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实现三个新突破
时值油茶收获时节,放眼赣鄱大地,油茶林长势良好,油茶籽挂满枝头,油茶香飘山野,农民喜上眉梢。
作为我国油茶的主产区,江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长期居全国前列。然而,近年来,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在实现突破的同时,仍存在不少困惑,实现新的跨越,还需深挖潜力,爬坡过坎。
喜:产业发展实现三个突破
用油茶做原料生产的茶油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出口形势很好,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国家油茶项目的带动下,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重点从抓造林数量转向提高造林数量与提升质量效益并举,油茶项目已成为我省每年造林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项目,每年中央和省级直接投资和整合资金近3亿元,并吸引了逾4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目前,油茶产业已成为我省最具优势的林业特色产业,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全省现有高产油茶林面积突破300万亩,茶油年产量突破10万吨,油茶年产值突破130亿元。
实现这三大突破,资金、种苗、科技和品牌是四大支撑。我省设立了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几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规范油茶采穗圃和油茶苗木定点生产管理,加强油茶项目造林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标准。长期开展送油茶科技下乡活动,并组建油茶科技服务咨询专家、特派员、指导员队伍。青龙高科的"润心山茶油"、江西绿海的"绿海茶油"等产品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认证,在国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春源、青龙、恩泉等企业相继开发出了化妆、洗涤、药用等茶油产品。
忧:产业做大做强制约不少
虽然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从总体上看,发展速度与质量还不是十分协调,经营管理的机制和模式还需创新,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困惑还不少--
重造轻管现象普遍。油茶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后期大面积管理,如抚育、修剪,特别是采摘,短期内需要集中大量劳力。据统计,全省大多数油茶没有进行修剪或没有规范科学修剪,在水肥管理上,随意性大,对产量的影响不小。
低产林地的利用和改造未受到应有重视。目前,我省有1000万亩左右的低产油茶林,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大多数还是粗放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未经低改的平均亩产茶油一般在5公斤左右,只有高产油茶平均水平的10%左右。
基础科研薄弱,良种良法创新缓慢。目前我省推广使用的优良无性系品种,还是选优的品种,杂交优化、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新一代品种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生产中推广使用还有待时日。同时,油茶技术服务体系还显薄弱,县乡林业科技队伍老化严重,技术指导能力不强,技术与林农的"最后一公里"还不畅通。
油茶加工低水平重复严重。据统计,全省目前共有油茶加工企业300多家,但有QS质量认证的不到50家;牌子很多,但知名品牌不多;全省油茶加工企业茶油年产能可达20万多吨,但有加工许可的企业年实际加工的茶油只有2万多吨。
盼:力求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根据《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2100万亩,年产茶油60万吨,实现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350亿元。这意味着,油茶产业发展三项主要指标,均要在现有水平上实现大的跨越,迈上新的台阶。
基于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我省当从以下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力求油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大科研创新和管护力度。从种苗、种植到加工,对油茶产业各个环节加强科研创新,特别是选择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油茶品种进行杂交研究。同时,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强化油茶管护工作,提高油茶的产出水平、经济效益。
坚持"两条腿"走路,新造和低改同步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既要多种植高产油茶林,提高新造林的产量,又要抓紧制订并落实低产林改造计划,提高原有低产油茶林的产量。
加强市场开发,严格质量监管。搞好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茶油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衍生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严格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严肃查处不按国家标准生产的行为,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优的不法行为;加强质量体系建设,让江西油茶产品走向国际。
油茶,一个古老的树种,一个传统的产业。我们期待着,江西油茶产业扬长避短,振翅高飞,再创辉煌!
2022-05-03 14: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