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茗星私享丨东莱琴人——王可逊

发表于:2024-11-2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1日最后更新茗星私享丨东莱琴人——王可逊<,王可逊:古琴家,茶爱好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广东省古琴研究会理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音乐(岭南派)传承人、东莞市古琴文化艺术会会长、绿绮琴社发起人。可逊先生自幼受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1日最后更新茗星私享丨东莱琴人——王可逊。

王可逊:古琴家,茶爱好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广东省古琴研究会理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音乐(岭南派)传承人、东莞市古琴文化艺术会会长、绿绮琴社发起人。



可逊先生自幼受家学影响,喜弄笛箫。童年偶听管平湖先生所录《流水》一曲,沉醉其中,发志求学。有些感动和记忆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散,而对于王可逊来说,古琴曲在他的脑海里却怎么都挥之不去,少年时期没有机会接触古琴,成年后又开始为事业而奔波,但他的这份"古琴情怀"却始终珍存着。



2005年,王可逊拜师岭南古琴大师、广东古琴名家、广东省古琴研究会会长谢导秀先生门下,潜心研习,浸淫其中,得其琴风文静秀雅又不失刚健爽朗之气。他曾说:"我感觉上辈子跟古琴就有缘。实际上弹琴是娱己的并不是娱乐别人的,所以也不一定要成为大师,只是娱乐自己,自娱自乐而已。"



当古琴练到一定程度时,王可逊的耳朵和手指越来越挑剔,对于当初在网上买的那张古琴,他越来越不满意。"我自己弹自己的琴,弹我自己喜欢的曲目,多优美,那种感觉多舒服。"骨子里的手艺人情怀,让王可逊萌生了造琴的梦想。



从师父那里王可逊得知,制作古琴需要一百多道工序。面对古琴复杂的制作工艺,王可逊没有退却,参照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师父的指点,他开始了斫琴的探索之旅。但逢空闲,王可逊就在工作室里忙活着,一步一步地斫制古琴,经过三个多月的摸索,他的"处女作"终于成型了,但装上琴弦一弹拨,手感和音色都极差,还不如他从网上买的那张古琴。



那段时间,王可逊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思考古琴工艺流程。第一方面是选材一定要考究,第二个方面是斫琴师对膛内结果的判断,如何去剖制这张琴的琴腹,是琴音质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



 面对接踵而至的失败,王可逊继续摸索着前进,经过一次次耐心的修正、调试,慢慢打磨到顺畅,终于,在2010年斫制了一张不错的古琴,经过他手指和耳朵的检验,这把琴正是他理想中的感觉。



王可逊觉得与古琴结缘不仅陶冶了情操,也让自己的心境更为宽阔,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古琴总是能引领他穿越时空,去和古人来一场千年对话。如今,这位秉承手艺人态度的琴人,不仅斫制了不亚于任何大家的古琴,其精心复原的唐代名琴绿绮台,更被东莞可园博物馆永久收藏。
王可逊说:"琴就是我的知心朋友,我感觉我这一生当中,已经不可能再离开琴了。"


2022-05-03 23:58: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