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冲泡后变黄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2024-11-26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6日最后更新碧螺春冲泡后变黄是怎么回事<,有网友在冲泡之后发现碧螺春变黄了,那么碧螺春冲泡后变黄是怎么回事呢?碧螺春不管怎么泡都不会变黄,除非其本身就是黄色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加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给焖黄了,这是黄茶的典型工艺特征。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6日最后更新碧螺春冲泡后变黄是怎么回事。
有网友在冲泡之后发现碧螺春变黄了,那么碧螺春冲泡后变黄是怎么回事呢?碧螺春不管怎么泡都不会变黄,除非其本身就是黄色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加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给焖黄了,这是黄茶的典型工艺特征。
黄茶的加工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的必需工艺。如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就不揉捻,黄大茶在锅内边炒边揉捻,也没有独立的揉捻工序。
正宗碧螺春的加工工艺
正宗碧螺春的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炒青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春的冲泡
1、茶具的选用:
透明度佳的玻璃杯是冲泡首选,除玻璃杯外,白瓷茶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瓷茶具造型更为雅致,托在手中手感细腻,比玻璃杯更易于保温。
2、水温的控制:
冲泡绿茶最适宜的水温在85℃左右,水温太高不利于及时散热,茶汤会被闷得泛黄,口感苦涩,带熟汤之气。冲泡两次之后水温可适当提高。
3、冲泡三法:
冲泡绿茶有3种常用的方法,即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加入足量热水,待水温适度时放入茶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在水温70℃时再投放。
中投法是在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稍加摇动使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再注至七分满热水。此法也适合较为细嫩的茶叶。
下投法与前两种不同,它是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内倒入足量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4、冲泡次数:
冲泡品饮绿茶以前三次冲泡为最佳,至第三泡之后滋味已经开始变淡。
综上,碧螺春本身不会因为冲泡就变黄了,之可能是加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给焖黄了,这样的碧螺春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绿茶了,而是黄茶了。
2022-05-04 1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