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雨花茶历史,雨花茶发展历程!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雨花茶历史,雨花茶发展历程!<,吴敬梓《儒林外史》写道:南京"菜拥酒保,皆有六朝烟水气",卖完货的小販,都懂得相约去吃茶賞日落。所以如此,皆因南京文脉绵长,底蕴深厚,文化基因强大。20世纪50年代末,在曾是我国近代茶叶科研发源地一一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雨花茶历史,雨花茶发展历程!。
  吴敬梓《儒林外史》写道:南京"菜拥酒保,皆有六朝烟水气",卖完货的小販,都懂得相约去吃茶賞日落。所以如此,皆因南京文脉绵长,底蕴深厚,文化基因强大。20世纪50年代末,在曾是我国近代茶叶科研发源地一一江南植茶公所的基础上,开创性的发展并创制了"雨花茶",结束了南京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优质名茶的历史。
  雨花茶名字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了当时江苏省内的茶叶专业和制茶高手于中山陵园,选择南京上等茶树鲜叶,经过数十次反复改进,制成"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以此来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并定名为"雨花茶",使人饮茶思源,表达对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
  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研制新品种绿茶,由副省长韦勇义担任主管领导,由中山陵茶厂牵头,延请各地制茶专家。并在1959年春创制成功,正式定名为雨花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雨花茶创制年代
  "雨花茶"的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南京在唐代就已种茶,不仅在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更有陆羽南京栖霞寺采茶的传说为证,栖霞寺后山在现代仍有试茶亭旧迹。
  陆羽在《茶经》中曾经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说的是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壶中茶汤不减。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妇人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
  后来,雨花台一带开始遍布葱郁碧绿的茶园。雨花茶的色、香、味、形俱佳,她外形圆绿、条索紧直、峰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至清代,南京种茶范围已扩大到长江南北。
  雨花茶发展历程
  雨花茶的创制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南京茶叶生产。1959年,即由地方财政投资从福建、广东调进大批茶苗、种和插穗。1960年南京郊区茶圃面积从1959年的421亩激增到2704亩。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茶叶生产出现停滞和回落,到1962年茶园面积减至1620亩。
  1974年,国务院提出"全国要搞100多个年产5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当年,南京郊区植茶面积有2358亩。总产量29.05吨。1977年,在铁心桥、雨花台等处大面积新辟茶园。全市茶同面积达4145亩,总产达57.2吨。
  雨花茶种植范围扩大到南京所有市辖区。1988年、1996年分别制定实施了"雨花茶市级、省级地方标准"。1994年起持续开展了评选市级雨花茶质量信得过单位,促进雨花茶产销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起步阶段。中山陵园茶场等6个重点雨花茶生产企业,机械化生产研制成功并在全市推广。
  1999年,南京雨花茶机制生产线达250条,年产雨花茶167吨,产值5000多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10%,总产值的44%。
  雨花茶的创制成功,不仅丰富了我国优质绿茶的品种,改变了南京没有全国名茶的历史,而且其针状的外形,翠绿的色泽,诗意的茶名,很好地诠释了包容、温润、有风骨、有极强影响力的南京这座城市的形象和性格。
2022-05-04 10:37: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