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栏丨有茶自远方来
编者按:一个泡在茶水里五年的人,能没有一点变化吗?肯定有。而且这变化,也一定与茶有关。茶,帮助作者开启了全新视角,去看世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作者简介:木头离,本名韩磊,坐标河南郑州,目前在当地知名茶企就职,主要负责培训相关事宜。进入茶行业五年了,原本在我有限的经验中,只要是煮开了的水,都是可以被叫做"茶"的,后来,才明白,那个最多只能叫"白开水"。而现在,我的生活,早已离不开茶了,每一天,都是以一杯茶作为开始,以另一杯茶作为结束。
正文如下:
有茶自南方寄来。
引起了办公室新来的小姑娘的兴趣,幽幽地感叹了一句:"没想到,你的快递还挺多的。"
嗯,念你年纪尚轻,我自动屏蔽掉话外音。
看她起了兴趣,拆包装的时候,自然地邀请她一起品尝,这时候,恰好有老同事刚好外出回来,就开玩笑说:"嗯,你这又开始了,又一个小姑娘要掉沟里了!"
这话听着怎么怪怪的,念在他的年纪也自动屏蔽,一并邀来喝茶。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杯茶搞不定的,给他们一杯茶,也好让他们消停一下。
邀他们喝的是凤凰单丛,产自广东潮汕。凤凰单丛,以香制胜,它的香气也许不是最高的,但却是最迷人的,不仅香型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富有层次,又多变,当地人甚至会告诉你,茶没有制作完成,他们也无法确定到底香气是什么样子的。
而寄茶来的小哥,也是有一年在茶博会偶然认识的,聊得还算投机,偶尔也会有联系。
看他前一段时间做了一批不焙火的单丛,想着这个时节喝也刚刚好,就要了些。
温了一下杯子,将茶投入,轻轻摇动,香气瞬间扑鼻而入,顺势给他们闻了一下,然后确认了一下表情和眼神,我知道,他们也喜欢上了这个茶。
嗯,我就说嘛,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杯茶搞不定的。
喝完收工,回到座位,瞥见了桌子上的日历,已经是二十四号了,原来已经五年过去了。
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听到的一句话:一个人五年之后是否会有变化以及有什么样的变化,取决于他这五年里读了哪些不一样的书,听过哪些不一样的课程,以及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而我的这五年,无疑是泡在茶水里的五年。
一把紫砂壶,用茶水泡上五年,会自然包浆,会变得更润,会变得有光泽,会自然地散发出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一个汝瓷的品茗杯,用茶水泡上五年,会开片,遍布杯身,当然也会包浆,也会变得更润,有光泽,同样会夺人眼球,受人喜爱;
以此类推,一个泡在茶水里五年的人,能没有一点变化吗?肯定有。而且这变化,也一定与茶有关。
最表面的变化,也是都看得见的,就是生活习惯:以一杯茶开启新的一天,以一杯茶结束旧的一天,茶,早已成了生活里的必须。
其实最主要的变化,内心里的变化,是很难被别人发现的,就是--开了第三只眼。
这第三只眼,听来有些玄,容易让人想起二郎真君来,但这还真不是,更没那么玄乎。
不过,确实有一点像。
茶,开启的这第三只眼,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看世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透过它,我看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和泡茶类似,有着一个简单的流程:顺序--分支--循环。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步骤,也就是有一个先后顺序,比如泡茶,烧水,备具,温杯,投茶,润茶,冲泡,分杯……这个顺序不能乱。
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事情构成的,有一个个的分支,比如泡茶,烧水是一个分支,你要会选水,还有选择水的火候,需要一项项地分开来。
并且很多事情,不是做一次就可以的,是一定要做很多次才可以的,还是拿泡茶来讲,泡茶的流程会了,并不代表会泡好茶,还要按照这个流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才可以,现在最流行的刻意练习,就是那个一万小时定律,起码还是要遵守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里,要想提高效率也是可以的,虽然顺序有先后,但是不代表就是一个僵化的流程,要想提高效率,就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改动,比如说,烧水和备具,它们就可以同步进行,你不一定要等到烧好水再去备具,放到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都是遵循一样的道理。
当然了这开启的第三只眼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以后再谈。
我已在茶水里泡过了五年,接下来,将有一个又一个的五年等着我,当然,也许还会等着你。
注:图片来自茶语网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茶语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