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杀熟”上热搜!客服回应“杀熟”是因为优惠券发放各人不同!
最近瑞幸咖啡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不过可不是因为新品多好喝,而是被网友骂上热搜 ——“杀熟”! 江苏南京的朱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和同事点同款咖啡,他花 13.9 元,同事小号一刷只要 9 块 9,整整差了 6 块钱!更离谱的是,朱先生还斥巨资买了 “咖啡自由卡”,本以为能实现咖啡自由,结果每次都比同事贵个一两块,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直呼 “大冤种竟是我自己”!
朱先生仔细一对比,发现瑞幸的价格简直像开盲盒。就拿 “大西瓜生椰冷萃” 来说,有人能 10.9 元拿下,有人却要花 16.8 元。这差距,妥妥的 “大数据杀熟” 实锤啊!面对质疑,瑞幸店员两手一摊:“系统推的优惠券不一样,我们也没辙。” 客服更是轻飘飘一句 “发放人群不同” 就想糊弄过去,至于 “咖啡自由卡” 越用越贵的情况,他们解释说其他优惠券力度更大。这话听着,多少有点把消费者当冤大头的意思了。
这事儿一出,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倒苦水。有人吐槽:“瑞幸库迪,现在都在悄悄的涨价。而且,以前可以去冰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都不能做去冰了。” 还有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从来都是美团或者抖音上买瑞幸,他们自己 app 一般会贵一点。” 更有网友给出 “反杀” 攻略:“贵就取消订单,过几分钟再买。如果依然这么贵就不喝,不要惯着它!”
“最讨厌杀熟,明明我这么支持它了还贵,呸!”“大数据的魅力,只要是卖的好的,越卖越贵。而且经常点一家店价格也会增加。我之前在公司楼下那家后面价格就贵了,但是切换成其他的马上又便宜了。” 从这些评论就能看出,被瑞幸 “背刺” 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人委屈地说:“我用券 9.9 下单拿铁,结果旁边的 3.9 买入。” 还有网友哭笑不得:“真的是这样,我两个微信买同款价格都不一样。”
其实,商家搞优惠券、玩价格差异,大家都能理解。毕竟新客优惠、老客回馈,是常见的营销手段。但瑞幸这波操作,把 “区别对待” 玩得明明白白,老用户花着冤枉钱,新用户却享受着骨折价,这谁能忍?而且,买了会员还比非会员贵,这不就是在割忠实用户的韭菜吗?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句,“大数据杀熟” 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消费习惯、浏览记录、购买频率,都成了商家手中的 “秘密武器”。打开外卖软件,常点的店铺价格突然变高;订酒店机票,越看越贵…… 这些看似巧合的背后,都是算法在偷偷作祟。商家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 “高忠诚度用户”,再通过价格歧视来最大化利润。他们觉得,反正你离不开我,多花点钱也愿意。可他们忘了,消费者的信任一旦被辜负,再想挽回可就难了。
对于瑞幸来说,靠着高性价比、疯狂营销,从 “咖啡界小透明” 逆袭成 “国民咖啡”,本是一手好牌。如今却因为 “杀熟” 被骂上热搜,实在得不偿失。消费者选择瑞幸,图的就是实惠、方便,如果连这份信任都要透支,那流失的可就不只是几个老用户了。
咱作为消费者,也不能坐以待毙。遇到 “杀熟” 情况,一定要勇敢维权。多对比价格、保留证据,该投诉投诉,该曝光曝光。同时,也希望商家们能明白,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靠套路或许能一时获利,但只有把消费者当回事,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