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茶科普指南丨刺破茶界十大谣言,我们是认真的!
眼下,正值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共聚团圆。与家中亲戚长辈交流时,难免会有一些代际观念的不同和"口舌之争"。
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总会有纷争。
当朋友圈各种关于"饮茶"的谣言迎面而来,在以讹传讹中很多人开始深信不疑,继而产生越来越多的困惑与焦虑。
一边是家中亲戚长辈被一些茶叶谣言所迷惑;另一边,作为子女、晚辈的我们,也难免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饱受这些"茶叶奇葩观点"的折磨,更为长辈们被谣言所迷惑而担心。
为此,针对这些在茶界存在多年,且始终争论不休的谣言。带着种种疑问,茶语网(www.chayu.com)决定剥茧抽丝,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带大家一探究竟。以期用这份「新春健康饮茶干货指南」,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常见"茶叶谣言"的困扰。在新春佳节之际,能够与家人长辈,一同愉快饮茶,阖家健康!
茶叶可以预防或者抑制新冠病毒?
首先,在这里辟个谣:"喝茶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纯属虚构!我们也在此提醒大家:拒绝谣言,从手边这杯茶做起--虽然,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病毒入侵。但是,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喝茶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直接预防和抑制作用。
可以明确地是,我们不支持在疫情拐点的关键时刻,用一些夸大的说法来神话、捆绑喝茶与新冠病毒。但我们也需要客观地认识到茶叶对于我们能够更好度过此次疫情的某些作用。
趁着春节宅家喝茶,与亲人聊天,享受家的温馨,并好好为家人泡泡茶,不仅能让他们真正领略茶的魅力,体验茶带来的身心愉悦感,还能增进亲情的浓厚,指不定就能在家人中培养一个新的茶友。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会致癌?
"隔夜茶能不能喝?"这在茶圈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隔夜饭能不能吃"一样,即使能吃,也没人喜欢啊!
其一,隔夜的茶水(茶汤)中芳香物质会挥发掉,导致其滋味口感下降。同时,隔夜或者长时间放置的茶叶,在凉透后再进行冲泡。即使泡茶技术再好,也很难挽回原有的口感表现;
其二,从卫生角度来说,隔夜茶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容易滋生细菌以及沾染灰尘,从而或对肠胃造成刺激。
喝茶是不是真的会影响我们的睡眠?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下午(时间可以去了)不敢喝茶,不然到了晚上怎么也睡不着。"
根据Tsunoda T的报道,茶氨酸用量为1740mg/kg时,可显著抑制咖啡碱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兴奋。不仅有茶氨酸的抑制作用,茶叶中含的咖啡因也远低于咖啡中的含量,对人体影响一般不大,也就是说,适时适量饮茶一般是不会对睡眠造成影响的。
浓茶能解酒?
不知从何时起,喝浓茶可解酒,就成了一种"传统"观念。其实不然,浓茶非但不解酒(解酒主要靠酶),还更会伤肾。
所以,当下次喝多了的时候,如果还有人给你杯浓茶,为了你的肾着想,请礼貌性拒绝。不然,吃多少串羊腰子都补不回来。
喝茶会导致牙齿发黄变黑?
"喝茶会导致牙齿发黄变黑?"茶叶明确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能背!
虽然,茶叶容易留下茶渍,但茶渍的附着力不强,不足以导致牙齿变黄。只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就可以避免因喝茶导致的牙齿色素沉淀。同时,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氟和茶多酚等成分,喝茶不仅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且能抑制龋齿菌的生长,还能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普洱茶能减肥?饭前喝茶也能减肥?
茶叶可以减肥,简直是所有胖子都认为应该成立的命题!岂不是,轻轻松松喝点水就可以打败脂肪,收获美食。
其实不然。
但这并不是说普洱茶能直接减肥,而是说茶叶能够降脂减脂。实际上,喝茶是否能够减肥,也是对浓度和饮茶量有要求的。日常饮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控脂降脂。
然而,很多人喝茶后感到饥饿,也会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饥饿之后你会吃更多!
另外,"饭前喝茶能够减肥"的言论,也与普洱茶能减肥一样。虽说茶叶能够降脂减脂,但你真的确定不会因此吃得更多?
一年四季都喝绿茶会伤胃?
