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紧压茶形状流变考 | 一文读懂砖饼沱的大历史(一)
一提到云南普洱茶,脑海中首先闪现出来的,多半是"七子饼"的形象,普洱茶当然不止这种形象,有饼、有砖、有沱,有竹筒、有金瓜、有元宝、有蘑菇、有弹子、有龙珠…而且是不同体积、不同重量、不同尺寸和包装的花色品种。这些形态各异的紧压茶中的每一种,几乎都需要量身定做一套模具,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并非为了好看。
散收时代
历史上普洱茶,不是现代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以晒青及渥堆工艺制作的普洱茶,多指以"普洱"冠名的滇茶的一种笼统称谓,一段时期甚至将全发酵的滇红,和炒青、蒸青、烘青、晒青的滇绿、滇青包含在内。所以,现在谈及普洱茶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滇茶的历史(以下所提到的滇茶均用普洱茶代替,不再做说明)。
散的鲜叶
最早记录普洱茶的《蛮书》提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其中记述了普洱茶的产地、采收、饮用、和制作。其中,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散收",是散收鲜叶,还是市场上见到买卖的是散料状态,还是买回到家里存放的也是散茶?査遍古代现代所有关于普洱茶文献书籍,没有对这两个字有任何解释,甚至提出疑问的都少有!如果是散收鲜叶,是说采摘的标准不规范,或是采摘的茶园分布太散,云南山地多,不可能有内地茶园种植的规范;如果是市场上见到散料,也不等于没有加工紧茶的可能。
至于"无采造法",有学者认为:"是因为樊绰本人没有到过云南实地考察,道听途说记录的,实际是有的。"其实说无采造法,并非指不会采和造,而是没有一定的采和造的标准规范,这和现在普洱茶没有一定标准的制作工艺何其相似!总之,至唐朝,普洱茶的形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是散茶还是紧压茶不得而知。
晒青散茶
至宋,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中载:"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与樊绰所说的大同小异,似乎也是引用了他的说法,连采造之法都直接省去,可见,宋时亦无普洱茶形状方面的描述记载。茶马互市中用以换取西蕃马的普洱茶是散茶状态还是紧压茶也是无从查证。
直至明万历年间,谢肇淛在《滇略》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我们才得知,这时普洱茶第一次有"紧压茶"文字出现,至于此团茶是什么模样,制茶方法是云南本地少数民族自己发明的还是到边疆的内地人传授,同样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相当强势的朱元璋下令废团茶而兴散茶时,内地人风行一时的团茶时代已结束,而明朝政令鞭长莫及的云南,普洱紧茶的时代已然来临。
金瓜
将普洱茶压制成各型紧压茶最初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运输的方便。普洱茶产区山高路远,茶叶的外销完全靠人挑马驮,一匹马运50公斤散茶,改为紧茶可驼运70公斤,运量提高40%,运费降低40%。压成紧压茶后运输方便,经销商也方便存放和销售。这种以方便存放和运输而形成的工序,正好形成了普洱茶以后可以越存越香的一个重要条件。至于用石模压饼,用木模压砖压沱等完全由当时的生产条件决定。
各个时期普洱茶形形色色的造型背后必然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七子饼的来历
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重49两(16两为一斤,这便是"半斤八两"的来由,49两合当时的3.06市斤);32筒为一引(重98斤),接近100斤。既便于计量,又刚好不需要买2张茶引。至于为啥要用其"七"为基数,则因为: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中国甚至南洋已深入人心。可见最初的"七子规定"源于清政府颁布的云南茶法,其初衷是为了统一规格形状,便于计税计量,不过当时还没有七子圆茶或七子饼的提法。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书影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普洱茶饼的标准重量,为什么偏偏是"357"这个毫不起眼的数字?其原因在于,当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为了配合出口每件30kg的普洱茶,每件按国际惯例包装为一打12筒,每筒7饼。故30kg/12/7就约等于357克,这个标准沿用至今。此时七子饼茶的"357"规格,则是根据出口计量需要而特意设定的数字,而非巧合或者刚好符合马驼的标准说法。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一时期不同的紧压茶形状出现自有其符合当时需要的目的功用和价值,"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具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模糊了。如今更好听的四禧茶、五福茶已经有了,更好计量的100克、200克、400克饼茶也有了,更好撬的方砖、长砖、厚砖有了,更好看的沱茶、金弹子银弹子、迷你沱有了,更好泡饮的龙珠有了…
七子饼茶最辉煌的时代过去了,
但我依旧拥有七子情怀,
依旧留恋喜欢它,
喜欢它如今已毫无意义的357,
喜欢它朴实无法的外表,
喜欢它内敛迷人的内涵,
喜欢它深邃离奇的身世,
喜欢它纯粹厚重的滋味,
…
(此文原创,责任编辑: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