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员工大吐苦水:高压工作下的坚守与挣扎
最近,星巴克员工们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吐槽热潮,种种工作压力让大家苦不堪言。有员工爆料,星巴克中国开始全面严查监控,一系列严苛规定让店内员工倍感压力。
从工作规范来看,“不能带手机,不能倚靠吧台,吧台里不能超过 2 个人,即便在高峰期也只能 2 人坚守”,这些要求旨在维持店内秩序与形象。但在实际运营中,特别是在门店高峰时段,客流量大,订单如潮水般涌来,仅 2 名员工在吧台内,既要兼顾制作饮品,又要服务进店顾客,实在捉襟见肘。比如,在早上通勤高峰时段,店内挤满了赶时间的上班族,大家都着急买咖啡带走,此时 2 名员工要快速完成点单、制作、出餐流程,还要应对各种特殊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顾客不满。
先锋岗迎客的规定,即便是在忙碌时刻,也要求外面必须有一个员工专门负责迎接顾客。这一初衷或许是为了提升顾客进店体验,可在订单积压、人手紧张时,无疑增加了员工负担。员工们常常在制作饮品、打包外卖、服务堂食顾客之间忙得团团转,还要分出精力去先锋岗迎客,很多时候只能匆匆应付,难以真正做到热情周到。
而且,拿铁每杯都要拉花,还要画杯,同时还得保持出饮速度。星巴克向来以高品质饮品和专业咖啡技艺为卖点,拉花与画杯能为饮品增添美感与独特性,提升顾客满意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当外卖员疯狂催出餐,店里客人也在焦急等待时,员工们陷入两难。既要保证拉花和画杯的精美,又要快速出餐,这对员工的技艺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考验。比如在周末下午,店内订单量激增,外卖订单一个接一个,员工们在紧张氛围下,很难同时兼顾饮品的质量与速度,稍有失误就可能面临顾客差评。
对此也有网友觉得如此规定星巴克员工过于辛苦,只要服务质量在线,适当的放松员工压力也是正常的,有网友也说到:“很无语,作为客人来说,并不希望店员被压榨得这么厉害。玩玩手机、累了就坐一会,有什么所谓?整这些有的没的,跟我们有啥关系。”
销售任务更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每单都要促销 68 元会员卡,甄选店还得额外促销 SOE 豆,此外,还有粽子和月饼等季节性产品的销售任务。对于员工来说,销售并非易事。在顾客排队等待、着急取餐时,强行推销会员卡或其他产品,很容易引起顾客反感。但如果不完成销售任务,又可能面临绩效压力。有网友也评论道:“我极少点单 内向难以胜任推销的工作 其实店员也烦 店长也烦 卖的东西都是有kpi的 完不成要被区经理骂,区经理还要被上面的人骂”。全职员工面临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身心俱疲。
星巴克这些规定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保证服务质量与增加营收。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应该多考虑一下一线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呢?在追求业绩与品牌标准时,也需要给员工们一些喘息空间,合理优化工作流程与任务分配,如此才能让员工们在高压下更好地坚守岗位,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而不是在重压之下苦不堪言,甚至可能影响员工的稳定性与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