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茶娘今年101岁 曾为抗日部队施过茶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茶娘今年101岁 曾为抗日部队施过茶<,茶源网资讯: 在浙江磐安胡宅乡横路村澄溪岭小山上的一幢老房子里,记者见到了磐安的传奇式人物--百岁茶娘陈球花。眼前的陈球花满脸镌刻着岁月的沧桑:纵横的皱纹、蓬松的白发、干瘪的嘴巴,百年的历史凝结在老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茶娘今年101岁 曾为抗日部队施过茶。



茶源网资讯: 在浙江磐安胡宅乡横路村澄溪岭小山上的一幢老房子里,记者见到了磐安的传奇式人物--百岁娘陈球花。

眼前的陈球花满脸镌刻着岁月的沧桑:纵横的皱纹、蓬松的白发、干瘪的嘴巴,百年的历史凝结在老人穿着老式青布对襟衣服的身上。

老人的四个子女恰好在家,大女儿叫周秋菊,今年82岁。周秋菊告诉记者她妈妈生于1914年,今年101岁了,她妈妈22岁时来到澄溪岭施茶,至今已有79个年头了。

67岁的同村人周安华回忆说:"茶亭成'七'字行,原来叫'集福庵',里面供奉的佛像是伽蓝菩萨。"据周安华介绍,集福庵里原来住着一个和尚(周安华也不清楚为什么庵里会住着和尚),是下周人,他负责管理寺庙给过往行人烧茶。和尚圆寂后,由村里出面,将寺庙卖给了陈球花一家,原来和尚的2亩田地归他们栽种,条件是仍旧要继续施茶,特别是每逢每月初四、初七尖山集市必须供应茶水。

周安华说:"当时茶亭中间有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一只直径50公分左右的木桶,边上插着两个'竹棍'(竹筒),'竹棍'顶部有切口,这就是喝茶的工具。"

澄溪岭是"磐新古道"的必经之地,一直到解放前,每天都有很多盐夫经过这里,特别是到了茶叶、白术产季,一天到晚都是人。陈球花一家最多的时候一天烧了6担水。

陈球花印象最深的一次烧水是1942年的农历4月。"那年的四月初四开始,中国兵住在这儿一个多月,四周全都是兵,成批成批的兵,牛马牵过来,路都被踩破了。"

1942年5月,国民党新编第九军的一个加强营,押着挑夫和大批军用物资经胡宅转移到窈川。

陈球花的小女儿说:"来不及烧水,士兵们就着水桶喝,我的两个哥哥负责挑水,300多个台阶,要歇6次。"

随后,日本人也来了。日军第七零师团约20000人,从宁波出发过奉化新昌(部分过东阳、天台)。日军过东岭、西岭、胡宅岭头、尖山、雅庄、溪滩、尚湖、王村、尖公岭、里西坑、玉长坑到窈川。

"日本人一路烧房子,抢东西,还把我们的茶桶踢破了。"

周安华说:"当时,老百姓还认不出这是日本兵,派了两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到村口迎接,他们对日本人说:'保佑我们村平安。'日本人给了他们两巴掌。然后就进村抢猪、抢粮食。"

周秋菊说:"中国兵和日本兵交火,打死了三个人。"

兵荒马乱之后,新中国成立。"大概是在七、八十年代(上世纪),尖谊(尖山到胡宅,当时胡宅叫"友谊公社")公路通车后,走路的人少了,我妈妈也就渐渐停止了烧茶。"

仔细观察老人家,虽然岁月无情,但老人家看起来还气色不错,走起路来腰板笔直、步履稳健,说话清楚有力。

记者问她:"老人家,您听得见我们说话吗?"

陈球花没有丝毫的犹疑:"我耳朵不太好,听不真切了。"她的儿女们向记者介绍她的情况,她连声打断:"别说那些!别说那些!"

年轻的时候,陈球花是个勤快的人,早上五点多就起床烧茶。丈夫是个牙医,经常外出,所以陈球花学会了耕田犁地。就算已是百岁高龄,陈球花还是闲不住,坚持生活自理,洗衣、做饭,一件都不含糊。

67岁的周安华说:"她99岁那年,还上山打柴,我骑着三轮车经过她身边,她身手很敏捷,一下子就避让过去了。"

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的儿女们说:"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

回顾茶亭,它翼然临于一座小山之上,百余步阶梯像一条玉带铺在茶亭的面前,四面草木青葱,满眼皆绿。

历史的影子硝烟般散去,只有茶亭门前依然光洁锃亮的石子路,悠悠地诉说着它曾经见证的传奇故事。

2022-05-03 21:49: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