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茶产业湘军添“劲旅”
有机茶科普示范基地一角
《本草纲目》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
深冬的长沙县金井镇脱甲村毫无冬意,酽酽绿色在橙色的红壤上肆意挥洒,整齐的田垄正在孕育明年白露前的嫩尖。这里不仅出产好茶,还是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
不懂科技但景仰
"湖南湘丰集团飞跃有机茶科普示范基地"于2009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目前基地面积3700多亩,是依托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省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建立的有机茶示范基地。
湘丰集团董事长汤宇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文化程度不高,不懂科技但景仰科技。十年前他开始经营茶场,走上乡镇企业家的道路。
"中国入世后,茶叶品质的提升被提上日程,我们当时很希望农业科技力量来帮扶我们一把。"汤宇告诉记者。
彼时,在离金井镇不远的长沙市,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了中科院农办项目,正在寻找茶叶基地。
"我们在长沙县走访了几家企业,当时大家都没什么积极性。只有汤宇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的茶场作研究。"肖润林研究员除了对这位质朴的农民企业家有好感之外,他对湘丰茶场印象也很不错:厂房不大,但很整洁;地面贴了水磨石地板,门上挂着防虫通风的竹帘。
双方的合作顺其自然地开展了五年。湘丰顺利解决了当时困扰中国茶叶出口的"农残"超标问题。
"因为之前合作愉快,我们接下来申请的中科院农办项目--茶叶内涵品质提升,也选择在湘丰进行。"肖润林在茶园也找到了科学研究的沃土。
他们发现茶树施肥里有文章可做:湖南盛产菜籽油,榨油剩下的菜籽饼是上等的茶肥。
"十斤菜籽饼相当于一斤尿素。每亩茶园需要300斤菜饼施肥,当时是3角钱一斤,但后来价格飞涨。尿素肥只需撒施,而菜饼肥要开沟施肥,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科研人员认为施用菜籽肥亏在当下,但长远看来的收益一定会超过现在的投入。汤宇内心矛盾重重,最后下决心给茶树年年施菜籽肥。
彭海军是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的老员工。他回忆说:"乡镇企业大部分都是粗犷式的管理。以前我们做茶园的改良工作,没有记录,凭的就是去年的经验。科研人员进到茶园来后,教我们根据每片茶园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改良。现在每片茶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浇水都有记录和数据分析,我们的管理更加精确和标准。"
程孝是湖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2005年跟随硕士生导师到茶园实习。"茶场这边给我们提供住宿、科研条件,我在这里做茶园遮阴的实验。"湘丰给了他施展拳脚之地,汤宇也很器重这位踏实肯干的高学历年轻人。
目前,湘丰茶业有限公司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近100人,常驻中科院专家教授3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8人。
茶叶湘军异军突起
汤宇表示和中科院合作纯属偶然,但他抓住了这个机会。一方面,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利用科研院所在专业上的优势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理论咨询和技术支持,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所和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接触业界实务的平台,提高育人质量,从而实现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达到双赢。
目前,湘丰已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开展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目前湘丰外聘的专家已达50多名,汇集了茶业行业各方面、各层次的专家,充分发挥外脑的功能,群策群力,在促进湘丰茶业的发展的同时引领湘茶的发展。
今年八月,作为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湖南省唯一从事茶叶机械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湘丰茶机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购地85亩,全部用于生产全自动生产线以及一些与三一、中联中科、南车等企业合作的配套业务。
据悉,湘丰茶机近三年共投入研发费用1200万元,其中省级科技成果7项,申请相关专利14项(发明专利7项),其中8项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已经获得通过。而他们研发的全自动炒青绿茶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研发的扁茶、香茶以及红绿茶兼容全自动生产线,经调试运行效果显著,现已逐步投入市场。产品通过了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等,多次荣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连续六届获"湖南省国际农博会金奖"。
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在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公司拥有茶园45000亩,基地辐射长沙县金井、双江、白沙等8个乡镇以及浏阳、汨罗、平江3县12个乡镇,112个村,带动了近5万农户的增收,茶叶种植户平均每亩可创纯收入1500元左右。公司员工有80%是当地农民工,仅工资一项年人均收入达15000元左右。
科技助力茶叶,使得茶叶湘军异军突起,从茶苗繁育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茶业旅游、茶业会所、茶业培训、茶叶卖场,同时还有茶叶机械,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省内乃至全国茶叶行业全产业链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