关于"绿茶会不会伤胃"这个话题,我们要提到科学饮茶的八个字,即:看茶喝茶,看人喝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具体讲第二个方面:"看人喝茶"。
首先,我们要明白,好的茶叶是不会伤胃的。
如果品饮者的胃本身不好,茶叶中的物质,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消化能力不足等,那它就会刺激胃。因此对肠胃不好的人,喝茶浓度适宜,少量,且选对茶。
值得一提的是,工艺好的绿茶,是可以规避伤胃的情况,可以有效减少对胃的刺激。
茶叶能除甲醛?
在一篇《茶叶水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去除效果研究》中表明,目前通过一些初步研究,得知茶叶中存在的某些碱性物质(如茶多酚)对甲醛的去除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茶叶中有效去除甲醛的成分较低,且甲醛挥发的速度缓慢。除非你一直使用茶叶,否则茶叶吸附的甲醛也非常有限。
换句话说,单纯依靠茶叶吸收甲醛,还不如在新房子"多呼吸"几次效果来的更快。所以说,除甲醛还得靠通风,或者利用其他除甲醛的物质辅助才行。
高尿酸、痛风患者不能喝茶?
茶叶究竟在不在"痛风患者"的禁用清单中呢?
在此之前,我们势必要搞清楚茶叶与"痛风"之间的联系。
现代医学这样解释痛风--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
在这里,我们要明白的是,咖啡碱在茶树体内是通过和动物体内相同的途径进行分解的,但人类缺乏分解尿酸的能力,所以咖啡碱在人体内脱去甲基后就被氧化成尿酸,因此大部分是以尿酸的形成很快排出体外,而不在体内积累,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次,茶叶咖啡碱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其机理为舒张肾血管,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过滤速度增加,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从而促进尿的排泄。这能增强肾脏的功能,防治泌尿系统感染。与喝水相比,喝茶时排尿量要多1.5倍左右。茶叶本身的利尿作用,又能够促进尿酸的排出。
但对于已患有痛风的人群而言,由于体内尿酸堆积不能过高,所以在喝茶中需要有所选择,但并不代表不能喝茶,可以选择咖啡碱含量低的茶品,如低咖啡因茶或脱咖啡因茶。
茶具上的茶垢会致癌?
如果茶具长时间不清洗生成茶垢,的确是一种"癌"--懒癌!
回归正题,首先我们要搞清茶杯上的茶垢是什么鬼。
茶垢是茶具长期容放茶水,茶叶中的鞣质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聚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其物质成分上,差不多和茶汤中的成分一致。
既然是沉淀难溶物,就算有析出,其量也是微乎其微,远远低于国标含量,更没有危言耸听的致癌后果。
以上,是我们在日常饮茶时,经常被问及,或者争议较大的一些茶叶奇葩言论。除了这些以外,平时我们饮茶还应注意,或者规避一些不良的饮茶习惯。
一忌饮霉变茶。霉变茶里面有多种的霉菌毒素,有可能严重影响人体的内脏机能,对身体的危害巨大。
三忌饮烫茶。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口腔、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据国外研究显示,入口的饮品若是超过62℃水,较易损伤胃壁,并进而导致出现胃病的病症,甚至有可能导致口底癌的发生。所以,以后还是静心等待茶水温度稍稍冷却一些再饮用吧。
四忌饮冷茶。茶宜温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长期饮用会降低肠胃免疫力,激发湿寒等症。
五忌空腹饮茶。空腹饮茶会影响肺腑,刺激脾胃,进而使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尤其是平时不常喝茶的人,如果空腹饮用过多、过浓的茶,很容易引起"茶醉",即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不良症状。
结束语:
事实上,喝茶的乐趣,自然先在"口舌之悦"。那是满足味蕾感官刺激的首要条件,也是茶与人体沟通的第一道交汇。
也不能要因为听信谣言,而放弃这一杯美好的茶。但不论是食品,亦或是饮品,终归都要讲究一个"度"。凡事适可而止,凡事适量,凡事量力而行,这个观点始终适用在饮茶这件事上。
毕竟,健康喝茶才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趣事。
最后,茶语网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安康,有一杯健康好茶与之相伴!
撰文/茶语网
图片/茶语视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