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武夷岩茶非遗传承十年记:艰难与回忆 传承和发扬

发表于:2025-01-0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08日最后更新武夷岩茶非遗传承十年记:艰难与回忆 传承和发扬<,那时的黄贤庚不会知道,这短短10天,对整个武夷岩茶未来的意义--2006年5月20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终于众望所归地进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而到了2006年10月,短短5个月间,武夷岩茶的市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08日最后更新武夷岩茶非遗传承十年记:艰难与回忆 传承和发扬。


那时的黄贤庚不会知道,这短短10天,对整个武夷岩茶未来的意义--

2006年5月20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终于众望所归地进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而到了2006年10月,短短5个月间,武夷岩茶的市场价值效益就增长了4个亿之多。


2005年的一个清晨,武夷岩茶站在命运的跳板上

2005年7月的某个清晨,武夷山的空气中还带着前夜的凉意,黄贤庚突然接到时任武夷山市文体局张传新局长的电话,让他赶紧带上武夷岩茶相关资料参加"紧急会议"。

而当黄贤庚急匆匆赶到会议室时,发现当时与武夷岩茶技艺以及文化相关的专家、领导都被张局长"拉"了过来。

在得知这次是省文化部传达,武夷岩茶需申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坐不住了。"这岂止紧急,简直是爆炸性的大事件!"

其实对于申遗,时任武夷山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的黄贤庚以及其他专家们也早有耳闻和考虑,但是当得到确切消息并需要立即准备相关文本时,还是不免感到担子的沉重。



况且,当时国内另一项"名气更大"的茶类,也已经开始准备材料,并放言"志在必得"。而国内其他名茶,无不闻讯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各自的申报,竞争可谓十分激烈。

能否申报成功,关系着一个茶类的未来发展,在这个可能改变命运的跳板上,怎能不让人激动。

"对于申遗,武夷岩茶优势在于品种的丰富,制作技艺的复杂精深。而当时给予我们最大压力的,也是它们。" 黄贤庚说。


这短短10天,给予了武夷岩茶许多意义

千变万化的山场环境、数以百计的茶叶品种以及不同风格的制茶工艺……要在有限时间内准备这些文本资料,并且细腻分析与编写,不容出错也不容遗漏。



这次紧急会议成了一个"闭门会议",所有人关在一起讨论、整理,一关就是一个星期。

而在那次的整理申报中,黄贤庚由始至终对武夷岩茶的成功报以莫大的信心。因为在他看来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申报价值,至少在四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一是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承前"于唐、宋、元、明历朝以来的团饼茶,晒青、蒸青等技艺程序则吸收了明代时松萝炒青绿茶的部分做法,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制法。而"启后"是指其制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乌龙茶机械制法,如机制茶时的吹冷风和热风、静放、转摇等等,都是从手工制茶工艺延伸、发展而来的。

价值之二是技艺高超。比如光采摘上就有很多学问,不但要快,而且不能落下新梢(俗叫"滥丛"),还不能带下鱼叶、散叶、老梗等等;还有晒青时要把茶青均匀散开(民间叫"开青"),别看这简单的描述,其实难度极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学会"这一手"。更别说"做青"、"烘焙"这些不但费力气,更考验经验的技艺程序了。



价值之三是手工制作出的茶品更具个性化。由于手工制作时对茶青叶的品种、所在山场、老嫩厚薄、天气的变化情况,更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作时下手轻重有别,做青焙火时间长短恰到好处等等,茶师慎之又慎,所以每个环节不容易出毛病。揉出之茶显蜻蜓头、田螺尾;全炭火焙出之茶别具风味。



价值之四是岩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广泛传播。这种工艺的传播,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张天福大师在《张天福选集》写道:"这种工艺在形成后,逐步外传。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尔后又传到印度。

就这样,黄贤庚等人从武夷岩茶的历史、地域、工艺流程、工艺价值、保护体系以及传承人推选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编写,终于在10天之内完成了文本的准备。

那时的黄贤庚不会知道,这短短10天,对整个武夷岩茶未来的意义--

2006年5月20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唯一的制茶工艺,终于众望所归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而到了2006年10月,短短5个月间,武夷岩茶的市场价值效益就增长了4个亿之多。



10年,武夷岩茶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对于黄贤庚和他所在的申报团队来说,最后,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去找到被推选出的12位传承候选人,让他们挨个签字。

其实,在黄贤庚踏出会议室的那一刻,有的茶人甚至对此还一无所知,也不知道"非遗传承人"是什么。

苏炳溪、陈德华、叶启桐、王顺明、刘宝顺、刘峰、王国兴、吴宗燕、游玉琼、刘国英、黄圣亮、陈孝文(排名不分先后),这十二位非遗传承候选人,在半天的时间内,在申报单上一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至此,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准备完全,并立即上报到了福建省文化厅。

今天,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第十个年头。



十年前,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大红袍",却未必分得清肉桂、水仙、奇种。而十年后,分清品种已经不算本事,很多岩茶茶客已开始追逐不同坑、涧的岩韵。

