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纪事
11月初,从第十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传来喜讯,南郑县7家企业在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6项金奖。这是该县茶叶连续6届在该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近年来,"汉水银梭"牌"汉中仙毫"名茶先后荣获国内外28项金奖,2011年该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
该县地处秦巴腹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发展绿色茶叶的理想之地,是全省六大茶叶优势产区之一。
早在唐代就有"梁州出名 茶"的记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教授视察南郑茶区后称赞说:"这里的生态条件是全国茶区最好的"。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通过扩基地、壮龙头、抓质量、树品牌,有力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4.2万亩,投产茶园9.23万亩,产量达5915吨,产值6.1亿元。
做强基地增后劲
走进该县牟家坝、法镇、红庙、福成等镇的沟沟梁梁,到处是茶农们忙着栽种茶苗的身影。今年以来,该县抢晴天战雨天,大干3个月,在9个茶叶重点镇新建良种茶园2.1万亩。
多年来,该县坚持把茶叶产业做为农业主导产业常抓不懈,出台了《南郑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高产密植生态茶园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07年以来,县政府每年筹集 150-500万元茶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基地建设补贴、企业鼓励扶持、良种引进繁育、技术培训、产品宣传、基地认证、专业协会扶持及工作奖励,为茶产业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确定了以发展高效生态茶园为方向,以培育名牌茶叶产品为重点,以扶持发展茶叶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提高茶产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为动力,把南郑建成"汉中仙毫"的核心产区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巴山中低浅山丘陵的红庙、南海、碑坝、新集四大片区的12个重点基地镇发展,每年新建茶园2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2万亩,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36亿元。同时,该县先后引进栽植国家级茶树良种20多个,建良种母本园和苗圃1000余亩,年出圃良种茶苗9000多万株,全县建成无性系良种茶园5.2万亩,成为西北最大的良种茶苗繁育基地之一,茶园良种化率达41.6%。目前,该县培育重点产茶镇12个、重点村175个,全县建成省级"一镇一业"茶叶示范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9个,省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3个。创建省级茶叶示范村6个,重点推进村12个;碑坝、南海、红庙、新集四大产业基地集中区,板块推进势头强劲。
培育龙头添活力
今年以来,汉森农林、新美新农业、鸿志农业、江苏商会等7家茶叶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南郑,预计投资总额3.64亿元,拉开了全县茶产业加快发展的大幕。
该县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鼓励和帮助经济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采取联合、兼并、参股、租赁等形式,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从领导力量、资金项目投入、生产要素等方面进行扶持,推进企业整合,建立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核心龙头企业。从2009年起,将茶叶机械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在指定补贴机型范围内选择相应机械,按购机总价格的30%予以购机补贴,一批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得以及时更新和推广应用。出台了《南郑县标准化示范茶厂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县级标准化茶厂建设标准和扶持办法,对建成达标企业,县政府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贷款贴息扶持资金,全县已扶持建成19家标准化示范茶厂。云山、绿娇子、汉山茶业已成为县域茶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云山茶业晋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绿娇子茶业、汉山茶业、汉水茗园晋级为汉中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该县坚持走以基地兴产业的路子,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14家,成功引进三条红茶、乌龙茶生产线和一条清洁化加工生产线,相继研制开发出了红茶、乌龙茶等茶叶新品,拓展了茶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步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加速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有茶叶加工厂点156个,加工机械2500台(件),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人员2000多人,常年从事茶叶营销人员4500多人,全县有种茶户4.5万余户,涉茶人口15.2万人,初步形成茶农、基地、企业、营销队伍相互依托的产业链。
打造品牌兴产业
该县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品牌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南郑县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意见》,通过以奖代补、认证费用补贴,申报品牌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或合作社积极进行 QS、 ISO 等认证以及品牌创建申报工作。利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农户、经纪人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和名牌意识,引导和扶持农民和企业注册地理标志和茶产品商标,推动茶叶生产方式向产业化、集约化转变。深入挖掘研究茶叶的发展历史、品质特征、文化内涵,精心策划组织和参与国内外重大茶事活动,利用茶叶评比、展览、展销平台,以茶会友、以茶招商,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形成具有南郑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氛围,树立了南郑茶叶品牌形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该县以科技为支撑点,建立起县茶技站、镇农技站、村级茶技员、农户"四位一体"的技术服务队伍,技术员不定期进村入户,采取现场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抽调技术员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按照"一户科技示范户、一名帮扶技术人员、一套帮扶方案、一套技术措施、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抓机制,实行一对一定向跟踪服务。两年来,共举办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会160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1800余人(次),创建科技示范园15个,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基地3个,解决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生产难题,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的对接和转换。全县第一个名优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落户青树镇汪家坝茗烨茶厂,牟家坝镇秧田坝村域经济提升示范工程建成省农业厅村域经济提升样板工程。
该县引进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和市场营销手段,利用和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完善专业市场配套功能,拓宽茶叶销售渠道,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建了汉水绿茶城,入驻茶叶经销企业10家,建成牟家坝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突破2000吨。全县有茶叶经销门店76家,在西安、宁夏、兰州、太原等大中城市设立茶叶直销窗口和代销网点20余个,每年外销茶叶近千吨。注册有"汉水银梭"、"南湖"、"绿娇子"、"黄云翠竹"、"汉缘"、"云山"等14枚茶叶专用商标,"汉水银梭"、"黄云翠竹"被确认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取得 QS 认证茶叶企业17家、 ISO9000 认证和"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茶叶企业各4家。据统计,茶叶产值已占种植业产值的33%,占农业总产值的14%。茶农来自茶叶的收入人均401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22-05-03 14: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