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的历史渊源
发表于:2025-01-10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10日最后更新藏茶的历史渊源<,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中国藏茶自唐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10日最后更新藏茶的历史渊源。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
史书记载
《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位于今名山新店。
藏茶的历史渊源
有文字确切记载出现在《宋史》上,但从西藏的其它典籍中考证,自西藏出现藏文字以来,茶就是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西藏史记载的传说有两种。
一说是唐代藏王松赞干布久病卧床。一天,藏王依窗休憩,忽见一只小鸟飞来,口衔一根嫩枝。藏王命宫役取来熬水,服下后,固疾竟不日而愈。藏王遂派人按此枝四处寻找,终于在汉区(今四川)找到了茶这种植物。
另一说是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带三件宝物:茶叶、丝绸、笔墨。自此,藏茶和中原文化逐渐与藏胞的饮食起居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藏文化。总之,藏茶的历史随着中原和西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藏茶的发展在元朝统治西藏时期达到鼎盛。公元1206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率骑兵直指阿里,西藏归降。成吉思汗去世后,由其第三子窝阔台继位,窝阔台将甘肃、青海及原西夏属区封给他的二子阔端,阔端将藏茶引入蒙军的金戈铁马,将藏茶带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直到今天,从中国运去的砖茶仍然是中西亚最为认可的正品"茶"。
所以,藏茶流传迄今,至少有上千年历史。因为藏茶成为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后,历代中央政府都以它作为控制西藏的"利刃"。这种区域封锁和交易专断性,使得这种千年古茶在汉区也变得异常珍贵。
中医与藏茶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以茶入药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顶山出者温而主祛疾......"并且指导了茶治疗诸多疾病的方法。这表面古时认为蒙顶山茶是唯一中性茶,可入药治疗诸多疾病。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唐代顾况《茶赋》中说,茶能"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藏族谚语说,"青稞之热,非茶不消,腥肉之食,非茶不解。"
所以对属于全发酵的藏茶,中医将其药性归为味苦、甘、性温和。认为其能醒神益思,和胃生津,健脾祛湿,化食消积等多种功效。在机体调理中针对热毒、温热、食积等实证最好,而高节奏的现代生活,高热量高脂的饮食习惯恰恰是人体的多发病和食物链的源头。所以中医提倡喝藏茶保健,防病于未然。
2022-05-04 09: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