非遗申报的成功,并不是要将武夷岩茶"封存保护",相反,这是一个推动与进步的开端。

在这期间,以12位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武夷山茶人对此作出了标杆式的榜样。


(王顺明,首批非遗传承人之一,琪明茶叶研究所的创始人,也是武夷山最后一届国营茶厂厂长)


百度"王顺明",他有2个理事,4个副会长,1个副理事长,1个理事长,1个高级审评师,1个传承人,1个创始人,1个名誉所长,共计12项的震撼身份。而且,他还是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但他的名片上只有一个称号:五一叁茶人王顺明。

"名片上有名字,有地址、电话就够了嘛,不需要别的了。非遗传承人身份不是给我打广告的,而是给予我责任和义务,我只需自己做,不要给别人看。"王顺明说。

王顺明给人印象太敢说,太能说,而且说真话,说实话。"这个你得学懂"是他对我们的口头禅,他巴不得把自己的岩茶知识全倒给你。他很受学生欢迎,不论是茶科所的茶学堂还是在学院里当客座教授,都是济济一堂。他每年都要带几批大学生到他自家茶厂学茶,"严管,宽待"的他要争取教好每一个学生。

他不仅仅在知识传承上花费心血,在现代管理上也进行了极力的推广。他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体系与制茶经验,进行制茶的机械调校与推广。"机械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值得我们去学习、推广,但是手工也需要传承。我两样都不会放松。"


(刘国英,首批非遗传承人之一,武夷山市岩上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作为"科班出身"的他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对于武夷岩茶的传承,指导、培训、科研、策划、推介,他样样身体力行。)


"我并没有什么值得赞扬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源自我对武夷岩茶的热爱。"面对茶语网(www.chayu.com)记者的到访,刘国英很谦和,也很健谈。对于武夷岩茶的对外推广,他做了许多工作。就在今年(2016年)3月28日起实施的福建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品鉴与冲泡标准》就是由他作为主起草人颁布的。

刘国英制茶工艺一流,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制茶技术的毫无保留。20多年来,他以传统师徒方式带徒近百人,以培训班的方式授课培训学生6000多人次,有多位徒弟已成为茶叶加工高级技师。


(陈孝文,首批非遗传承人之一,孝文家茶业公司董事长)


武夷岩茶的非遗意义不仅在于文化传播、技艺推广,也在于传承,延续与进步。

陈孝文,作为武夷岩茶传承世家的重要代表,获得非遗传承人称号时,年仅24岁,是首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里最年轻的一位。

但年纪轻,不代表技艺也轻。他从小随着父亲陈墩水做茶,制青技术尤为一绝。而陈家世代做茶,个个都是其中翘楚,陈孝文也传承下了父亲祖辈的不凡技艺。作为80后一辈的茶人,他在年轻一辈茶人中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是武夷岩茶技艺世代传承的一个优秀范本。

十年间,陈孝文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技艺,而是在不断精进,在他看来,武夷茶这门功课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而陈孝文的父亲陈墩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只要有我在,你就还有得学!"

但在这次拜访期间,5月5日到5月9日的武夷岩茶经历了大雨的考验,众所周知,雨天的茶青需要非常娴熟的技巧与经验才能做得好茶。而当我们拿起陈孝文做青的毛茶,又向墩水叔问起几年前如何看孝文的问题时,实诚的墩水叔一边品着陈孝文刚制出的毛茶,一边憨厚地笑着点了点头:"可以。"


十年之鉴,仅为开端

"十年",在中国传统概念中是个大的时间节点。自从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作为当时唯一入选手工技艺内的制茶工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亦走过了十年的非遗路。

十年,应有变,一棵树苗或许已能遮阴,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已长成稚童。而十年,亦不变,武夷山下,崇阳溪依旧欢脱地一路向南时涨时消,九曲溪依旧蜿于山涧,"只比八曲多一曲"。



变与不变,这何尝不是武夷岩茶非遗十年来真实的写照。无论是从文化技艺的普及、现代管理的推动,还是到从业人员增加、经济效益增长……武夷岩茶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而不变的,是这片碧水丹山之地的人民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整个武夷山人为后代创造文化财富的决心与信念。


写在最后

并没有接受采访的武夷岩茶国家级申遗主负责人张传新,虽然留下了当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中细节的神秘,但他还是对茶语网留下了另外一个重磅消息:武夷岩茶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已在准备中。世界级非遗的申报能否成功,也可能是他这一生中最为迫切的念想。

第一个茶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不会就此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中国非遗年份表(2003-2014)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2月2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审批书

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全国一次大规模的非遗普查工作

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确定"文化遗产日"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

2006年:4月21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

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十大类,518项

9月1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2007年:4月13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上、下卷)在北京首发

6月5日,文化部公布134个项目226名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08年:1月26日,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51名

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10项和第一批扩展项147项

2009年:5月26日,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11名

9月30日,中国共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10月,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2012年:2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成立

12月20日,文化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498名

2013年:12月4日,珠算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中国非遗总数达到38项

2014年:7月16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51项和扩展项147项


撰文/何如卿

编辑/Via 摄影/赵科佳




以上内容(含图片)均属茶语网原创内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

2022-05-04 00:04: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