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茶马古道与国保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奥丁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茶马古道与国保<,茶马古道涉及四川境内的成都、雅安、凉山、阿坝、甘孜等地,调查已发现了大量保存下来的遗迹。例如,...茶马古道涉及四川境内的成都、雅安、凉山、阿坝、甘孜等地,调查已发现了大量保存下来的遗迹。例如,宋时名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茶马古道与国保。 茶马古道涉及四川境内的成都、雅安、凉山、阿坝、甘孜等地,调查已发现了大量保存下来的遗迹。例如,...

茶马古道涉及四川境内的成都、雅安、凉山、阿坝、甘孜等地,调查已发现了大量保存下来的遗迹。例如,宋时名山茶马司隶属于成都"都大茶马司",负责名山县和百丈县"名山茶"筹集上缴事务。鼎盛时期,输出的茶叶占官方统筹茶叶半数以上。至今,在名山县新店镇长春村还保留有"拴马桩"、"饮马池"等地名。

  幽幽古道,马铃声声,茶叶飘香。唐宋时,茶马交易逐渐兴隆,茶马古道应运而生,川甘青道(岷山道)、川藏道、川滇道、滇藏道等庞大道路网络,成为重要商贸通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成都、雅安、凉山、阿坝、甘孜等地对茶马古道四川段作了专题调查。2010年底,茶马古道被省文物局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起,茶马古道迎来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把茶马古道作为重点保护的文化线路;国家文物局规划的大遗址保护"四线五片一圈"战略新格局内,茶马古道被列入其中。3月,省文物局相关人士专程前往北京,就茶马古道的调查与保护向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进行陈述。历经千年风雨的古道,这个春天拉开了新的序幕。

一个庞大的道路网络体系:"都大茶马司"标明"指挥中心""成都是茶马古道的'指挥中心',川藏线为'生命线'。"省社科院研究员段渝说。

史料载,两宋时,川茶年产量约3000万斤,占全国产茶量的57%-62%,其中大部分用于茶马互市。朝廷在成都设置"都大茶马司"总管全国茶马贸易,并在川内设24个买茶场;明清时,川茶大量从川藏道进入藏区,同时经拉萨转销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再转销西亚、西非等地区;清代经打箭炉 (今康定)输出的川茶每年达1400万斤以上……

3月1日在省社科院,记者见到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学书。这位考古学者与同事前不久和成都市文化局相关人士刚完成了《成都茶马古道专题调查报告》。

"茶马古道,是现代人根据历史上的茶马贸易所提出的概念。"徐学书告诉记者。四川是我国最早种植茶叶和开展茶叶贸易的地区,西汉蜀地普遍种植、销售商品茶,饮茶成为时尚。而与蜀地相连的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主食牛羊肉,需要饮茶消除油腻、清热去燥。蜀地先民,很早就有了茶叶民族地区交易。而到了唐末两宋时期,因战乱需要大量战马,茶马贸易便从民间转为了官方交易品种考证历史资料后,涉及茶马古道的都江堰市、邛崃市、蒲江县等地,近期对有关道路及沿线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四川到高原地区,茶马线路上有何发现呢?记者问道。

参与调查的成都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缪永舒告诉记者,"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至少实地发现了三条主干道":从都江堰市出发的岷山道;从邛崃市出发到雅安分路的川藏道、川滇道。"我们发现了多处保存下来的古道,有的为青石路面,有的铺着鹅卵石。"那些蜿蜒的山路,成为了古蜀茶马历史的最好见证。

在邛崃市平乐镇的骑龙山山脊上,普查队员发现一条古道,经考察为南路干道,是汉代起连通临邛-百丈驿-雅安-西藏的必经之路,当地民间俗称"官马道"、"马道子"。在绿草掩映下,他们见到约有1公里长的古道,一颗颗鹅卵石采用垂带式铺设法铺砌成鱼脊形,中央形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砌路面。最让人惊叹的是,道路沿途还保留有多处 "错车道"(停靠马车的地方),以及主道与支道的交叉"出入口"。

"像这样的道路还发现了许多。"缪永舒说。在都江堰市龙池镇发现的川甘青道一段,路面用自然山石铺成,有20米长,宽4米,路面上至今留有马帮的马蹄窝。

唐末五代战乱,前蜀王王建首先在雅州(今雅安)、维州(今汶川)、茂州(今茂县)、黎州(今汉源)等地进行大规模官方茶马贸易。徐学书告诉记者,在邛州就出现了专门对羌番部落进行贸易的"火番饼"(宋代称"西番茶"),每饼重40两,即砖茶的前身。

