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7天做了个世界级爆款!揭秘G20峰会“夫人瓷”背后的故事
这是9月12日,G20峰会落幕后的第6天。在深圳永丰源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展厅中,董事长刘权辉和副总经理郭京洲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
而所有的来电,几乎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夫人瓷"。
没错,在前不久的G20峰会中,"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宴请各国元首夫人时,所使用的陶瓷餐具"夫人瓷"就是由这家深圳企业永丰源制作。
而峰会落幕后,这套初期生产量不多,但已然赚尽眼球的餐具随即在杭州楼外楼被一抢而空。而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我们有想过应该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在接受茶语网采访,和电话调度安排各方订单的空隙中,郭京洲说。
而为什么这次能够借力G20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国瓷",是来自深圳?茶语网(www.chayu.com)也在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夫人瓷"幕后:7天赶出的样品,却最终成了第一名
2016年G20峰会的主要陶瓷用具,可以大概分为两个体系--元首国宴用瓷和夫人午宴用瓷,而国宴用瓷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完成了招投标,中标的是来自杭州本土的一家企业,楠宋瓷业。而来自深圳的永丰源,则赶上了"夫人瓷"的末班车。
由楠宋瓷业制作的G20国宴用瓷,以西湖的山水画为主题
"大概是今年4月初的时候,我们得到消息,第一夫人接待时午宴要用的瓷器正在招标,于是马上申报参加。参加之后才发现,前面有十几家企业已经上交了非常完整的设计方案,而我们是最后一个介入的企业。"郭京洲说。
之后,永丰源迅速组建了团队--由设计总监,同时也是中央美院陶瓷设计工作室主任的黄春茂(其也是2014年北京APEC峰会国宴用瓷设计师)挑大梁,并集结了技术、工艺、造型、装饰灯各方面专家,在一周之内拿出了三套设计方案。
"也就是说,我们是最后一个参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设计,并由图纸变成样品。当时光用于设计打印的稿纸就累积达1米多,而一般电脑图纸变成实物,要制作模具、成型、烧制……一般最少也要两个月,而我们,用了仅仅7天。"
实物拿到外交部后,之前准备充分的企业们反而变成了"陪跑"。但这样有些戏剧化的结局,在郭京洲看来却并不意外。
"首先,其他企业几乎都只提交了一套方案,而我们准备了三套,除了'西湖蓝'以外,另外还有两套青花瓷主题,和紫色系的方案,也就是说我们把我们能想到的和西湖匹配的中国元素都想到了,赢面当然也更大些。"
"再有就是,这也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接到'国家任务'。可以说,在面对国家订单时,我们其实也更有经验,在设计的拿捏上,更加到位。"
深圳永丰源,它说它要做"当代官窑"
早在2007年,永丰源就曾成为"俄罗斯中国年参展"企业,其制作的茶具甚至被作为国礼由胡锦涛主席亲自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永丰源开始慢慢树立起要做"国瓷"和"当代官窑"的目标和"野心"。
2015年,永丰源连续接下了两个重要的国家任务--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由中央政府定制的700多万套酥油茶具,赠送给藏区家庭的每家每户;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政府向其赠送的数件庆典石榴瓶。
西藏赠瓷
"国家任务"一般都是时间紧、标准高、压力大,甚至承载了一些政治使命。这也让经历过数次锻炼的永丰源,更加成熟和游刃有余。
这次竞标G20的瓷器使用场合是中国第一夫人宴请外国元首夫人的宴会,"所以设计风格不能太庄严,要更符合女性气质,甚至要有点小浪漫。"
"夫人瓷"设计师黄春茂
思前想后,设计师黄春茂决定以他印象中杭州西湖水天相接的淡淡粉蓝色为主色,与高贵华美的金色牡丹相互映衬,传递中国式的闲情与浪漫。
西湖蓝的灵感
同时,设计师还加入了一些中国文化中仿生的、具有把玩雅趣的元素,比如葫芦形、寿桃形做调料罐,用根雕的元素做器皿的把手和壶嘴,用中国的"山水"做筷架和勺托,用荷叶的形状做点心盘……"这些设计,既充满了中国的生活气息,又照顾到了世界的审美语言。"
而材质方面,"夫人瓷"是以晶莹剔透的高档强化瓷作为胎体,采用色釉分离技术及釉中金工艺,"瓷质坚硬细腻,是无铅无镉的健康陶瓷。"
在9月5日,G20峰会闭幕后,中西合璧、典雅大气的"夫人瓷"也一炮而红,在之后几天人满为患的杭州城里,供不应求。而全国各地的订单也随之如雪片般飞来。
坐在永丰源的产品展厅中,董事长刘权辉吩咐手下把展厅中的几套"夫人瓷"样品也打包拿去卖。"工厂确实已经忙不过来了。"
坐落在深圳龙华新区的永丰源产品展厅
为什么是一家深圳企业?
深圳并不产瓷石,而为什么这次冒尖的是一家深圳企业?
"我们中国的瓷器一直很擅长模仿历史,模仿过去,现在也是,但我们中国最强盛的时候就是近几十年,那么未来的一百年,我们中国应该是怎么样的瓷器?我觉得应该是国际化。所以我们一直有个理念是,我们的瓷器要60%一看就是中国的,但还要有40%的西方元素。"永丰源董事长刘权辉说。
"我们要做的不光是中国人喜欢的瓷器,还要让西方人也喜欢。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就是在接受着全世界开放的东西。而我们这个时代的陶瓷,就是要建立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模仿过去。为什么我们(永丰源)要在北京成立一个国瓷研究院?就是想寻找中国当代陶瓷的基因。"
而谈及这样"国际化"思维的形成,则大概要追溯到1992年,刘权辉的第一次出国调研。二十多年过去了,而回忆起当年刚刚见到外面的世界,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碰撞,刘权辉依然记忆犹新。
当时在沙特做市场调查的时候,刘权辉找遍整个市场都没有中国的产品,"只看到日本瓷和欧洲瓷,中国瓷在哪?在加油站,加一桶油当赠品送。"
"以前我们没看到过世界,也没见过外国陶瓷,只觉得中国瓷器是最好的。因为历史最长嘛,但真的出去之后,才发现,中国在材料、工艺、设计……上,都已经落后别人一百年。"
那个时候起,刘权辉就开始把国外的陶瓷品牌当"假想敌"。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我们1995年前,都没有版权概念的,只觉得是我做的,那就是我的,直到1996年日本过来一张律师函,才知道,哦,你仿别人的东西也是偷。"
而给国外做代工的年代,也开始让刘权辉树立起了品牌意识:"我最不服气的是,为什么一样好的瓷器,外国的能卖1000块,又是我们代工的,而我们只能卖十几块钱?"
2001年,刘权辉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建厂的时候,选择的地址,不是之前他打拼的地方饶平,也不是中国瓷都景德镇,而是深圳。
"陶瓷原料,现在随着物流业的高度发达,是不是企业所在地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不能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材料来做增值的产品。"
"而陶瓷本身是一个创意产业,需要大量的创意人才和创新氛围,而深圳又是创意之都,无论是人才的吸引和配套,还是制造技术的产业链,都更加完善,当然还有就是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在这里做品牌的成本也会相对较低,而如果你在深圳做起来,是可以影响世界的。"
撰文/Via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