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老镇江茶坊早市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老镇江茶坊早市<,老镇江茶坊早市昔日茶馆,亦称"茶坊"。"茶坊"之说,见于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老镇江的茶坊,分布大街小巷,且有荤、素之别。据《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老镇江茶坊早市。

  老镇江茶坊早市

  昔日茶馆,亦称"茶坊"。"茶坊"之说,见于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老镇江的茶坊,分布大街小巷,且有荤、素之别。据《镇江市志?风俗》记载:"旧时镇江人有早上上茶坊喝茶、吃早点之俗,谓之'吃早茶'。"今就茶坊早市,略谈片段。

  先谈荤茶坊

  那时,较有名声的荤茶坊,诸如中华园,后易名宴春酒楼(开设在天主街,今人民街);华阳楼(开设在江边,今长江路);万华楼(开设在日新街);朝阳楼(开设在南马路,今伯先路附近);天乐园(开设在镇屏街);顺兴楼(开设在天主街,今人民街);岳阳楼(开设在镇屏街);富春茶社(开设在镇屏街)。

  荤茶坊早市供应的菜点,一般是四件头,任凭茶客随意。一是肴肉,也称"肴蹄"。作家汪曾祺先生《肉色不鄙?镇江肴蹄》记叙:"镇江肴蹄,盐渍,加硝,放大盆中,以巨大石块压之,至肥瘦肉都以板实,取出,煮熟,晾去水气,切厚片,装盘。瘦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入口不腻。吃肴肉,要蘸镇江醋,加嫩姜丝。"肴肉的特色,肉质清香,味道鲜美。二是蟹黄汤包,皮薄、馅嫩、蟹鲜、卤多,蘸点香醋,吃点姜丝,齿留余香,甚有滋味。吃汤包,还有吃法的歌谣,"轻轻抓,快快提,先吸汤后吃皮。"三是杂色,即一笼混杂的点心:生肉包子、生肉饺子、翡翠菜包、糯米烧卖、千层油糕。四是白汤面,猪筒子骨汤,配以细盐、味精、蒜花。此外,还有煮干丝,如蟹黄干丝、鸡丝干丝、烧鸭干丝、虾仁干丝。为便于茶客吃肴肉、汤包时调味,还有一碟香醋,一碟姜丝。

  再谈素茶坊,由于经营者是回族,也称"清真茶坊"

  那时,较有名声的素茶坊,诸如龙江(开设在龙江巷);如意(开设在西门大街,今大西路);红翠(开设在小门口,今小门直街);老惠风(开设在银山门,今迎江路附近);老如意(开设在南门大街);天源楼(开设在鱼巷);天庆楼(开设在天主街,今人民街);天升楼(开设在柴炭巷);天胜楼(开设在打索街);临桥园(开设在石浮桥,今京口闸附近)。

  素茶坊早市供应的菜点,一般也是四件头,任凭茶客随意。一是红汤面。面条既不是通常的"机面",也不是常用的"小刀面",而是耐嚼有劲的"跳面",加之下法特殊,汤汁味美,一碗红汤面爽口、味香。二是什锦菜包。包子个儿大,皮儿薄,馅心有剁成的青菜、香菇、木耳、粉丁、白果、金针菜、豆腐干、面筋泡,放入适当的细盐、白糖、麻油,蒸功恰到好处,食时鲜嫩可口。三是"草鞋底"烧饼。面粉制成饼坯,酥油掺拌其内,芝麻撒得均匀,烤时讲究火候,烧饼出炉,颜色金黄,外焦里嫩,趁热食之,蘸点麻油,既香又脆。四是烫干丝。干丝要用特制的豆腐干,切干丝要刀工精细,切出粗细均匀、长短相等。要用沸开水将干丝往复冲烫三次,使其软嫩如棉。干丝装入盘中,撒些切碎烫熟的笋丝、木耳、口蘑、香菇等,用细盐、白糖、麻油调拌,吃来清淡鲜美。

  荤、素茶坊,茶客进店落座,多数是先品清茶,后吃干丝,再吃其他菜点。我在少时跟随祖父吃早茶,多数在天源楼茶坊。印象中,堂倌服务周到,至今历历在目:茶客进店刚一落座,堂倌便笑盈盈地走来,先用抹布把桌面再抹一下,以示清洁;然后给茶客摆上筷子、茶杯,还泡来一壶清香四溢的绿茶;接着端来一碟麻油、一碟姜丝,便于茶客吃面点时调味;再问茶客要点哪些菜点?菜点分次上桌,好让茶客品味和聊天,时而,还为茶客茶壶冲上开水。至于茶客聊天,话题颇多:古今逸事、本地趣闻、市场信息、神奇传说,如此等等,不一列举。茶客用餐毕,堂倌把桌面的碗盘碟一摞,又快又准地报出应收茶资,名曰"报账",那时是茶客先吃后付茶资。茶客离店时,堂倌还轻声脆调:"好走,不送,明日请早!"如今,我路过老街鱼巷,其茶坊早市情景,有时还萦回脑际。

2022-05-03 17:00: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