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悼念:首批紫砂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大师汪寅仙逝世,享年75岁

发表于:2025-01-2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8日最后更新悼念:首批紫砂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大师汪寅仙逝世,享年75岁<,有一种人,终其一生,忠于梦想,让后世敬仰,成为时代美谈,她的作品也随之成为佳话。汪寅仙女士就是这样的人。这位紫砂壶大师一生酷爱紫砂陶艺,为发扬祖国陶艺事业奋斗终生,后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2月28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8日最后更新悼念:首批紫砂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大师汪寅仙逝世,享年75岁。

有一种人,终其一生,忠于梦想,让后世敬仰,成为时代美谈,她的作品也随之成为佳话。


汪寅仙女士就是这样的人。这位紫砂壶大师一生酷爱紫砂陶艺,为发扬祖国陶艺事业奋斗终生,后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2月28日9时28分逝世,享年75岁。



她是紫砂界又一座艺术高峰

在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的《传承·大师》特别节目中,对汪大师做过这样的开篇解说:


"一块泥巴在她的手里千变万化,一把壶被人卖出惊天高价,她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作品被世界六大博物馆收藏,她就是中国紫砂界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汪寅仙大师作为当代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她的从艺经历、美学思想、艺术构思、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等,都对紫砂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前启后,开花器雅美一代新风,硕果累累,集陶艺之大成。


她把光器的书卷素雅,花器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眼光,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花器之文雅,光器之灵动,放大情感于作品之上,在精神上追求至诚至美,她的作品总有出人预料的艺术效果。


汪大师终日不倦,得其妙理,陶艺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用通神之功,力追鸣远,她是紫砂界又一座艺术高峰。


从业近60年,紫砂壶是人生经历的浓缩

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的汪寅仙,14岁便开始学习紫砂陶艺,好学精进。先后师从著名的紫砂大师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蒋蓉等。


就是这近60年的做壶人生,让她对紫砂壶有一种如对亲人,"一日不可无君"的感情。也让她拥有精湛的制壶功夫和对紫砂泥性透彻的了解,至今作品已逾百件,常获选为国家礼品,出国参展并受国家博物院收藏。


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转师朱可心门下习研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随师朱可心成功复制南京博物院藏品《圣思桃杯》,并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等东欧国家展出。


1979年作品《葡萄杯》选中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1980年创作的《高寿梅桩茶具》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86年作品《回方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86年与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守智合作创作的抽象线条形茶具《曲壶》曾送往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1990年分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并被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汪寅仙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她将"曲壶"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将"神鸟出林壶"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将"斑竹提梁壶"捐赠给南京博物院,将"松竹梅壶"捐赠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捐出的壶有近百把。她说:"紫砂壶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它能折射出作者的心胸、气度、才思、情怀,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好壶。"


如今大师已故,但其作品却深刻影响着后世。可以想象的是,汪寅仙大师的作品,升值在即!


汪寅仙生平简介

汪寅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女陶艺家分会副会长、宜兴陶瓷行业协会女陶艺家分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主要作品

汪寅仙的作品《回方壶》、《圣思桃杯》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曲壶》、《弯把梅桩壶》、《大一粒珠》、《秦权壶》、《南瓜壶》、《圣思桃杯》收藏在英国皇家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六大博物馆。


编辑/雅菲


2022-05-03 23:44: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