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滇红小传:一个关于中国茶叶国际化的思考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2日最后更新滇红小传:一个关于中国茶叶国际化的思考<,说起来,云南红茶很神奇。作为全世界最早的茶叶发源地,和茶树的基因库,云南产茶的历史几千年,但是直到1938年,才开始有人用云南茶叶试制红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为了出口创汇而创制的红茶品类,"出口线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2日最后更新滇红小传:一个关于中国茶叶国际化的思考。

说起来,云南红茶很神奇。


作为全世界最早的茶叶发源地,和茶树的基因库,云南产茶的历史几千年,但是直到1938年,才开始有人用云南茶叶试制红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为了出口创汇而创制的红茶品类,"出口线"都一直是它的"生命线"。


但在今天整个中国茶叶出口都不振的情况下,滇红也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1938年,凤庆安石村

历史上的第一次云南大叶种试制红茶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南中国的重点茶业产区开始沦陷,而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红茶,断了货源。


1938年,祁门茶业改良场被迫疏散。为了开辟新的茶叶出口产地,当年9月,从祁门疏散出来的茶叶工作者冯绍裘以中茶公司技师身份,随中茶公司专员郑鹤春,来到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



十月中旬,他们由昆明乘汽车三天到达下关,然后步行山路十来天,十一月初才到达顺宁(今凤庆)。


立即,他就被顺宁凤山茶园奇怪的茶树资源所吸引--当时的很多中国茶人即使听说,但都还没亲眼见到过中国有一个这样大的大树茶产区。



"茶树均为单本植,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芽叶生长期长,顶芽长达寸许,成熟叶片大似枇杷叶,……产量既高品质又好,这些云南大叶种茶的特点,非常合乎我的理想。"冯绍裘多年后在《滇红史略》中写道。


当时云南各产区几乎只生产青毛茶,然后压饼压沱,并没有制作红茶的先例,但"如能采用大叶种茶创制出好的红茶,其发展前途是无可估量的"。



冯绍裘遂请茶园试采"一芽二叶"样品,制作红茶,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


一切都很如意。试制的250多克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用云南大叶种试制红茶。


▲ 今天的"滇红第一村"凤庆安石村&安石茶厂,当年冯绍裘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成功试制云南大叶种红茶。

2002年,这个茶厂和它所覆盖的安石村的茶园基地,都被一家名为昌宁红的企业收归旗下。


说来真的很神奇。作为全世界最早的茶叶发源地,和茶树的基因库,云南产茶的历史几千年,但是直到1938年,才开始有人用云南茶叶试制红茶。


而事实上,当凤庆的红茶开始运往香港,并转销英国,每磅以八百便士高价售出,创下当时国际红茶市场的价格新高的时候,在勐海和临沧的"思普"一带,也在有云南红茶的试制进行。


从滇西,到滇南

最丰富的茶树资源共同扛起"滇红"大旗


在冯绍裘于顺宁试制红茶成功,并着手筹建顺宁实验茶厂的时候。


几乎是与此同时,在云南勐海,也有人开始试制红茶--先是著名学者李佛一先生,因看到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的崛起,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冲击,还写成《佛海茶业概况》调查报告,呈给政府,呼吁勐海的部分茶叶改制红茶,以广开销路。


然后中国茶叶总公司派来的调查专员也来到了勐海。1940年春,来自内地的90余技术工人抵达勐海,在厂长范和钧的带领下,兴建了佛海实验茶厂(今勐海茶厂),同时在农村推广红茶初制技术,建立了三个红茶初制所。


▲ 抗战期间的佛海茶厂日常图


而在临沧的"思普"区域一带,也在1939年建立了"云南省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即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把推广红茶加工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在南峤、南糯山等地建立分厂,推广红茶制作。


可以说,在国仇家难的大背景下,为了出口创汇提供军需,在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大后方,一个崭新的大红茶基地也从此刻,开始逐渐成形。


滇红是为了出口创汇而创制的茶叶品类,而且从创制开始,庞大的地理跨度就是滇红原料取材的特征。


1956年滇红产区由凤庆、勐海等地扩展到昌宁、云县、双江、临沧的更多县区。


而今日云南红茶的产区,则横跨了滇西到滇南,包括了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版纳、德宏、红河等六个地州的数十个县。


这样庞大的地理跨度,涵盖了最丰富多样性的树种,树龄跨度极大的古茶树资源、以及无可匹敌的自然生态环境……共同造就了云南红茶在世界红茶中的不可比拟的独特性,也造就了一块响亮的品牌"滇红"。


红碎茶&名优茶

"滇红"的两个脉络


红碎茶(CTC)是国际红茶市场的主销品种,在今天已经占到了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80%左右。但红碎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尽管红碎茶在滇红领域的试制,可以上溯到上世纪40年代。但前几十年,因为技术受限,虽然进行了数次的红碎茶技术革新的实验,其始终未形成能在国际市场份额占一席之地的规模化生产。


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1989年),先是大渡岗茶厂引进了一套英国CTC红碎茶生产线,90年代后,又有凤庆、勐海等茶厂引进印度CTC红碎茶生产线,红碎茶的品质和产量都才有了质的提高。


▲ 昌宁红安石茶厂在上世纪60年代的木制生产线


▲ 昌宁红安石茶厂于2007年于印度引进的一条CTC生产线


▲ 昌宁红翁堵分厂于2016于印度定制的一条CTC生产线


而在另外一条线索上,滇红的"名优茶"产品,也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开始被不断试验、改进、推广、并生产。


