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千年茶乡 昌宁古茶走夷方

发表于:2024-11-07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07日最后更新千年茶乡 昌宁古茶走夷方<,两年后,老板娘看他勤快老实,就给他400块缅大洋作为工钱。带着这400块缅大洋,他从缅甸回到了家乡,帮家里还清了债务,又跟着当地的"马锅头"赶了两年马。此后,张贵祥赶了15年,赶马虽然辛苦,有时也冒风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07日最后更新千年茶乡 昌宁古茶走夷方。

  两年后,老板娘看他勤快老实,就给他400块缅大洋作为工钱。带着这400块缅大洋,他从缅甸回到了家乡,帮家里还清了债务,又跟着当地的"马锅头"赶了两年马。此后,张贵祥赶了15年,赶马虽然辛苦,有时也冒风险,但主人家都对他不薄,开的工钱比较高。这期间,他把工钱都积攒下来,作为做小生意的本钱,有了一点本钱后,就一边帮人赶马,一边也顺带做一点生意,慢慢地也就赚了些钱,自己买了几匹马,做起了"马锅头"。刚开始那几年,生意还算顺手。但有一次从缅甸果敢驮货回昌宁遇上土匪打劫,虽然他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所运回的货物都被劫走了,这以后,就再没有做生意的本钱了。

  听了老人的经历,记者感到那时候闯夷方的确不容易,走夷方的汉子不仅要克服一路恶劣的气候,还要防范毒蛇猛兽和强盗的袭击,遇上任何一种天灾人祸,都足以使他们倾家荡产。

  昌宁百年茶文化,礼仪融入"小罐茶"

  昌宁人喝茶的传统与千年古茶树相生相伴,独特的品茶方式伴随着一代代人的生活,延续至今。许多昌宁老辈人都爱喝一种叫"小罐茶"的茶。独具风情的小罐茶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文化。俗称"小罐茶",或"雷响茶"。

  昌宁的山区多雨,一年到头阴冷潮湿,家家户户的屋里,都备有火塘。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天清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火塘边,从火塘边的茶叶箩里,取一小撮自家土法晒制的干茶,放入一只土陶茶罐中,架在火塘上烘烤。烘烤的过程中,老人不时把茶罐取出来摇抖几下,以使茶叶均匀受热。几分钟后,茶叶开始变得有些焦黄,老人提起大炊壶,把刚烧涨的开水注入茶罐。

  用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茶水,浓香四溢,茶味浓烈,属于浓度极高的茶。在当地,第一泡"小罐茶",只有家里的尊长和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得到。喝"小罐茶"的讲究折射出茶与昌宁人的关系。千百年的相依相伴,茶早已成为昌宁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与礼仪等融为一体,成为了昌宁文化的脉络。

  "小罐茶"只是昌宁茶文化中的一个侧面,在历代昌宁人茶文化里,茶还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在昌宁,茶叶包米是从古时代沿袭下来的风俗。当地土著人认为,茶叶包上米,可以驱除妖术。女人们用红布的荷包,装上晶莹的大米,再装上褐色的茶叶,制作出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在昌宁的婚俗生活中,喜庆的茶叶包随同盐巴、红糖表示有福有禄;茶叶包米在上梁、中梁中"深藏不露",起到镇宅的作用。

  "撒茶米"也是昌宁人一种古老的图腾。每当"撒茶米"的时刻,通常是本地区的人们举行各种仪式的时刻。比如婚礼,当娶亲的队伍来到家门口,撒出去的茶米寓意驱除妖魔;盖房子下地基或升梁,"撒茶米"亦是庄严的民间镇宅仪式……

  文物级茶仓库今犹存,昌宁"滇红"远销海外

  早在1938年,昌宁就是"滇红"的重点产区。昌宁茶厂成立后,所产的精制红茶,曾长期作为国家出口创汇重点产品,远销亚、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昌宁龙润茶业有限公司内,一群几乎纯用木料建盖起来的老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当年昌宁茶厂建厂时,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建造的,是现在还在使用的一座茶库房。库房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每个库房最多能存放4吨~5吨的茶产品,整座库房每年可储存茶产品1500吨,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已不知存放过多少吨的国粹"滇红"!

  "滇红",特指云南种植、加工、生产的红茶,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等中国名茶齐名,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作为特供中央的"国茶",赠送给来访的外国贵宾和国际友人。早在1938年,昌宁就是"滇红"的重点产区。

  时至今日,这座"文物级"茶叶仓库依然完好无损地服着役。每年,都会有很多的茶叶带着历史的香味从这里出发,走向国内外的大市场。徐文军,是土生土长的昌宁人,18岁那年接过父母的"接力棒",成为一名制茶工人,现在是昌宁龙润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每天都在与国内最先进的普洱茶和CTC红碎茶生产线打交道,按照最标准的茶叶生产加工流程,指挥全厂职工生产加工最好的普洱茶和红碎茶。徐文军颇为自豪的是,这些刚走下生产线的红茶,或许短短几天后,就会出现在缅甸、泰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的市场上。

2022-05-03 14:40: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