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贵州石阡苔茶的文化符号

发表于:2025-01-10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10日最后更新贵州石阡苔茶的文化符号<,茶香在石阡大地飘逸了千百年,这是春天送给石阡的神秘符号。作为全国古老茶区之一的石阡,苔茶一直是众品种中的一支奇葩。尽管"养在深闺",但仍有众多文字记载。汉代杨雄著《方言》、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乐史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10日最后更新贵州石阡苔茶的文化符号。

  茶香在石阡大地飘逸了千百年,这是春天送给石阡的神秘符号。

  作为全国古老茶区之一的石阡,苔茶一直是众品种中的一支奇葩。尽管"养在深闺",但仍有众多文字记载。汉代杨雄著《方言》、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志》以及现代茶圣吴觉农的著作等历代史书、方志都从不同侧面记载和描述了石阡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

  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即是今天的石阡县。清朝乾隆年间,石阡县坪山乡的茶叶纳贡进入清皇室,得到皇帝及大臣们的交口赞誉,将此茶列为每年纳贡的必备之贡品,因此石阡坪山乃有了"贡茶之乡"的美誉。据1940年《杨大恩乡土教材辑要》记载:"民国二十五年贵阳开全省展销会,石阡茶获优质奖章"。另据早期的《贵州日报》载,"贵州茶味之美,则以石阡为巨擎焉,近年商会主席龙尧夫改良装璜,石阡茶大有畅销全国之势矣。"

  ……

  如此种种,都铭记着石阡苔茶的身影和文化符号。

  石阡茶文化的特性

  西汉时期曾有关于饮茶的记载:"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在石阡人的生活习惯里,"油盐柴米酱醋茶"中茶也成为家家必备的生活材料,所以有朋自远方来,茶是最好的酒水。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平时宾客光临,都是男主人陪坐聊天,女主人煮茶下厨。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都将茶当作他们的精神家园,而茶在远天远地的石阡百姓心中却是连接情谊的一座无形之桥。

  在石阡乡村,随便走进一农户家就可寻觅到火塘和茶罐的身影,许多人家的一个茶罐要传承数十年甚至几代人。村村寨寨、男男女女都有种茶、喝茶的习惯,可谓是田边土角茶树起舞,家家户户苔茶飘香。茶与世世代代的石阡人接下了深厚的情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阡茶灯正是根植于此。

  石阡茶灯是源于生活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在贵州省绝无仅有,在全国艺苑中至今也没见过,近些年越演越红火。

  石阡茶灯是一种民间戏曲形式,曾把它视为贵州东路花灯的重要支系,在石阡繁衍生息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活跃在春节元宵期间。以"采茶"、"制茶"为主题,兼以反映旧社会各阶层人物渴望自由、追求社会快速发展的开放心理,综合佛道民间信仰,以及由此所衍生的仪式、工艺、表演技巧、念诵、唱腔等行为方式,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及独特的人类学价值。

  石阡茶灯与石阡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过去的石阡是靠 "茶叶、桐子、乌桕"等土特产为主要经济支柱。其中"茶"最为突出。石阡茶灯正是根植于这样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之中。据史料记载,远在唐、宋时期,石阡就有种茶、制茶的历史,并被朝廷所选用,素有贡茶之乡的称誉。到明朝,种茶、制茶、饮茶在全县境内已普及规模。相传,石阡茶叶被朝廷所用以后,民间制茶艺人为推出更多的贡茶,欲求在全县境内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并为之庆贺,民间杨氏艺人把采茶、制茶与花灯文化和社会现状紧密结合演绎为一种民间灯艺表演形式,由此,"石阡茶灯"就应运而生了。

  由于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并渗透到红白喜事中。茶与老百姓的生活是唇齿相依了。

  "茶房"旧时称在旅馆、茶馆、轮船、火车、剧场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而石阡民间的茶房是逢红白喜事主人设的茶房,茶房顾名思义是专管整场事务的茶事。在石阡,若逢红白喜事,每家都设有礼房、厨房、酒房、茶房,俗称"四大房"。