而这个时候,凤庆茶叶原料的红茶"适制性"也开始在各个产区中开始凸显--


1957年,凤庆茶厂的"滇红"工夫一级在北京的同类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


1958年,凤庆茶厂首创"滇红"特级工夫茶,并从1959年开始被国家定为外事礼茶;


1986年,英国女王到访云南,时任云南省省长赠给女王的礼物,就是凤庆的红茶。



1952年,顺宁茶厂还曾先后寄样到皖南茶叶公司寻求鉴评及建议,当时皖方对寄样滇红的评语是:


"形状限于叶身多肉,虽稍粗而结实,取其整身已属上品。其制法系毛峰加工方法,以除杂为主。其叶红艳,显锋苗,香气隽永而芬芳,已得天资独厚之条件;水色鲜红而明艳,滋味纯正适口,总之,色香味均臻上乘,非内地所可以比拟。惟叶肉较厚,不易形成整齐之细条。如精工雕琢,反失其天然之资质。就总体而言,将来足与祁门红茶并雄世界。"


新挑战与新局面

滇红的当下,与未来


虽然滇红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出道即巅峰",国际知名度很高,口碑、赞誉也非常好。


但是诞生时,受制于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滇缅公路等云南的茶叶出口商路也受到了阻碍,外输无望,产量不大。


解放后,受制于时代与技术--因为冷战的国际局势,中国红茶退出了一些国际市场,最占国际份额的CTC红碎茶,又长期处于"土法制茶"的落后状态,产能和生产质量都与国际相差一定距离。


▲ 五十年代进口的马歇尔揉捻机


▲ 今天在昌宁红安石分厂保存至今的马歇尔揉捻机


到了八十年代,曾有一波"高潮"--在整个中国红茶出口恢复了美、苏市场,同时拓展了诸多海外市场的大背景下,又引进了先进的机器设备,滇红的出口销量也曾一度激增。


但随着统购统销时代的结束,我国红茶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长期高于世界茶叶主产国平均水平、出口价格又长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等弊端,开始暴露。


到了90年代末,西方世界逐渐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农残检测方面的条案,给了当时正在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红茶又一击。


红茶出口量及红茶出口量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比例,均表现为1990年之前的同步增长,而1990年之后的逐年下降



到了2000年,中国红茶出口量下降到仅占世界红茶出口量的2.98%。滇红作为中国红茶的一分子,也难以幸免。


无利可图,生存受挑战,红茶生产商们不得不纷纷转向内销名优红茶,或者红改绿、改普洱、改其他……出口的红碎茶货源出现短缺,"越来越低的等级、非季节茶、非主打茶被用作CTC生产原料,形成了恶性循环。"


但事实上,无论做规模化生产、还是精细化制作,还是当今消费市场越来越注重的生态、有机、健康……滇红在整个中国红茶阵营里,依然有着最先天的优势--


它有巨大的产区,有最丰富多样性的树种,有树龄跨度极大的古茶树资源、以及无可匹敌的自然生态环境……滇红依然具备打开最苛刻的口味市场的条件。


事实上,也有人早早看到了这一点,并在原料资源掌控、安全认证体系、生产状态的改善、规模化和标准化上猛练内功--


从2007年,昌宁红在"滇红第一村"建立的第一条CTC生产线,当时就是比肩世界最先进CTC生产技术,到现在13个茶厂,已经拥有十数条与时俱进的CTC、名优茶生产线,彻底终结了过去滇红制作"半机制"、"非标准化"的生产状态。


60万亩优质茶园,覆盖了凤庆县和昌宁县的数十年、百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树资源,并囊括了茶树品种的诸多大类,既保证了生产出的茶叶香气、滋味、浓度、内涵的多元性,也为昌宁红实现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大拼配"理念,创造了条件。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有大规模的生态茶园运营能力,通过了最多、也是最严格的"安全关"--得到了一系列欧盟、日本、美国的国际食品安全认证,甚至还拥有了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雨林认证茶园。


(不要小看这个"安全关",我国的多数红茶出口不了,都是因为这一关被挡在在国门之内。)


这一系列资质,为生产安全、口感独特的"昌宁红"高端名优茶,以及拼配出供国际、国内大宗市场品质稳定的茶产品,都建立了强大保障体系,也让这家企业拥有了比肩世界的能力。


现在,昌宁红的红茶产品远销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五大红茶品牌中的立顿、英国川宁、俄罗斯ORIMI、英国Finlays都是合作伙伴,堪称中国红茶界的一匹黑马。



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实现全球化的产销,这是一家叫昌宁红的滇红茶企,从1995年成立至今,都一直坚持的雄心和目标。


这今天看来有点宏大的"梦想",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事实上,滇红从诞生一直到十年以前,"出口线"都一直是它的"生命线"。


而滇红也始终拥有这样的实力,缺的只是更多把它往国际化标准上努力的坚定不移。


而我们也应该思考,中国茶叶在历史上,一向是一个国际化的商品,而且在资质上,本应笑傲全球,却缘何在国际市场份额越来越萎缩,越来越"被取代"?放弃国际,转战国内,是否又足够支撑中国茶业的出路?


依然衷心期望有"全球野心"的滇红企业、中国茶叶企业越来越多。


参考资料

1.《云茶大典》之《滇红茶篇》

2. 陈栋、卓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

3. 冯绍裘,《滇红史略》


撰文:摆尾鲸

部分图片摄影:夏小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05-03 23:39:5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