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从《论语》学茶道的三重境界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奥丁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从《论语》学茶道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学而时习之"是指习茶,要求我们学习茶要勤于实践。第二重境界"有朋自远方来"是指茶会,"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第三重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标签:陆羽中国《论语》《茶经》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从《论语》学茶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学而时习之"是指习茶,要求我们学习茶要勤于实践。第二重境界"有朋自远方来"是指茶会,"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第三重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标签:陆羽中国《论语》《茶经》茶经·四之器杂谈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记载的风炉"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伊公就是伊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商汤称他为"元圣",意思是说伊尹是最高尚、最伟大的圣人。陆氏茶是陆羽创造的煎茶法,茶圣陆羽认为可以与"伊公羹"相媲美,都符合道的规律,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也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那时茶道还不盛行,否则也可以改说:"治大国如泡好一壶茶"。还有一种说法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看来《论语》也是符合道的规律的,我们当然也可以从《论语》中找到其与茶道的异曲同工之妙来。

  《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就是学习茶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学而时习之"是指习茶,要求我们学习茶要勤于实践。我认为习茶应该从三个角度实践:一是向名师学习,访名师交益友,二是经常练习泡茶的技巧,把握泡茶的水温、茶性、投茶量、浸泡时间等等,用心泡出一壶好茶来,正可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三是要走访茶区,向自然学习。学习茶绝对不是埋头书本,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觉也,效也",就是要效仿先贤之所为,大家看看陆羽是怎么习茶的,他走遍了中国所有茶区,亲自泡茶试水,并不断的用文字来总结,汇成《茶经》,同时他也与当时很多名士是很好的朋友。因此习茶绝对重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勤于实践,也要适时实践。

  第二重境界"有朋自远方来"是指茶会,"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茶一杯,确实洋溢着浓浓的友情,以茶当酒,促膝谈心,也确实是人生一乐。目前我们的茶会都是围绕着"茶"的主题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和品赏茶之美,茶之真。

  第三重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就上升到茶道的境界了,陆羽在《茶经》里提出了一个君子的准则:精行俭德。精是指精进,行是指品行和行为,即让自己的品行和行为都日益精进,是内外兼修。坐而论道,起而行之,在普通人看来茶人在那里喝茶似乎是无所事事,其实真正的茶者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追寻人生的意义,他们的精进是去掉浮躁以后的精进。俭是收敛、不张扬、隐藏的意思,德是能量和才华,即让自己的能量和才华收敛起来、不张扬、隐藏起来的意思,正如论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精行俭德本身又是阴阳关系,精行是阳,俭德是阴,阴阳互相转化,从而达到君子的标准和圆满的人生。茶道从来就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体会人生之艰辛,苦尽甘来,所谓"尹公羹;陆氏茶",让人有理想、有抱负,服务于社会。纵观历史,真正有作为的人都是精行俭德之人,例如伊尹、陆羽等等,这就是茶道。

2022-05-04 18:39: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