  数片小小的茶叶和一杯热气腾腾的山泉水怎么能打通阴与阳、天与地、人与神最终实现神秘的沟通呢?不妨到黔东石阡民间寻找答案。我国以茶为祭,最早文字记载见南朝梁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在石阡城乡,茶叶是千百年来各民族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品。

  如今,石阡的一些百姓还保存陈放少许清明茶的习惯,他们将茶叶藏在家中隐蔽和干净的地方,以备急需之用。一旦家人或邻居患了感冒发烧或肠胃疾病,就熬煮茶水加盐,服用其水。许多乡村医生还把茶叶作为药引。更有甚者,纯粹的土医在净茶中焚烧了纸钱,让人喝下,认为作过法事的净茶有康复身体、平安顺利之功效。正应验了宋代王安石所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石阡茶文化的深深印痕

  茶叶巷位于石阡县城古城墙外,巷子宽不足2米,长也不过40米,如今青石板仍在、茶叶巷仍在,只是繁华不在。茶叶巷是伴随着茶叶的交易自然兴起的,距今有三四百年历史。解放前,每逢赶场天,来自本县地印、尧寨,坪山等地的茶农、茶叶贩子,以及比邻的思南、岑巩、镇远等地的茶商都会云集于此,人们在此以茶易盐,以茶换钱……巷子两边吊脚楼传出的阵阵茶香和人声鼎沸恍若回荡耳畔。

  据了解,石阡的外销茶叶就是从茶叶巷出发,通过乌江水道,经沿河抵重庆进长江,一路漂洋过海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同时还通过挑夫从石阡到黔东南岑巩县出贵州到湖南常德,销往全国各地。据说石阡的茶叶在当时就有了自己的品牌、包装也非常精致,茶商们从茶农手里把茶叶收购过来后,通过挑选,并用印有独特标识的盒子包装好后才出售。

  相隔茶叶巷100多米处有一家茶馆,人们粗茶淡饭后,身着素衣涌向茶馆,一边品茶一边听人说书,说者好像明了天文地理,通晓古今,手击木鼓,驰骋在自己的江山里。这样的演绎当然是当时石阡人民最丰盛的精神食粮和视听盛宴了。

  石阡商人龙尧夫销售茶叶从最初的在湖南常德销售,发展到通过常德转至上海、北京、苏杭等地销售……1930年,龙尧夫开办的"鸿云茶庄"挂牌,其组织生产的精制茶屡获优等奖,每年畅销川、湘、粤、桂、鄂诸省达十余万斤。尤其是武汉分店的生意如日中天,可惜后来兵荒马乱,时势不济。之后,"鸿云茶庄"逐渐隐退市场,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石阡古驿道遍布,城郊大关口古驿道曾经是西出石阡去贵阳的通道,山间铃响马帮来,挑夫或马帮在这古道上奔忙……古道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能从石阶上留下的深深足印去感知岁月的沧桑。据史料记载:唐宋以来,石阡县城属一个茶马交易的中心。有:石阡-思南-重庆;石阡-余庆-贵阳;石阡-镇远-湖南等线路。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先人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由于茶马古道经济的繁兴,带动了历史上石阡茶产业发展。

