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源自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亲力亲为,至今,我省已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任接着一任干,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源自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亲力亲为,至今,我省已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任接着一任干,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报今起发表通讯,追寻我省治理餐桌污染的实践历程。
  这是庄严的宣示与承诺:

  生鲜乳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要达100%;

  全省设区市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要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主要水产品药残超标案件查处率要达100%;

  ……

  上月8日,我省连续第14个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年度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布,为切实保障3700万福建人民的饮食安全再织守护大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以来,省委、省政府接力传承、锲而不舍,勇于担当、为民纾困,下最大气力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牢牢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守护食品安全,夯实民生之基--

  "'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着失职"小小餐桌,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

  新世纪之初,福建人民的餐桌和全国人民一样面临着新困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改善,食品供给虽无数量之忧,但存安全之虞。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水源和耕地受到污染;由于农药、化肥过量广泛使用,一些农副产品中有害残留物超标严重;由于畜禽养殖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过多抗生素或违禁使用添加剂、激素等,食品中有害残留物增加;由于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设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食品后续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制售有害食品的行为屡禁不止。

  2001年2月,新华社接连刊发两条反映省外餐桌污染的报道。时任省长习近平阅后,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战役随之打响,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

  当年4月,治理餐桌污染列入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内容;

  5月,省政府专题会议进行研究;7月,省长办公会议听取汇报;

  8月,出台年度治理方案,并召开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省23个城市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用五年时间在全省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

  9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增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同2004年起每年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相比,我们整整提前了三年,且由省政府统一组织,体现了决策者的高瞻远瞩。"去年底刚退休的省食安办原主任钟安平,全程参与并见证了我省治理餐桌污染的头13年。"餐桌污染既是世界性难题,又是现实性问题。欧盟2002年才制定食品安全的基本法令,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涵盖在内,并成立食品安全局。我省2001年就开始系统治理餐桌污染,开展治理时间比较早,治理理念超前。"

  2001年8月24日,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说:"各级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加快治理'餐桌污染',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食物消费环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习近平同时郑重承诺:"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人民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使命。'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着失职。"

  一诺千金,一诺倾情。八闽上下,治理餐桌污染十多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

  2002年6月,省政府印发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十五"计划,我省首次以五年计划的方式明确治理目标和建设任务,全力推进。

  2006年11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十一五"规划发布,再接再厉。

  14年间,省委省政府年年都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下达工作方案。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全省延续时间最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牢记嘱托,努力不懈。在守护八闽食品安全的征程上,14年前许下的诺言,仍在践行。

  完善治理机制,加强系统监管--

  "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种类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

  14年间,我省治理餐桌污染不仅提出时间最早,而且建立的一套有序、有力、有效的治理机制更是领全国之先。其倡导者,正是习近平。

  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指出:"目前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种类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

  什么是综合性?

  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农业生产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远离各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努力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工业'三废'对农产品生产造成污染;卫生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要把好市场的'入口'关,加强对进入市场农产品的检验,坚决防止被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对已进入市场的被污染农产品,要依法对销售者进行惩处;环保和卫生检验部门尽快建立科学的检验标准,完善检验技术。"

  "在当时,对餐桌污染明确提出治理的路径和机制,非常不容易。"钟安平说,"治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与之相配套。"

  当年,在各有关部门上报的治理方案中,习近平最终肯定并拍板了原省经贸委起草的方案。原因在于,原省经贸委所报治理举措更全面周详,更系统有力。

  紧接着,省政府建立由23个部门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自2005年起又改设省食品安全委员会。

  不管是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还是省食安办,都设在了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原省经贸委。十多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中央的牵头部门经历多次调整,但我省一直未变,受到中央编办的肯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省顺应机构改革新要求,调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组建新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束多头监管格局,并将省级综合协调机构省食安办改挂靠在综合性更强的省政府办公厅。

  一头猪从八个部门管不住到管出安全、管出放心,是凸显综合协调效力的最好例证。

  喂了瘦肉精的猪,体形虽健壮,但腿软无力。在我省,开始用的瘦肉精判断土办法是:在屠宰场猪栏进口处做一个45度的斜坡,往上赶猪,如果轻松爬上坡,就没有使用瘦肉精,如果爬不上去、很吃力,就是使用瘦肉精了。但这个土办法精确度还不高。

  于是,我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对瘦肉精尿样检测需要的设备、试剂等经费的财政投资。钟安平回忆说:"2008年,我省生猪瘦肉精抽检8万例,而农业部公布的全国抽检数是30多万例,占四分之一,可见我省检测数量之大。"

  我省还率先建立定点屠宰、销售一条龙信息网络平台。这样,每天定点杀了多少猪,市场上又在卖多少猪,有多少是私宰的,第一时间就能得出结果。

  钟安平说:"将饮用水列入治理范围,在全国也是最早提出的。除瓶装水外,我们还关注自来水,让水源地、水厂、二次供水进入治理和监管的视野。"

  突出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即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主要食品的污染治理,我省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安全监管,还人民群众一张干净餐桌。

  治理无时无刻,机制建设长效持久。经14年探索实践,目前,我省正式明确了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等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目标。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基础初步奠定,而未来更加可期可盼。

  立足新要求,谋求新作为--

  让"盘中餐"更令人放心,让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人民所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关心的焦点,人民群众不放心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就是我们过失的所在。"怀揣着对人民群众的这份深情厚爱,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习近平,依然时刻记挂能否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而早起步、迈大步的福建,以改革魄力和首创精神,在保障食品安全的"产"和"管"上实现突破--

  率先全部由财政拨款检测产销环节瘦肉精,全省县城以上城区和主要城镇全面实现生猪和牛羊定点屠宰;

  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蔬菜、水果、茶叶、稻谷等主产区环境污染状况普查作基础,指导和管理农民用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生鲜超市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甲醛速测点;

  率先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

  率先开展并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

  明确各级市、县长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治理餐桌污染负总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食品安全进行责任考评,建立健全集政府及部门工作成效、社会公众评价和第三方产品质量抽检于一体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

  高楼起于垒土。历经14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建设,放心食品从田头摆上了我省人民群众的餐桌。

  四个主要食品安全指标的大幅改善让人们可以放心购买食品: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2000年前的70%下降到目前的零检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7.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1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漂亮的成绩单终属过去。面对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谋划餐桌污染治理工作的更大实效,夯实民生之基。

  新的机遇,也在这个春天到来,传递信心,传递力量。

  3月1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支持我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密不可分,生态美、环境好,才会有百姓的餐桌好。由生态建设入手,让治理餐桌污染扎到了根上,指向了源头,这也是2001年习近平提出的根治目标。

  在4月2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尤权强调,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实施群防群治,把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治理餐桌污染,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省正以更大、更实的步子,谋求更大作为,让"盘中餐"更令人放心,让百姓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2022-05-03 14:08: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