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

发表于:2025-04-04 作者:xedita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4月04日最后更新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近日,喜茶全国推广的西藏限定新品 "牦牛乳恰安莫" 陷入舆论漩涡。有消费者反映,该饮品存在冰块占比过高问题,即使选择 "少少冰" 选项,融化后实际液体量仍不足杯体三分之二,被戏称为 "三分之一的钱买了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4月04日最后更新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

近日,喜茶全国推广的西藏限定新品 "牦牛乳恰安莫" 陷入舆论漩涡。消费者反映,该饮品存在冰块占比过高问题,即使选择 "少少冰" 选项,融化后实际液体量仍不足杯体三分之二,被戏称为 "三分之一的钱买了空气和冰"。这一现象引发公众对茶饮行业冰量标准的广泛讨论。

 

广东消费者周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她购买的 25 元饮品中,冰块占据杯体近半,杯壁凝结的水珠与密集堆积的冰块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店员解释 "含青稞需维持口感",但实测显示去冰后液体量骤减,与消费者对 "少冰" 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

 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

有网友通过称量发现,23 / 杯的饮品中冰块重量占比超过 30%。即使选择系统推荐的 "少少冰",冰块仍占据杯体显著空间。融化后液体仅覆盖杯身底部三分之一区域,顶部空出大量空间,被质疑 "买冰送奶茶"

 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

面对争议,喜茶天津南开大悦城店负责人回应称,门店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范,"少少冰" 选项的实际冰量不可能达到杯体二分之一。品牌方强调设有出品复核机制,并承诺 "如遇口感或分量问题可立即重做"。不过,这一解释未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疑虑,部分用户指出不同门店执行标准存在差异。

 

喜茶事件中,冰块占比超三成的现象在行业内并非个案。红星新闻 2023 年实测显示,某当红品牌 500ml 饮品冰块体积占比达 16%,而另一品牌 "少冰" 模式下冰块高度反超常规冰量。瑞幸咖啡也曾因 "2/3 杯冰块" 遭质疑,尽管后续承诺优化流程,但消费者对 "去冰自由" 的呼声始终未止。有业内人士透露,冰块成本仅为饮品总成本的 5%-8%,却成为平衡口感与成本的 "隐形砝码"

 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也有显示冰块过量并非个案。早在 2023 年,就有消费者投诉喜茶饮品 "一半都是冰",近期更有多起类似投诉,涉及金额从 26 元至 29 元不等。部分消费者质疑品牌 "用冰块稀释成本",要求退款并依据食品安全法赔偿。

 

此次事件折射出茶饮行业普遍存在的冰量争议。冰块不仅影响饮品口感,更涉及消费者权益认知。有业内人士指出,冰量控制需兼顾饮品稳定性与风味呈现,例如含谷物或果肉的饮品确实需要一定冰量维持形态。但消费者显然更期待透明化的选择空间,而非被预设的 "行业标准"

 喜茶被吐槽“一杯奶茶半杯冰”?消费者为何总为冰块买单?

专家建议,品牌可通过增加冰量调节选项(如 "去冰"" 微冰 ""正常冰")、标注实际液体容量等方式提升透明度。对于地域特色饮品,更需提前与消费者做好沟通,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误解。

 

作为首次推向全国的西藏限定产品,"牦牛乳恰安莫" 承载着品牌创新探索的期望。然而,消费者对冰量的敏感提醒企业:任何产品创新都需以尊重用户体验为前提。在标准化流程与个性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才是化解 "冰量门" 的关键所在。毕竟,当消费者质疑 "花钱买冰" 时,损失的不仅是一杯饮品的利润,更是品牌长期积累的信任。

2025-04-03 16:27: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