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 "来财" 梗爆火全网!冰雹冰块变流量密码
最近,“瑞幸提着桶边跑边喊 来财 来财”这一梗冲上了微博热搜,配合着视频里冰雹落水的背景。这波操作直接让瑞幸单日搜索量暴涨 300%,甚至有网友戏称:“瑞幸这是要把冰雹当冰块用,省下的成本直接‘来财’了!”
事情起源于 4 月 10 日北京突降的一场冰雹。有博主在微博发布了一段冰雹视频,配文 “瑞幸提着桶边跑边喊 来财 来财”,原本只是调侃天气恶劣,没想到评论区瞬间不淡定了:“瑞幸这是要采冰雹做冰美式啊!”“建议瑞幸推出‘冰雹拿铁’,自带降温特效还能省成本!” 更绝的是,有网友翻出瑞幸 “半杯冰” 的老梗,把冰雹和冰块强行关联:“瑞幸一杯咖啡半杯冰,现在连冰块都直接从天上掉下来了,这波‘来财’实锤了!”
这波玩梗热潮中,网友的创造力彻底被激发。谐音梗大赛里,“冰雹来了,瑞幸来采,财源滚滚来!”“瑞幸这波是‘冰临城下,财气冲天’!” 等金句频出。网友脑洞更是大开:“瑞幸 × 气象部门联名,推出‘冰雹预警拿铁’!”“建议瑞幸和农夫山泉合作,推出‘冰雹矿泉水’!” 连物理知识都被搬出来科普:“科普一下,冰雹的主要成分是冰,瑞幸的冰块是淡水冰,两者成分不同哦~” 不过也有网友提醒:“瑞幸要是真用冰雹做冰,可能会涉嫌食品安全问题,大家玩梗归玩梗,别当真!”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的流量密码不仅在于热点捕捉,更在于将产品争议转化为品牌价值。“半杯冰” 的争议由来已久,曾因冰块多被南都湾财社报道,但瑞幸通过推出 “去冰版” 产品,既满足用户需求,又强化了 “品质保证” 的卖点。这种将争议转化为价值的能力,让品牌始终保持在用户视野中。有网友调侃:“瑞幸的冰块是流量密码,建议出‘全冰版’咖啡!”
事实上,瑞幸的营销哲学早已超越传统广告模式。其私域流量运营堪称教科书级,通过企业微信 “首席福利官 lucky” 人设,每天在朋友圈推送优惠信息,同时引导用户关注视频号参与抽奖,甚至发起好友裂变活动。这种 “渗透式营销” 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转化,而 “来财梗” 的爆火正是这种策略的延伸 —— 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连接用户情感,将品牌信息自然融入生活场景。
更有意思的是,这波玩梗热潮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写照。网友的评论堪称 “当代年轻人的玩梗哲学”:“瑞幸这波是把天灾玩成了人祸,佩服!”“建议瑞幸推出‘冰雹拿铁’,喝一口就能‘冰临城下,财气冲天’!”“瑞幸员工:提桶采冰雹是吧?这班是一天也上不下去了!” 这种自嘲式的调侃,恰好与瑞幸 “接地气” 的品牌形象形成共振。
从 “酱香拿铁” 到 “来财梗”,瑞幸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品牌需要的不是 “完美无缺”,而是 “有趣有梗”。这次 “来财梗” 的爆火,既是网友集体创作的胜利,也是瑞幸 “流量密码” 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毕竟在这个 “万物皆可玩梗” 的时代,能让用户笑出声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赢家。
2025-04-12 17: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