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九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头?你确定有这玩意?
茶语网(www.chayu.com)近期将不定期推出著名作家吴疆先生的专栏。本文为吴疆先生观点,不代表茶语网观点。
吴疆:著名作家,茶文化学者,一个备受争议却又不得不去关注的茶学者。《普洱茶营销》作者。
吴疆先生
老茶头最近几年风靡市场,其茶汤粘稠,滋味醇和,比之新茶柔顺,比之老茶又少了仓味霉味的杂味。其实老茶头并非是老茶,"老"在此处只是一个形容词。
计划经济时期,没有老茶头这个词,所谓的老茶头都是作为副茶,能打散的都打散拼入堆子中,不能打散的要么焚烧作为有机肥,要么直接扔掉。
之所以丢弃,一个原因在于当时国内无人消费普洱茶,另一个原因则在于熟普制作的过程中,毛茶一直放在水泥地面,不断要翻堆,老茶头形成的原因是果胶质从上流于堆子底部的茶叶上凝结成块状,当时的卫生条件不似如今这般讲究,所以,不要说茶头里面有沙尘毛发,就是在成品里面也有谷壳、毛发这样的异物。
而且当时的普洱茶出厂价格低廉,国内市场也无人消费,块状的茶头,无法拼入成品当中,干脆就一把火烧掉。
当时有散茶生产计划的厂家普洱县、澜沧县、景谷县、景东县茶厂都是分级交付给省茶司,省茶司再根据销售计划分配给香港的15家头盘商。
香港的熟普市场一直是稳定供应,商家对于等级原料也非常熟知,尤其重视细节,当时的茶叶出口必须有三个样品,一交省茶司,一交头盘商,一交厂家留档,计划经济时期,级别控制严格,尤其是出口事务,不能马虎。
香港的头盘商喜欢8、9、10这样低级别的茶品,对于副茶类产品则从未接触到,也从没有进口的计划,所以,茶头这样的副茶既不可能作为成品出口,也不可能成块状掺入成品紧压茶当中。
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国内经济情况逐步好转,国内的茶叶消费也逐步上扬,为此,之前的茶叶质量下降,低档茶多的情况急需改善。
1978年底和1979年初,云南省物价局和云南省外贸局以(78)云价农字第26号和(79)云外计字第23号联合通知:"为认真贯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国茶叶样价会议精神,本着对那些不喝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级外茶不予收购的原则,决定不设样、不设价、不予收购。"(《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
由此可知,计划经济时期的云南省茶司连级外茶这样级别的茶都不予收购,何况是更次之一等的副茶类产品。现在的人根据想象而制作出所谓的"90年代老茶头",其实是不了解历史。
市场上的商家为了推广的方便,甚至把老茶头的历史推导至于清代,缘由在于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一文中有叙:"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其实阮福此处所指是晒青毛茶制作过程中,由于揉捻这一环节粗放导致毛茶"固结"。
而茶头的形成,则是熟茶制作过程中,由于泼水发酵,果胶质溢出,于堆茶底部的毛茶形成,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晒青毛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云南熟茶工艺是上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就算追溯到50年代初期的广东发水茶的工艺,也不可能推导到清代时期就产生茶头。
把老茶头这个名称搬到茶叶包装上,作为一个正式的产品名称,也是2005年勐海茶厂首次。
当然,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出现,还是源于普洱茶如今成为了一个重要茶类,在做工上、卫生条件上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有关,而老茶头相比其他成品茶,的确是粘稠度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