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适饮期普洱注入“兴奋剂”会更好喝?这个真不违规!
有人说,喝茶得"讲究",必须看水温、出汤时间来细泡、细品;有人说,喝茶要"随意",直接拿大瓷缸泡茶才过瘾。
虽各有各的饮茶习惯,但有些茶,譬如有一定陈化年份的普洱茶到了适饮期后,开喝时还真就必须要"作"一点,比如说注入"兴奋剂"才算不曾辜负了其芳华。别担心,其实我们说的是"醒茶"。
为此,茶语网(www.chayu.com)特意请到了对于品饮陈茶有着一定研究的著名茶企岁月知味董事长郑少烘先生,讲解一二。
茶里藏着的"精华",需要被唤醒
经由了时光的沉淀,普洱茶里浸润着岁月的密香和精华。品饮时,通常会有一道特定的步骤:醒茶,类似于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到达适饮期的茶更加好喝。
很好理解,在长期存放的过程中,茶始终处在相对稳定、干燥的小环境,茶逐渐陷入了"沉睡"之中。而当重见天日被开喝时,茶却无法快速地适应"新环境",立刻饮用难免会有一丝沉闷之感,甚至夹带一些仓库中的味道。
试想一下,是让一个半梦半醒的人为你跳舞好看,还是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舞者要来得更酣畅呢?而醒茶,就是为了将茶叶从沉睡中唤醒,并把状态调整成这样一个dancer。
郑少烘先生,就十分重视醒茶这个步骤:"在冲泡之前,我们都会将茶放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让其苏醒,直到其感官品质得到完美地呈现,而且这是必须的环节。"
郑少烘继续向我们介绍道:"就拿岁月知味2006生茶的易武古韵来说,未醒茶时,干茶香气低沉,滋味不够顺滑细腻,韵味不深,舌面甚至出现燥感觉等现象;醒茶后,干茶的蜜香会较好地呈现,冲泡时也会有陈香以及木香,滋味更加厚重,汤感也会变得细腻,韵味会得到很大的激发,喉部韵味会更深。"
有了醒茶步骤,在品尝到的第一口,那经由宝贵岁月所锤炼的香气和滋味就能有着淋漓尽致的呈现,不会白白失了价值。
醒茶有"套路",要讲环境、年份和茶品
对于如何醒茶,岁月知味还有着自己独门专属的"套路"。为此,茶语网(www.chayu.com)特地请到了郑少烘先生为我们讲解这套"醒茶大法"。
第一招:容器准备好
其实,对醒茶的容器没有太多的要求,茶叶易吸附异味,尽量选用没有异味、密闭性较好且干燥的罐(盒)子为好。
第二招: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在岁月知味看来,醒茶步骤最为关键的所在就是外界环境。如果醒茶的环境没达标,很有可能茶还没唤醒反而让其受到"污染",影响品饮。
岁月知味有专门用于醒茶的屋子。整个醒茶过程不可有强光直射、不可有异味,空气要流通,且醒茶的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在适合茶叶存放的范围之内,不然会使滋味口感受到影响甚至导致茶叶发霉,影响醒茶的顺利完成。
第三招: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要"对症下药"
根据现有经验,岁月知味对于不同年份普洱茶的醒茶方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年份越久的茶,醒茶越繁琐,所需要的周期也越长。
对于年份不长的(5年之内)普洱茶,直接将仓库中拿出的茶叶放置于上述的稳定外界环境中3天左右,与流通的空气尽量融合,带走仓储中的一些沉闷气息。当干茶的香气变得高扬馥郁即可。
而年份较久的(6-10年甚至更高)普洱茶,首先会将其茶饼用茶刀撬成块状,用绵纸包裹后放置在上述的外界环境中4天左右,然后放入陶罐、紫砂罐或者无异味干燥的密闭容器中再静放一周(时间不是固定标准,可视情况而定)。按照郑少烘的话说,就是一个"从密闭到开放再到密闭"的过程。
第四招:生茶和熟茶要分开
此套醒茶方法对于生茶或者熟茶都适用,但是两者在醒茶所需的时间上又略有区别。
通过大量的实验,岁月知味认为相对于转化较为平稳的熟茶来说,生茶的陈化过程更为复杂,变化多端、空间更广,在醒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检验。考虑到此,生茶和熟茶是要分开"醒"的。
成立专项工作人员?我们醒茶是认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能有如此详细、专业的醒茶方法,又与岁月知味本身对普洱茶的大量探索与研究密不可分。作为较早一批向易武茶区渗透的茶商,从2005年企业创立,岁月知味就将选料重点放在易武茶区。
由于技术的严苛和对品质的把控,目前岁月知味在麻黑、高山寨、茶王树、弯弓4地出产的茶品,已经可以达到有机标准。
"现在我们的老茶仓储量已过千吨了,这些'子弹'不仅足以支撑企业的规模化运作,而且10年后还会变成'炮弹',20年后就是'核武器',这是其它品牌难以企及的。"郑少烘口中的"子弹",正是陈放了一定年份的普洱茶。
庞大的储存量以及多年来对于普洱茶的不断探索和理解,让岁月知味总结出了这套独特的"醒茶大法",且一直把其与产品原料、加工工艺及仓储看得同等重要,就连参加线下品鉴会或是各地展会时,也一定坚持按照前文中的步骤提前醒茶。
"岁月知味陈放了一定年份的普洱茶在开喝前必须要进行醒茶工作。考虑到全国各地气候的差异化,在各地茶博会或者品鉴会开展前20天我们就开始将茶样发往当地,在当地进行醒茶工作,甚至还有专门负责醒茶的工作人员。"郑少烘这样对我们说到。
提前发茶样醒茶,还配备专项工作人员?这份认真的"醒茶态度",小编必须给101分,多一分不怕你们骄傲!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由多年经验总结而来的方法有着足够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下次品饮时可千万别忘了这个步骤。毕竟,在醒茶的道路上,有人做得如此认真。
撰文/编号616
摄影/宝军、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