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探听到这家茶叶畅销世界的秘密!(三百年技艺传承 近百年外销风云录)
1736年,清乾隆元年,安溪仕人王士让与诸友会文于南轩,见层石荒园间有棵奇异茶树,遂移植于书房后园悉心培植,并初创独特制茶技艺,自万千中选出极品一二,精制成茶。
1742年,王奉诏进京,将此极品茶进献内廷。乾隆饮之,大赞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遂赐名"铁观音",列为贡茶。自此,"铁观音"的美名传扬民间。
王士让即被后人尊称为"铁观音始祖"。
王氏家族感恩圣上的皇恩圣眷,后世十三代人代代专注事茶。
凭着对先祖的敬意及对茶事的执着,铁观音第十代传人、八马先祖王滋培于民国年间在家乡及东南亚创办了声名显赫的"信记"茶行,从此,铁观音具备了走向世界的潜质。在铁观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源于信记茶行的八马茶业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代茶人图
三百年专注做茶,十三代从未中断
从1736年在福建安溪发现铁观音这个新的茶叶品类开始,王氏家族已经走过了近300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注意到早期"信记"的LOGO,你会发现这个传统品牌的标识是这样的:
信记的LOGO
像中国传统的很多商标符号一样,这个以抽象文字演绎的LOGO诠释着企业坚持诚信经营、诚实做人的精神,质量和信义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品牌初创开始,"信记"就把品质安全放在了第一位,用实际行动,用产品品质来证明它的信誉,证明它的品质。"
300年过去了,"信记"已经蜕变成如今的八马茶业,名字改变了,骨子里的信义永不变,"信记"的初心贯穿始终。
一脉相承的"八马"在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王文礼的带领下,从皇家贡茶发展成为国家级"非遗"铁观音传人品牌,并踏着全茶类发展的步伐迈进。三百年专注做茶,十三代从未中断。
王侯将相 八马为尊
现在的八马茶业LOGO
这是一个有情怀的故事。
任何一个品牌的触发都有一定的契机。他一定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里被深深刺激到才有了品牌建立的机缘。
1993年的夏天,铁观音第13代传人-- 王文礼先生大学毕业后初到深圳一家报社工作,他拿着到手的第一份工资请同事到一家咖啡厅小憩,买了一杯咖啡,准备结账时他惊讶地发现,一杯洋咖啡要20多块,而且又苦又难喝!那种感觉就像在割他的肉,他很了解当时安溪铁观音的行情:"一斤才5-6块钱,而且比这好喝多了。"作为铁观音传人他感到很心疼,也激发了他创立中国茶品牌的梦想。
联想到安溪老家祖辈赖以生存的茶园,王文礼不仅看清了这杯咖啡背后的暴利,更看到了一份无可限量的事业。次日,他向报社递了辞呈,回家乡创办茶厂,这是他到深圳后的第二年。
此后,王文礼开始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直营门店,把在安溪生产的铁观音运到深圳去销售,并创立了八马品牌,及至1997 年,"八马茶业"始注册成立。
中国古代,王侯将相出行以马代步,以八匹马出行是最高规格的礼仪,铁观音世家,将老字号"信记"演绎为今日的"八马",寓意八马茶业是乾隆赐名、位列贡茶、血统尊贵的铁观音传人品牌形象。
从此,我们看到了"八马"扬蹄四方。
从1937到1997 八马出征东南亚
要说走出国门,我们得从信记茶行的创办者、铁观音第十代传人王滋培说起。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侵略,安溪西坪尧阳的民众同样身处饥寒交迫的困境。
为了生计,王滋培把茶园和茶厂交给亲人管理,率先在厦门开办"信记茶行"专营铁观音,不久又在泰国开办了一家,将铁观音传到东南亚。而"信记"有史为证的第一次出口却已是到了1937年,出口到东南亚一带。这个时期,信记茶在东南亚赫赫有名。
出口地图
二十世纪末,那是一个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机遇。各国之间的贸易也极为繁荣,而那个时候的日本,也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他们极其喜爱中国的茶叶,喜爱中国的一切,他们认为中国的乌龙茶是美容茶、长寿茶,但他们却没能在忙碌的时间坐下来静静地泡一壶工夫茶。
工夫茶泡饮图
伴随着日本的生活节奏,便携、快捷的无糖型茶饮成了当时日本人极为喜欢的一种饮品。他们从乌龙茶原料中提取茶元素,融入日本的快消式设计,一时间,日本,成了"八马"茶叶原料的最大出口国。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出口销量中,日本市场的消化量达到了"八马"全年出口的80%左右。然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背后,我们的需要看到一个现实是,虽然"八马"出口的都是价值较高的高端原料,售价在每公斤十至数十美金以上(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1美元=8.2元人民币,1美元=113日元)。
这也就是说,当时出口到日本的乌龙茶原料,每公斤价值好几百元人民币,但是以此原料提取物生产出来的茶饮,市场上每瓶的售价均价在200日元左右。
现在,中国茶叶原料出口价格在每公斤二三十元左右,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行情。
巅峰时期的出口 每天一个20尺货柜
1997年,每天一个20英尺的货柜是"八马"巅峰时期的出口量。
