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被 “崩铁” 干倒闭?高销量≠高利润,加盟商血亏?
最近,一张 “古茗门店设备被清空” 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引起了大量讨论,配文直指 “第一家被崩铁联动干倒闭的古茗”。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吃起了大瓜:“联名活动太火把店搞垮了?”“古茗要步沪上阿姨后尘?”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看似魔幻的 “流量惨案” 是怎么造成的。
4 月 18 日,古茗与《崩坏:星穹铁道》的联名活动正式启动,瞬间点燃二次元圈。网友晒出的截图显示,小程序排队人数突破 120 万,多地门店联名套餐开售即售罄,甚至有玩家为了周边在门店外排起长队。更夸张的是,联名徽章内含 NFC 芯片,手机触碰就能触发游戏彩蛋,这种 “科技 + 情怀” 的玩法直接把收藏价值拉满。
然而,火爆背后暗藏危机。活动首日,古茗小程序因流量过大崩溃,部分用户被强制退出后需重新排队。有网友吐槽:“排了三小时队,结果系统崩了,奶茶没喝到,周边也没抢到。” 这种 “饥饿营销” 虽然制造了话题,但也让消费者怨声载道。
据该网友在平台的内容显示,某学校附近的古茗门店在联动期间突然关闭,设备被清空。疑似店主回应称,活动期间销售额达 10 万元,但实际收款仅 6.5 万元(扣除优惠券、团购等折扣),扣除 55% 的毛利后净利润不足支付租金和运营成本,最终选择闭店。这看似荒诞的 “爆单倒闭” 背后,是新茶饮行业的残酷现实。有网友疑惑到“为啥卖10万元,实际收款怎么只有6.5万?毛利只有55%吗?”疑似店主的网友回应“优惠券,团购各种,没有为什么”。
由此可见加盟商的成本黑洞不容忽视。首年启动资金 23.3 万元起,包含品牌合作费、运营服务费等多项费用,且设备、装修、原材料等成本需额外承担。外卖平台抽成高达 20%-30%,再加上优惠券、满减活动,实际利润被大幅压缩。联名活动需要定制杯子、包装、周边,这些费用全部由加盟商承担。有加盟商透露,仅联名包装成本就比普通包装高出 30%。
行业内卷加剧也是重要原因。2024 年新茶饮市场增速放缓至 12.4%,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古茗虽保持 14.5% 的营收增长,但单店 GMV 同比下降 4.3%,日均售出杯数减少 8%。更致命的是,茶饮品牌扎堆联名,消费者对同质化活动的热情逐渐减退。有网友直言:“联名款喝多了,感觉都一个味。”
古茗并非第一个因联名 “翻车” 的品牌。2022 年,沪上阿姨与《光与夜之恋》联名时,因员工私售周边、辱骂玩家导致合作终止;2023 年,喜茶与景德镇陶瓷博物馆联名推出 “佛喜茶拿铁”,因宗教元素争议被约谈下架。这些案例揭示了联名营销的三大风险:供应链失控、品牌形象受损、法律风险。
面对联名热潮,消费者逐渐清醒。有网友表示:“以前为了周边买奶茶,现在发现周边溢价太高,不如直接买正版。” 更有玩家发起 “反联名” 行动,呼吁品牌专注产品品质。理性看待联名很重要。联名款价格通常比普通款高 3-5 元,加上周边溢价,实际性价比可能更低。如果不是 IP 忠实粉丝,没必要为了 “打卡” 盲目消费。联名款的核心是饮品,而非包装。若口感不佳,再漂亮的周边也无意义。
古茗的 “爆单倒闭” 事件,本质是新茶饮行业畸形发展的缩影。联名营销虽能带来短期流量,但无法掩盖产品同质化、加盟商生存压力大等核心问题。消费者需要的是一杯好喝的奶茶,而非仅仅是一个好看的周边;品牌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非饮鸩止渴的流量狂欢。
在这场流量游戏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回归产品本质,建立健康的行业生态,才能让茶饮品牌走得更远。下次看到联名活动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杯奶茶,真的值得我排队三小时吗?”
相关文章
- 碧螺春喝起来为何是苦味?三万昌的碧螺春正宗吗
- 益禾堂薄荷柠檬茶爆火引争议:这届年轻人的「清凉密码」被拿捏了?
- 古茗被 “崩铁” 干倒闭?高销量≠高利润,加盟商血亏?
- 骑手不慎损坏奶茶,消费者要求商家赔偿?网友犀利点评:商家经济实力雄厚,而骑手处境艰难!
- 救命!这杯奶茶让我失眠到凌晨三点!霸王茶姬上新,网友:入口比命苦?
- 救命!在星巴克点单像做阅读理解,我和店员都懵了!
- 网友吐槽蜜雪冰城处理纠纷不公:员工被骂还要先道歉?
- 瑞幸偷偷涨价?9.9 元咖啡要消失了?打工人哭晕在工位!
- #古茗店员最崩溃的一天 #上热搜!百万玩家抢购联名奶茶,冰沙机炸了!
- 瑞幸凤梨美式翻车了?网友:这味道像消毒水!但有人却喝到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