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时尚
言多必有失,戏长必穿帮。这些"专家"们居然把"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这些化合物通通说成是"天然营养元素",相信门捷列夫的在天之灵肯定不会同意这种胡说八道的:只要上过高一的人都知道化合物和元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现时下的国人喜欢追风,一追风就流行,一流行就成时尚,一成时尚就难免要"翻案",一如文革时期最怕说自己出身于"剥削阶级",现在而今眼目下却忿忿于别人竟敢把自己看成工农子弟。一经发了财各路人等便来攀龙附凤套家谱,这人间时尚喜剧的种种,普洱茶都毫无例外地赶上了。
普洱是一个在昆明西南方向300多公里,思茅北边约60公里的小县城,紧*着北回归线,较高的海拔、酸性的土壤和温带湿热的气候,很适宜茶的种植。苦于经济和文化的贫穷,当地一直采用比较落后的工艺,以黑茶、晒青和红茶的副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极为普通的大叶青茶,又叫普洱散茶,可以想见,这种茶的品相是很差的。将普洱散茶经过蒸制、压模后,因模子形状的不同,可以有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和心形的"普洱紧茶",当年因这类茶价廉物美而在省内小有名气。这些形状各异的茶都归于"黑茶类",叶子粗糙也未精心择去叶梗,甚至还有少量不明成分混迹其间,用茶叶行档的话来说是一种粗茶,难登大雅之堂。如果你去过糖厂并看见第一道轧出来的原糖浆,估计你对糖的洁白就不会那么有底了--不断翻滚地冒着浑浊泡沫的糖浆里混有草根、纸屑等各种杂质,乃至牲畜的排泄物!基于同样的原理,你最好不要去看压制普洱茶的过程,反正你喝普洱茶时,一定不要忘了洗两遍再喝,其实喝任何茶都要洗一次或以上,不要相信什么"茶艺师"说的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地那一套,洗茶不为什么,就为了干净点儿。
最早最常喝普洱茶的是藏族同胞,游牧民族主食肉类,民谚道:"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普洱茶就这么被人们喝着,主要还是没有什么钱的人喝着,平平静静地喝了几百年。到了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国的今天,就有"专家"发话了,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新鲜的茶叶中除却水分还含有20-25%的物质(原文使用了'干物质'这样的词汇,我怕亵渎科学没敢直接转录),这些物质中含有极为丰富的天然营养元素,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色素、脂肪酸等。""专家"们特别指出:"在这些营养元素中,茶多酚是最重要的。茶多酚是自然界中最强有力的抗氧化剂之一,实验证明:(普洱茶所含的)10微克/毫升的茶多酚的作用可以相当于200微克/毫升维生素E的作用",普洱茶通过自身的发酵使原来的生茶逐渐转换为熟茶,从而不断地增加着各种有效成分。总之,普洱茶了不得、不得了的好。遗憾的是,茶叶的成分无论多复杂终归是有限的,即使不经过堆闷工序完全*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最多5~8年就完成了自然转熟的进程,这时也就完全停止了发酵。于是"专家"们便牢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地"发现和扩大"普洱茶的各种神奇功效,从最早的可以减肥、降血脂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等",几乎一切可以使人百毒不侵长命百岁的功能,即使是顶级保健品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功效了。就这样,经过"专家"们翻来覆去地造神话,一个原料混杂、工艺落后,原产于小小普洱县城的土茶、粗茶,经过炒作哄抬,竟然身价百倍,奇货可居,一跃而成为时尚新宠,茶被捧到这样一种异化的地位,怕是陆羽先生当年写《茶经》时始料不及的吧。
从普洱茶的原料和制作工艺看,正因为它成分的粗糙和复杂,有一个由生茶自然发酵转化为熟茶的过程,就有可能使它含有专家们已经发现和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的诸多天然营养成分,尽管其他种类的茶叶在这方面未必比普洱茶逊色。例如,最为推崇的有利于抗衰老的茶多酚,普洱茶的含量就要排在绿茶和黄茶之后(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色。最负盛名的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上的"君山毛尖")。普洱茶是依*蒸气烘软后加压而成形的,这就可能使其内部较之其他的茶叶含有更多的水分,从而为普洱茶得以继续发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所以,才有普洱茶越存越香越好的说法传世,不过,这种功能也并非普洱茶的专利,像湖南黑毛茶、广西六堡茶等黑茶也同样是越陈越香。应当看到,无论普洱茶或类似的茶的成分有多复杂,能够发酵的成分和数量终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无休止地发下去,通常也就是5~8年而已。新近的研究表明,上述黑茶都具有"陈茶香气浓,新茶香气淡"的特点,但是,即使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则会适得其反,不仅香味消失殆尽甚至连茶味都有可能发生异变。
普洱茶是中国无数好茶中的一种,在减肥效果方面也符合越粗的茶刮油效果就越显著的道理,没有理由不喝,不好好地喝,只是心态要平和一些,要做好思想准备,与你平时喝惯了的茶不一样,普洱茶的口感怪怪的,得很喝上一大阵子才有可能适应,然后再坐下来慢慢地盘点效果,自己的爱好和感受才是最可取的。
2022-05-04 18: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