20英尺的货柜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个20英尺货柜究竟有多大,能装多少货物。
20英尺货柜内部尺寸图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标准的20英尺货柜极限容量为33立方米,载重8-10吨。但八马出口日本20英尺货柜的茶叶,为降低损耗,保障茶叶品质、外观等,当时的最大容量仅装载了4-5吨。
每天出口4-5吨,以一年365天计,当时"八马"出口的最高峰值就是每年有3000吨左右的成品茶出口量,这也是1997年的时候,"八马"一条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完全达到饱和时的年产量。
在这期间,除了定期的机器维护时间,这条生产线完全满负荷工作。每加工完一个批次,机器进行一次清理维护,而当机器开动的时候,线上的所有工人三班倒,没有一点停下的节奏。
八马生产线图
八马的每条生产线有10个输送带,每条输送线上有6个工人进行人工检杂。虽然机器完全可以进行原料精准度、准确度的控制,但是人工的确认却是机器所无法替代。在机器的高速运转下,精准的人工检杂让"八马"的产品得到了更高标准的质量保证。
八马的的伴手礼是他们放心喝的饮品
当时的"八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迎来一批日本的管理团队。这些日方管理人员不管收到什么样的伴手礼,只要是和食品有关,他们要么弃之如履,要么就是送回国内进行检测。
在无数次严苛的检测中,他们发现,八马的茶叶,很多标准甚至超过了当时他们国内自己的标准。在严格的可追溯体系中,产品质量安全是八马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他们外销可以快速转换为内销的决定性因素。
只要是八马赠送的茶叶,他们就敢喝。一时间,来自日本的管理人员们达成了这样的一个统一的认识。
肯定列表之后,八马成了首批通关的产品
2006年5月27日,日本出台《肯定列表制度》之后,八马产品成为首批顺利通关的农副产品,这是其多年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和严苛的检测手段取得的成果。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肯定列表制度是怎么回事。
肯定列表制度出台的背景
日本是食品和农产品进口大国,其中市场上有60%左右的农产品需要依赖进口。在"肯定列表制度"出台之前,日本只对目前世界上使用的700余种农业化学品中的350种农业化学品进行了登记或制定了限量标准。对于进口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其余400多种农业化学品,则无明确的监管措施。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日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差异大。 "肯定列表制度"对516种农药制定了具体的限量标准,其中,对中国茶叶的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了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茶企不敢贸然出口。但是,八马茶业在长期的品质坚守中,已逐渐建立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即在品种、种植、采摘、初制、精制、包装、营销、仓储物流等环节全程监控,并实现了从茶园、工厂、再到终端门店的"全产业链"布局。被专家称为"茶叶全程标准化八马模式",极大地保证了"八马"铁观音的茶叶质量安全。
2006年5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后的第8天,"八马"价值近6万美金的铁观音首批顺利通关日本,至今,无一被退货记录。
全球最先进的乌龙茶生产线--八马第5代生产线
从出口到内销 八马全面出击
现在的"八马",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6000吨,拥有可管控茶园80000亩,以及数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
八马生态茶园,茶树与林木共生,动植物与微生物平衡共存
八马生态茶园(唯一乌龙茶GAP示范基地)
八马茶业在多年的外销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建立了全程可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八马出口的铁观音标准茶成为行业标杆,并将"八马铁观音"的品质深深地烙印在消费者心中。
近年来,国际经济大环境低迷,受出口汇率波动及贸易关税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整体缩减的时刻,八马依然保持出口业务,坚守商道诚信精神,一如百年前的信记茶行,为国外的合作伙伴们送去他们需求的乌龙茶铁观音。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内销市场,并已创立了800多家全国连锁门店的销售网络。
20多年的努力,300年的传承,"八马"坚持着只为一杯好茶的匠心精神。努力做好茶,分享中国好茶,让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与快乐。中国茶叶的消费市场在变化中壮大,新鲜的消费群体在不断的成长,八马稳健的发展还在延续,这家承载着乌龙茶铁观音外销近百年历史的茶企已成为中国茶品牌一张闪亮的名片。
撰文/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