  在石阡民间,广为流传两则关于茶的故事。

  道光九年,石阡人徐培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选御史,得到道光帝的大加赞赏,道光帝在皇宫单独召见了他。当他进入皇宫后,正准备给道光帝行礼请安时,道光帝却闻道了一股清醇的茶香迎面扑来,感到奇怪。于是急忙让徐培深免礼赐坐,追问原因。徐培深如实相告:我今年五十有二了,能考出这样的成绩,这与经常喝家乡南山茶(即石阡县五德镇东部的南岸山)有关。道光帝听到这里,心里痒痒的,便命人急忙去徐府取茶来品,还把他的爱臣穆彰阿、琦善和两侄子奕山、奕经召来共品。茶叶拿来后,徐培深给道光帝泡了一杯茶,茶泡好后,屋子里的茶香味更浓更醇,个个赞不绝口。道光帝往杯子里一看,只见绿液中带有几分淡黄,不由得脱口而出;"好茶,好黄茶"。当时就下旨把南山茶定为贡茶。从此以后,皇宫里还留传了这样一句话:"喝好茶,南山拿"。次年,徐培深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兼署兵科给事中。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名叫陈子贺的石阡人在皇宫担任光绪帝的老师,当时光绪食欲不振,脸色苍黄,声音沙哑,脸上常长着黑斑和青春痘,御医一时也没有办法。恰好当年陈子贺回老家探亲,发现乡亲常饮用石阡佛顶山上的野生藤茶,不但很少患病,而且个个精神饱满,面颊红润,陈子贺品尝此茶后口感舒服,于是灵机一动,回京时带了一包贡献给光绪饮用。光绪尝之,感觉别有风味,口感清爽,咽喉舒服,于是便作茶经常泡饮,不到半年,光绪不但脸上的黑斑和青春痘消失了,而且也感觉精神舒爽,身体强壮。为此,光绪皇帝便将该地藤茶御封"天子藤茶",从此藤茶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还流传海外,至今仍在南洋与东南亚各国中享有盛誉。

  石阡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这几年来,"石阡"两个字在诗人韩作荣、评论家陈福民、散文家郑荣来、评论家王山、作家薛燕平等的文章中频频出现,这和石阡的茶香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50年代,石阡茶叶得到了较快发展,茶园面积曾一度超过万亩,与湄潭一道成为贵州被国务院表彰的2个茶叶生产先进县。当时,周恩来总理还为出席表彰会的五德镇新华村亲笔题写了"茶叶生产、前途无量"的锦旗,鼓励该村继续抓好茶叶生产。

  石阡苔茶还被业界誉为"金不换"和"品牌中的品牌"及"国内金奖拿到手软"的品种。

  2007年1月,石阡县坪山乡的"贡茶一条街"开张,吸引了大批茶农进街卖茶。该乡"坪贯贡茶"曾扬名数百年。为了更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让茶农再造"贡茶"品牌,该乡打造"贡茶一条街"。其做法是先审核,对没有种茶经验和种茶技术的农户种出的茶叶拒绝上"贡茶一条街";对一些种茶大户乡政府主动上门请他们搬进"贡茶一条街",让他们传经送宝;对好的生产茶园地进行改造上规模、上档次,将茶叶留在"贡茶一条街"上进行集中销售,抱团出山。

  2009年,石阡获得"中国苔茶之乡"美誉,这是一种对当地意义非凡的文化符号和产业标志。但其更深层的价值在于:一种发源于石阡,辐射于黔湘渝鄂四省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数十县市,引种移植而恩泽于江浙闽诸省的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再次地受到国家级的认可和肯定,在国家级茶树品种标准库中上了"户口",成为骄傲的一员。造福于贵州乃至全中国的茶农,造福于广大的茶叶经营者和消费者。

  2010年,该县为了更加宣传石阡温泉及茶叶,"开展了"泉·茶"姑娘的评选,在相关活动中,"泉·茶"姑娘和乡土文艺人才就会上演美仑美奂的表演,充分展现石阡深厚而又独特的苔茶文化与温泉文化,演绎泉茶合壁的文化大餐。

  如今的石阡县城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它们显然已不只是民俗风情的载体,主导消费群是悠闲的平民阶层,也有西装革履的白领阶层。或聚会、或公务、或躲避、或交易都在这里发生。

  作为黔茶中的一匹黑马,石阡茶园面积从2002年的1万余亩迅速增加到现在的25万亩,建成投产茶园和半投产茶园近10万亩,年产量3000余吨,产值2亿多元。

  近年来,石阡以苔茶为主题的征文、征书法绘画、征集摄影等文艺活动不断。

  苔茶已牢牢扎根在石阡大地。

2022-05-03 14:25: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