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普洱茶技术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泡来泡去
曾听过一些茶友讲起,某某人是哪里的冲泡高手、也曾有那些所谓的老师们讲过,学喝茶,必须先学会泡茶的技术泡茶的时候,要什么吊啊,绕啊,低冲啊,闷泡啊,留根泡啊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手法!
就这些方式、手法和一些茶友在交流讨论的时候,我是晕o;字当前!因为,我不懂,也不会这些冲泡方法
对此,我在不了解其泡茶技巧的内容的情况下仅仅对其形式上和词汇上的丰富、是怀着无比仰慕的心态去看待和学习的!
试想一下,一款好的茶区,茶质优秀,制程完美,良好仓储出来的茶品,如果再加上完美的冲泡技术使之更上一个台阶,那么这样的茶汤是多么的诱人啊!
我刻意把一泡茶或者几泡茶都认真的、采取泡茶高手们隆重推荐的种种繁复方式来冲泡,看看到底这同一泡茶采取不同的冲泡方式下,这口茶汤究竟能给我什么样不同的感受
但是,执着的自我训练没能让我感觉到这口茶汤有任何提高(也许是没有得到泡茶高手的真传)茶汤的滋味也好,软润度也罢,以至于汤色的变化和茶的耐泡度、香气、茶气等等,都没有任何提高
而且,刻意的按照他们推崇的合适的降低水温啊,吊啊绕啊等的方式,反而让茶的各个方面的指标体现出现综合下降的现象我又开始了反思,到底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这种所谓的冲泡高手不厌其烦介绍的冲泡技巧不能让我满意,不能使我的茶品上一个台阶吗?
按照冲泡高手方法就一定能有更好的表现吗?
可能是我愚钝,我是泡不出来,我在泡茶技巧上提高不了,起码目前为止是这样
-----我开始觉得,泡茶技术也是术,术这东西并不能全盘否定,但是一旦介入到最原始的,最自然的东西里面时,就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复杂、僵硬、不懂变通、只会简单套用!
百种茶有百种泡法,我不否认,但是如果建立在不了解茶的基础上,只是生搬硬套的套用术!那显然是不合适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真真确确的一款好茶,难道真的需要用泡茶术来提高茶品表现吗?
对于冲泡技巧这个问题,我有正反两个理解:
1, 通过冲泡手法提高茶的适口行,规避缺陷,让茶品有更好的表现展现给大家 (展现美好)
2, 通过冲泡手法提高茶的适口性,规避缺陷,让茶品有更好的表现展现给大家 (隐藏缺点)
我认为,如果正面理解,或许是好的,反面理解那就是作弊!
我认为,要看其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是通过一些类似于仪式化的过程来满足自我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追求其茶品的真正表现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茶商在销售茶品的时候用这样的技巧掩盖缺点,追求的是其商品利润的最大化,那是作弊?还是冲泡技术高呢?
普洱茶的热藏熟、冷藏香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普洱茶成品的储存中,不论生茶或熟茶,在良好的条件下,都能够通过数年至数十年的后熟作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味,使普洱茶具有相对的越陈越香的特点和某些特殊的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热湿条件催熟
普洱茶的后发酵、实质是成品茶中还具有黑曲菌,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他们依靠茶叶作为营养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生长繁殖这些真菌在摄氏15度以上,空气湿度在60%以上,孢子能够萌发,菌丝体能够产生包子,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可以是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就完成一个时代的交替在摄氏35度的液体培养基里,真菌的繁殖速度是极快的普洱茶叶对真菌来说,是一个丰富的粮仓,有人曾对60年代的勐海茶厂的生饼做过微生物培养试验经过严格消毒的茶叶能够在培养基上长出毛霉、根霉、青霉和黑曲霉在接种第3-6天,毛霉、根霉的菌丝体象棉花团般的布满整个培养瓶,说明培养初期,根霉、毛霉这些易生长繁殖的真菌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