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茗星私享丨四十六年的坚持,寄情于山水之间——刘书芬

发表于:2024-11-07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07日最后更新茗星私享丨四十六年的坚持,寄情于山水之间——刘书芬<,刘书芬,景德镇人,从事瓷器行业46年。1971年进入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工作;1978年创办个人陶瓷艺术绘画坊;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瓷复制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84年创办仿古陶瓷制作坊,与古陶瓷专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07日最后更新茗星私享丨四十六年的坚持,寄情于山水之间——刘书芬。

刘书芬,景德镇人,从事瓷器行业46年。



1971年进入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工作;

1978年创办个人陶瓷艺术绘画坊;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瓷复制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1984年创办仿古陶瓷制作坊,与古陶瓷专家黄云鹏、陶瓷学院的钟莲生教授、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罗学正三位先生共同开展古陶瓷研究、复制工作。


瓷器,灵魂、艺术、情怀的结合物

景德镇市,别名 "瓷都",景德镇陶瓷享誉全世界,正是受瓷器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刘书芬对瓷器的喜爱才会那么的热烈。

刘书芬说自己从事仿古陶瓷制作和研究四十余年,在刚遇见瓷器的时候,刘书芬觉得制作瓷器是一件神奇的魔术,看着一坨泥巴经过各种工序的加工就成为一件精美的瓷器,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然而在刘书芬刚开始学习制作瓷器的时候,并不能准确地掌握泥性,泥巴在手上总是不听话成不了型,经过自己长时间的刻苦磨炼才慢慢变得娴熟起来。

如果说刘书芬对瓷器的喜爱来源于景德镇独有的文化氛围,那么对瓷器的绘画艺术就来源于父亲的启蒙。


大自然的风景,万水千山都是情

刘书芬说对于国画的喜爱,源自于家父的启蒙。父亲青年时在部队任文职工作,教导他中国的传统书画最能代表国学精华,勉励他勤学苦练。

在父亲的教导下,刘书芬产生了对画画的喜爱,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

随着年龄增长,他尤爱山水国画,因为大自然的山水千变万化,风情迥异,面对山野的苍茫与凄凉,泉水瀑布的灵动与气魄,给创作者万般情志、无限遐想,让山水画的创作发挥性更宽、更广。



刘书芬的山水画多以水墨的纯度变化与水墨黑白的明度控制相结合,在水与墨的笔触与线条的相互渗透中, 营构起意态万千的山水审美空间。

但是他同样也对色彩的驾驭得心应手,有些作品中在整体水墨的画面上也部分植入色彩,达到了水墨与色彩浑然天成的和谐和单纯。


瓷器里的匠人情怀

对刘书芬来说,瓷器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他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精美的器物实质是杯盏中的匠人情怀。

瓷器那精美的图案,流动的釉面,变化万千的色彩,都是带着体温和传承的艺术,是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珍宝。



"瓷器看似一个物件,实质是有灵魂的艺术,是作者通过各种思想把它建造出来的一个有意想、有个性的产物,特别是成型后,经过作者的绘画构思和严谨的手绘让瓷器变得栩栩如生、生动鲜活。"刘书芬说。

作为非遗传承人,刘书芬精绝的古瓷复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品赏其作品古色古香的韵味,深沉稳重的品质,粗中有细的风采,端庄大气的雅致,令人如痴如醉,爱不释手,惊叹他巧夺天工的匠心独具。

刘书芬还将典雅华滋又秀逸空灵的水墨风格,从宣纸"移植"到瓷板上,材质迥异,气韵如一。

在《又见江南烟雨时》,《春意江南》等作品中,那种转承启合,抑扬顿挫的笔墨线条,在光滑坚硬的瓷板上依然挥洒自如,潇洒飞动。



隅石堂手绘仿高古瓷手绘青花鱼藻纹盖碗,画面所绘的是明代嘉靖官窑五彩的经典鱼藻纹饰,釉面如羊脂白玉般温润,无火气。盖碗通高10.4厘米(带茶托),口径11厘米,满杯约200cc。



隅石堂景德镇纯手绘青花缠枝茶花莲纹小杯,景德镇手工仿古陶瓷茶具品茗杯,釉色白中微泛青,釉面滋润细腻,壁外绘青花缠枝茶花莲纹一周,底部莲瓣围绕一周,再采用传统的青花混水渲染及填色工艺完成。通高4.5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4.4厘米。满杯约100cc。


注:茗星个人经历及产品信息皆由茗星本人提供。


点击文末【前往购买】了解更多茗星详情



2022-05-03 23:46: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