一片至今仍在的风景:古道遗迹勾勒千年茶马云烟
茶马古道涉及四川境内的成都、雅安、凉山、阿坝、甘孜等地,调查已发现了大量保存下来的遗迹。例如,宋时名山茶马司隶属于成都"都大茶马司",负责名山县和百丈县"名山茶"筹集上缴事务。鼎盛时期,输出的茶叶占官方统筹茶叶半数以上。至今,在名山县新店镇长春村还保留有"拴马桩"、"饮马池"等地名。
都江堰市灌口镇幸福路西街,与伏龙观隔江相望。穿过历史烟云,这里曾经是汉藏羌商贾货物交换的重要集市。沿都江堰西街西出,途经伏龙观、玉垒关、二王庙,沿岷江北岸西行,经紫坪铺、龙池、翻娘子岭至汶川干溪铺、映秀再到威州镇,"这段茶马古道上,有不少保存完好的遗物遗迹。"缪永舒说。
调查茶马古道,不仅寻路,还要寻找与茶马贸易相关的遗址、城镇、村落、茶园、驿站等。
临邛古镇,自秦设置临邛,2000多年来城址未变,布局基本保持历史格局。缪永舒认为,"临邛镇是川藏道西出成都的门户,蜀地通往滇、藏的要津。"同样,平乐镇也是川藏道的必经之地,镇境内保存有大量古茶园、古民居院落等。在平乐镇西芦沟内的古道,则是茶马古道的一条支道,沟内山谷狭窄,两岸修竹茂密,遮挡住春日的灿烂阳光。
文献记载,宋朝在名山县、百丈县等处设置买茶场,规定名山茶专用于博马,并定为永法。从神宗熙宁至孝宗淳熙时期,名山、百丈每年运至西北地区秦州、熙州、河州买马场易马的茶叶多达两万驮(每驮50公斤)。在百丈县调查发现大量唐代遗迹、遗址,在约600米范围内残存长约30米的城墙,以黄褐色沙土夯筑,墙内发现唐代砖瓦。由此,段渝分析认为,"雅安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地。"
记者采访来到位于名山县新店镇长春村,海拔700多米的茶马司旧址。这是一座朝南的建筑,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前殿已被撤除,残存大殿及左右厢房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
有意思的是,在雅安还发现了卖茶的茶号遗址、旧址。荥经县严道镇民主路的公兴茶号旧址可算是其中历史较早的一个。记者现场看到,建筑为三进四合院长方形布局,院内的天井也是晒茶的晒坝,天井四周的房屋是踏茶、沤堆、炕茶、拣茶、冲泡、编包(包装)用房,成品还有专门堆放的仓库。据说,这个茶号创办于明代,商标藏名"仁真杜吉",茶品在广大藏族地区长期享有很高声誉。因为主要销往藏区,雅安各茶号销售的茶品均有藏名。

一条急需保护的文化线路:构建茶马古道经济文化走廊

在不少专家眼里,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是联系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的纽带,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国家文物局曾建议四川、云南、西藏联合成立茶马古道保护协调机构。
新世纪,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更加重视,茶马古道得到了更多关注,保护茶马古道的呼声渐高。早在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收到《关于重视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案》,提案建议,面对日益沉重的压力和不容错过的机遇,保护茶马古道应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大课题。
2009年底,四川省文物局召开了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讨会,建议相关市州作好沿线文物遗迹的调查。去年6月,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首次启动了国家层面对于茶马古道的保护。
然而,保护茶马古道的道路还很漫长。段渝认为,"道路是文明的载体,保护茶马古道除要保护道路、驿站、茶号等载体外,更应该把承载的文明挖掘出来。"比如,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都大茶马司",其遗址到底在成都什么地方,能否发掘修复?又如泸定,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其遗迹也需要发掘,再还原历史。"
段渝参加了去年的普洱论坛,感受颇深:四川在茶马古道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对茶马古道的认识和保护却相对滞后,"没有相关的深入研究,谈不上保护发展与成果转化。"令人欣喜的是,四川已经在加快脚步。
成都市考古队与邛崃市文物局联合对骑龙山上的古道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汉代钱币、唐宋时期陶瓷片等,发现了汉代、唐宋、明清时期路面地层,为研究茶马古道的历史沿革、路面使用情况提供了实物依据。缪永舒说,成都市文物局还将请相关专家对茶马古道制定保护规划,加大对茶马古道的保护与修缮……
而徐学书他们正在为茶马古道新撰的保护发展研究报告中,建议"构建茶马古道经济文化走廊",把古道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和谐、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专家们与有关部门思路不谋而合。"文物保护要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让百姓从文物保护中得到实惠。"省文物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茶马古道也应该成为文化惠民的大项目,通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022-05-04 18:52: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