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李文华解读“味最酽”之二普洱茶起源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奥丁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李文华解读“味最酽”之二普洱茶起源<,第一个源起《普洱茶记》的产品是601批次的400克"岩韵青饼"(韵象礼茶中的岩韵饼为500克,为同一批原料),岩韵青饼的用料,生长环境多有"土中杂石",有的"石头窝"茶。"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李文华解读“味最酽”之二普洱茶起源。 第一个源起《普洱茶记》的产品是601批次的400克"岩韵青饼"(韵象礼茶中的岩韵饼为500克,为同一批原料),岩韵青饼的用料,生长环境多有"土中杂石",有的"石头窝"茶。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这是清朝阮福《普洱茶记》的开篇之语。阮福的《普洱茶记》记载了清朝普洱茶的一些史料,涉及历史沿革,产地,产品,工艺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普洱茶经"。现在读来,细细体会,定会有不少收获。特此摘录如下:

  《普洱茶记》-(清)阮福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南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福考普洱府古为西南夷边地,历代未经内附。檀萃《滇海虞衡志》云,当疑普洱茶不知显自何时。宋范成大言,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李石《续博物志》称,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尤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李石亦南宋人。本朝顺治十六年平云南,那酉归附,旋叛伏诛,遍隶元江通判。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并设分防。思茅同知驻思茅,思茅离府治一百二十里。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嶍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与《通志》所载之名互异。福久捡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列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俩,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鲜叶时,须以三四斤鲜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尤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杂草,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则染其气不堪饮矣。

  几年前,研读阮福《普洱茶记》时,被其中描述的某些地域特征的茶吸引,它是这样描述的:"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

  赤土比较好找,土中杂石者?这不是岩茶吗?有这样生长环境的茶吗?随后几年,我在云南几个茶区展开了寻觅,奔波了不少茶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几个山头,有这样的生长环境。实际上不少少数民族的寨子与石头有关,也有当地老百姓把这种茶称为"石头窝"茶,阮福当年肯定是品尝到了这种不一般的普洱岩茶,自然评价为最佳。

  产品上首次引用《普洱茶记》,是2004年我设计勐海茶厂改制开业纪念饼时,收藏证书的背书文字。

  第一个源起《普洱茶记》的产品是601批次的400克"岩韵青饼"(韵象礼茶中的岩韵饼为500克,为同一批原料),岩韵青饼的用料,生长环境多有"土中杂石",有的"石头窝"茶,则是野放大树茶。

  几个地方的茶,虽然多有"土中杂石",但是,其滋味浓强度、香气,以及韵味风格都不相同,经过反复试验拼配,设计了"岩韵"青饼,使其具有了浓厚的滋味,高扬的花蜜果香,爽口悠长的韵味,与几大著名茶山的大树茶相比,至少也在伯仲之间。"岩韵"青饼算是2006年自己设计的最满意的一款青饼,说远啦,找时间在与大家分享吧。

  设计"味最酽"青饼时,是我第二次引用阮福先生的语句,以及思路。只是包装绵纸上的文字有一字之差,阮福先生说"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味最酽"青饼的包装绵纸上是"味最酽,京师由重之",由字的意思是"由此,因此",希望表述的是源由,即因为"味最酽",普洱茶才能誉满京城。实际道理很简单,普洱茶能誉满京城,是因为经济的繁荣,人们大鱼大肉多了要"消食","味最酽"的普洱茶正好有这各个功效。

  简单的例子:《红楼梦》里喝普洱茶,暖胃消食。

  民国时,梁实秋先生有一篇经典的散文叫"喝茶",其中谈到普洱茶,它是这么说的:"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

  上文中,漆黑一团的茶,可能是自然发酵很久的茶,绿色者可能是新的团茶,"黑不溜秋,粤人喜之",看来粤人对普洱茶的喜好可谓久也,不在京师之下。现在,珠三角地区成为普洱茶消费的中坚,经济发展使然,消费需求使然,历史传统使然,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回味梁先生的这段话,反复自己在正阳楼吃烤肉,吃得肚子胀得动弹不了,高呼泡普洱茶,泡"味最酽"的普洱茶!

  享受烤肉美食"充盈的美感",再享受"味最酽"普洱茶的解腻消食,张弛有度,这就是喝茶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普通,然而,绝对是一种享受。这是"味最酽"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2022-05-04 18:35: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