武茶的重新兴起,直到今天的如日中天,都是以这批茶的横空出世为源头。


在先行者们的奔走呼号下,被掩盖在历史尘土中的易武小镇,开始有了更多港台、东南亚、内地的茶人茶商往来其间。两岸三地茶界群贤汇集易武,他们各展奇能、各尽其力,点燃了易武复兴的星星之火。

△吕礼臻先生受邀造访岁月知味


易武,这个已经凋敝多年的古老茶区,也从深邃的历史长河中,彻底浮出水面。此后十年,普洱茶行业自此迎来了从"万马齐喑"到"百花齐放"的巨大变革,"普洱茶如滚雪球一般,蓬勃发展至今",从此局面大开。


群星闪耀的十年 照亮整个易武和未来


"号级茶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摆了那么久,还是那么好喝,那么迷人,可是后来的茶叶已经没有号级茶那样的生产方式了,这让我们觉得很可惜。"吕礼臻回忆当年的制茶初衷。


毕竟,在他们进入易武之前,普洱茶业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沉寂,追求量产的各大国营茶厂长期把持市场,普洱茶的传统技艺已被遗忘,新的概念又尚未厘清--比如台地和古树,纯料和拼配,干仓和湿仓,包括采摘标准、炒制工艺、陈化时间……


这些今人耳熟能详的知识,事实上也是经历了先行者从无到有的探索,而易武,正是这些新的认知体系建立起来的原点。


曾经计划经济时代的漫长岁月里,易武的茶叶几乎都是以优质毛茶的形式,送到勐海、思茅等地进行加工。它犹如一颗明珠暗投在云南各色原料之中,混拼压制在大厂的各色茶饼里。


而这十年里,易武茶终于迎来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易武"作为行业首款以独立产区命名的山头茶产品,第一次出现在主流大厂的绵纸包装上,并与原有的常规产品截然不同。易武茶逐渐声名鹊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那个时代,不论大厂私企、实力茶商、资深茶人,纷纷把目光投向易武。


这其中仅勐海茶厂就有新业茶行定制的"99绿大树" "01一片叶"、双雄茶行定制的"01绿大树 大2版"、田园茶行定制的"03精品易武山"等,还有诸如2000年的"易武正山陆游一首诗" "易武乔木老树饼" "易武正山野生茶"等不胜枚举。其他主流茶厂也不甘其后,诸如中茶公司2001年出品的"易武老树",海湾茶厂的1999年生产的"易武茶饼7068",福海茶厂应邀定制的"99易武绿星星", 敬业号的"01易武正山野生饼",昌泰茶业出品的"99易昌号",春光茶行出品的"02易武正山野生茶"……


这批茶,都摒弃了大厂时代的粗放与单调,在用料与工艺上都让人耳目一新。到了今天,时间不但把它们打磨得熠熠生辉,也赠予了它们今非昔比的价值, 它们几乎都脱离了普通商品茶的范畴,在资深的普洱藏家圈里,具备很高的口碑。


正如我们会询问为什么天才总是结伴而来一样,我们也会好奇,回首看来,为什么明星好茶集中出现在这个时期?集中出现在易武这个区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当时都是顺应着市场呼声和时代的趋势出现的。在国营大厂正值改革阵痛、大厂茶已经强弩之末,但下下一个时代趋势还不甚明朗的混沌时刻,正是这十年中出现的易武茶们,如同夜空中的启明星般点亮黑夜,同时又呼唤着黎明出现。


易武打开了山头茶的大门,此后又有了班章的崛起,再后来冰岛、昔归、景迈……名山大树群起,普洱茶世界至此变得绚烂多姿。


从贡茶时代的独挑大梁,到商茶时代的独领风骚, 新的时代风口,易武毫不意外地再次扛起复兴大旗,此后云南各色山头群雄并起,接棒易武,遂彻底让这个百家争鸣的"普洱复兴"时代,局面大开。


意义非凡的复兴之光


经典,复兴的参照物;反之,经典,也是复兴的终极目标。道路漫且长,曙光初现,一道复兴之光,冲破黑暗。



这场宛若普洱茶行业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幕后也少不了一大批为易武复兴留下卓越贡献的先行者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各自的立场,为易武复兴和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云南人用最质朴的情感,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再现了以易武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基础知识体系。在这场关于普洱茶的自我价值重构中,他们的记录也好、考证也好、还原也好,共同造就了一场大型的关于普洱茶历史,和传统工艺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知。


而广东茶商则以敏锐的商业嗅觉、非凡的远见,从易武茶开始,挖掘了山头茶的商业价值,普洱茶的世界从此变得更加辽阔和精彩纷呈。如今也正是这些星光璀璨的明星产品,奠定了易武系在中期茶市场的支柱地位。


台湾人,带着考据"号级茶"因缘的迷思走进易武,并站在更高的维度,把普洱茶的审美认知、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重新发掘和定义,把普洱茶的复兴,推向高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卓越探索者,最热忱的爱茶人。


这是易武茶意义非凡的十年,也是普洱茶承上启下的十年。在此之前,四大国营茶厂几乎包揽了市面上大部分的普洱茶产品。在此之后,大厂逐步走下神坛,更多的精品化茶企凭借品质好茶频频突围,旧的市场秩序一再被洗牌,全新的普洱江湖逐渐形成。


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方能在时代的千变万化中,守住价值的根基。


而复兴时代走过的每个脚印,都为2005年以后普洱茶迎来百花齐放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编后语: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定期连载郑少烘先生所著《易武》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撰文/郑少烘

图片/郑少烘


2022-05-03 23:28:4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