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苹果咖啡下架:肯德基“趁虚而入”接盘
肯德基与瑞幸的这场 “苹果咖啡争夺战”,堪称 2025 年开年最具戏剧性的商战案例。事件起源于瑞幸 3 月 20 日宣布苹果 C 美式下架,引发粉丝集体 “失恋”,甚至在社交媒体发起 “还我苹果 C” 话题。正当消费者沉浸在怀旧情绪中时,肯德基 K COFFEE 于 3 月 28 日突然推出 “苹果气泡美式”,并在宣传中打出 “好苹果,不说再见” 的标语,直接承接瑞幸的下架流量。这种 “精准狙击” 的操作,被网友调侃为 “商战版捡漏王”。
肯德基的 “苹果气泡美式” 在配方上与瑞幸苹果 C 美式高度相似,均采用苹果风味糖浆与美式咖啡的组合。但在细节上进行了差异化改良:加入碳酸气泡提升口感层次,主打 “清爽解渴” 概念;单杯售价 12 元,低于瑞幸苹果 C 美式的 15 元,配合 “第二杯半价” 活动进一步降低消费门槛。并且与肯德基炸鸡套餐捆绑销售,打造 “咖啡配炸鸡” 的新消费场景。
肯德基的宣传文案堪称 “扎心文学”:海报上的 “有些人走了,有些苹果还在” 直指瑞幸下架行为,引发消费者对 “失去感” 的共情。并且限量发售 “苹果气泡美式” 周边杯套,诱导消费者打卡晒单。
社交媒体数据显示,事件发酵期间,肯德基 “苹果气泡美式” 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5 亿次,
瑞幸苹果 C 美式下架后,K COFFEE 相关搜索量激增 300%;第三方调研显示,18-25 岁消费者中,23% 表示会因肯德基新品放弃等待瑞幸复活产品。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已进入饱和期,头部品牌市占率固化(瑞幸 28%、星巴克 22%、肯德基 15%)。肯德基选择在瑞幸产品空窗期切入,本质是对细分品类(果咖)的争夺。数据显示,果咖品类年增长率达 45%,远超传统咖啡的 12%。
肯德基母公司百胜中国 2024 年财报显示,咖啡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 18%,计划 2025 年将 K COFFEE 门店数从 723 家扩展至 1300 家。此次 “苹果气泡美式” 的推出,正是其 “咖啡 + 快餐” 协同战略的重要落子。
面对肯德基的攻势,瑞幸采取 “冷处理” 策略,并未直接回应肯德基,而是通过 “苹果 C 美式返场投票” 活动转移舆论焦点。加速布局 “酱香拿铁 2.0” 等新品,试图用更大的流量覆盖危机。
这场 “苹果咖啡商战”,既是品牌间的流量博弈,也是消费市场情绪化、碎片化的缩影。当产品创新陷入同质化困局,情绪价值和话题制造能力,正在成为破局的关键。而消费者,永远是这场剧目中最清醒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