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益阳茶厂援建临湘茶厂的故事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益阳茶厂援建临湘茶厂的故事<,临湘茶厂是我国继益阳茶厂之后又一个主要生产茯砖茶的厂家,为扶持和发展临湘的茶叶生产,促进临湘的经济发展,解决西北地区茯砖茶供应,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临湘茶厂的建设过程中,益阳茶厂伸出援助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益阳茶厂援建临湘茶厂的故事。
  临湘茶厂是我国继益阳茶厂之后又一个主要生产茯砖茶的厂家,为扶持和发展临湘的茶叶生产,促进临湘的经济发展,解决西北地区茯砖茶供应,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临湘茶厂的建设过程中,益阳茶厂伸出援助之手,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了顺利建成投产,在湖南茶叶史上写下一段佳话。
临湘县修建茯砖茶厂势在必行
  临湘县产茶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茶叶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万多担,到60年代初期,已经增加到6万多担,历居全省一、二位。据临湘县1955年《地方经济调查》记载:临湘县1955年从五里牌、羊楼司运往泾阳的老青毛茶就有1750吨。
  1952年,为了因地制宜,促进茶叶生产的长期发展和改进,省政府遵照中茶总公司的要求,将红、绿、黑茶进行划区生产,临湘县被划为老青茶区,不再生产红茶。1953年,改春季生产绿茶,调运长沙茶厂,夏季生产老青茶,部分调陕西泾阳制造茯砖茶,部分调赵李桥茶厂加工青砖茶。1959年,益阳茶厂建成投产,临湘所产老青茶主要调运益阳茶厂,少量调赵李桥茶厂。调运益阳茶厂,最大的困难是运输,沿京广线的羊楼司、五里牌、云溪、路口,用火车运岳阳中转;离铁路运线远的白羊田、坦头、桃林,中黄,先汽车运五里牌,转火车至岳阳,再用轮船运益阳;另沅潭、聂市等地的茶叶,须车运陆城新港,改船运往益阳,大量的青毛茶入长江、过洞庭、逆资水而上运往益阳,加工成茯砖茶后,再船运岳阳,装火车北调,造成运输迂回,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增加了原料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因此,在临湘县境内修建茯砖茶厂势在必行。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各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益阳茶厂所产的茯砖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临湘已经具备建厂条件。1966年9月8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湖南省土产分公司收到了湖南省对外局(湘外字第93号)《同意筹建临湘茶厂的通知》:在全国外贸工作会及中南局召开的工作会议上,经外贸部和中南外贸局研究同意,湖南省在1967年建设临湘茶厂。
为建设临湘茶厂,益阳茶厂积极开展援建工作。
派出骨干力量主持筹委会具体工作
  当时成立的湖南省临湘茶厂筹建委员会,由临湘县副县长孙吉吾、岳阳地区外贸办事处主任徐来生、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湖南土产分公司副经理孙子相、益阳茶厂副厂长廖绍林、岳阳地区外贸办事处茶叶课干部邹光耀等五人组成。筹建委员会下设办事处,由益阳茶厂副厂长廖绍林任"临湘茶厂筹建办事处"主任,后因工作原因,改由益阳茶厂党总支副书记王泰合主持筹建工作。
  勘基定点,为茶厂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廖绍林主任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茶厂选择厂址,勘基定点,他们经多处选择,最后确定将茶厂建设在五里公社城乡大队的大屋、荒草坪、桥头三个生产队之间的黄土坡,该地东至火车站,西到县政府,都在1.5公里左右,北靠京广铁路,南出厂门是街心公路,火车、汽车运输都很方便,加上黄土坡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很少占用水田和熟土,位置比较理想,茶厂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首批工作人员全部从益阳茶厂借调组成。临湘茶厂白手起家,没有生产加工茯砖茶的技术人员,首批工作人员全部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湖南土产分公司从益阳茶厂借调组成,王太运、王蟠桃、林连全、林苏全、李藕莲、谢云贵、蒋奎喜、彭菊开、刘正才、肖友兰等18名益阳茶厂的干部职工成了临湘茶厂的开创者,其中,谢云贵脱颖而出,后来担任了临湘茶厂副厂长。
援助机械设备和协助设计机械设备
  临湘茶厂始建时,由于上级要求投资少,见效快,其中一部分生产设备是从益阳茶厂调进的。1967年3月28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湖南省土产分公司指派机械技术员唐汉祥主持临湘茶厂机械设备工作,不久,又调益阳茶厂龚吉苏和平江茶厂张羽协助设计机械设备。益阳茶厂从设备和技术人员上都予以支持。
  谢云贵进京请求追加投资。由于临湘茶厂筹建时,上拨投资预算计划中房屋造价过低,机械设备预算资金也不足,1968年7月,筹建处的谢云贵和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湖南省土产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候金城等携带湖南省对外贸易局要求增加投资的申请报告前往北京,当面向对外贸易部代理部长林海云汇报了茶厂筹建工作进展情况和资金不足的原因,林海云当即同意增加投资10万元。
借调技师研发改制老青茶
  建设临湘茶厂,生产茯砖茶,首先必须具有黑茶原料,为了解决好原料问题,1967年"临湘茶厂筹建办事处"从益阳茶厂借调彭哲干技师,会同省公司和临湘县农副土特产采购经理部的有关技术人员,在聂市公社权桥大队开展黑茶试制工作,将老青茶"三炒、一揉、两捆包、一筛两晒"的初制工艺,改为黑毛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的初制工艺,在干燥时,由于缺少柴火,改七星灶火焙火炕为日晒干燥,其产品质量虽次于标准黑茶,但品质符合茯砖茶原料要求,被定名为改制老青茶。改制成功后,逐步在全县茶区推广,临湘县茶区出现老青茶和改制老青茶并存的局面,为临湘茶厂解决了茯砖茶原料问题。另外,为了支持临湘茶厂,从1970年开始,原由益阳茶厂验收的新化、涟源、长沙、平江4茶厂的拣片等副茶改由临湘茶厂验收,作为普通茯砖茶原料。
  从1966年9月开始筹建,到1967年2月17日,湖南省对外贸易局转发对外贸易部同意建设湖南省临湘茶厂的报告,正式批准建设,建厂规模为年产茯砖茶10万担,总投资70万元,全部工程分两年建成,后来两次增加投资,总投资达到86万元。后因"停产闹革命"等原因影响,两年建成投产的计划未实现,延期至1969年6月1日才基本建成,试车投产,7月15日正式开工。当年,生产茯砖茶15686担,产品质量基本达到标准,运销西北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临湘茶厂的建成,益阳茶厂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
  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汪勇 张庆如
2022-05-04 09:59: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