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茶企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被王牌栏目《对话新时代》选中?
易武是个季节性的地方,一年只有两副面孔。
相对于春茶季的喧嚣繁忙,进入淡季的易武显得格外沉静,甚至有些乏味无聊。街面上飞奔的车辆少了,餐馆生意冷淡,晚上也不再频繁传出KTV的鬼哭狼嚎--易武镇人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不过,上一周,确切来说是2018年11月19日,浮生若茶品牌中心却格外热闹。这一天,浮生若茶迎来了《对话新时代》栏目摄制组,此行他们是专门来为浮生若茶拍摄专题片的。
对浮生若茶来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对话新时代,对话时代品牌
《对话新时代》是一档全新打造的栏目,据介绍,该栏目以"对话时代人物、记录中国品牌"为口号,以"用影像记录时代、用镜头见证品牌,为新时代发展中企业提供品牌创新发展平台"为宗旨,讲述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品牌成长的故事。
栏目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新闻性与故事性结合的独特表现形式,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传播中国品牌价值。在时代和个人的对话中,关注那些是否足够创新、能否更好成长、是否有责任担当的企业。
易武做茶叶的企业和个人扎堆,做得好的也不在少数。可《对话新时代》为什么偏偏找到浮生若茶?
事情要从去年广州茶博会上说起。2017年,某栏目组在浮生若茶展位上采访了创始人之一娟姐,她向他们介绍了浮生若茶的高杆古树和创业史,由此打下了一个伏笔。
▲ 2017年,浮生若茶创始人之一娟姐在广州茶博会上接受采访
上一个月,《对话新时代》栏目组找选题,想拍摄一些扎根边疆地区,有很好的品牌创建思路和发展潜力,且能够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创新型企业。这类企业的规模大小不重要,但需要时代感、引领性、可塑性。
在做过一番调查了解后,《对话新时代》认为浮生若茶和栏目的调性非常匹配,是个值得好好讲述的一个企业故事。
于是娟姐只身飞往北京,参加层层选拔。并与主持人悦源进行简单试镜后,最终从20多位企业家中脱颖而出,获得仅有的四个名额之一,进入了复审环节。
11月19日,拍摄组飞往易武浮生若茶基地及厂房进行了一系列的拍摄,过程非常顺利。
11月22日,浮生若茶接到复审通过的通知。这也就意味着,浮生若茶将会在出现在国家最高规格的平台上,和著名主持人对话,与观众相见。
艰难的茶路
11月的云南少雨干燥,对要进茶山拍摄的摄制组来说,他们来对了时候。无论是上茶山的难度系数还是危险性,都大大降低。
当然,往茶山跋涉的过程一向没有坦途,同样需要翻山越岭,颠簸前行。对此,栏目组一行人算是有了深切体会。
但在到达天门山原始森林,站在松软的植被上的那一刻,他们瞬间被那里的空气、雨露、温度、色彩征服,也为那一棵棵绝美的高杆古树沉迷。
"好茶得知不易啊。"当中有人忍不住感慨。好茶当然难得,特别是长了上百年的高杆古树,靠的是自然的馈赠、时间的沉淀,以及茶人辛劳艰险的付出。
当同行的瑶族茶农以飞快的速度在数十米的高杆古树上上下翻飞时,摄制组再次惊呆了。可事实上,这只是浮生若茶人的"常规操作"。
这趟茶山,小马哥从2014年开始,走过无数次,比回家的次数还多。那些茶树,茶农在春茶季每天都要爬山爬下,进行惊险的"高空作业"。
这条路也是浮生若茶创业历程的隐喻。十多年前,其创始人小马哥还在银行端铁饭碗。之后,他毅然辞职下海,从淘宝茶叶摄影师做起,一步步做成圈内知名茶人,捧红薄荷塘,再有了自己的品牌,一路风雨。
而当年的无名之辈"马锅头"(小马哥初入江湖时的艺名),成了如今名满江湖的"小马哥"。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把镜头转向茶山茶人,对准鲜活的平凡大众,《对话新时代》想让人们看到的是真正的茶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一样也在付出汗水和热血,为一杯好茶,为美好的生活努力。卖茶人和种茶人的土豪,只是我们的一种过于夸张的想象。
小黄是浮生若茶的资深员工,跟着小马哥做茶3、4年了,他的另一个身份的小马哥的摩托车司机--专门载他上茶山。小黄其实不小,84年生人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但小马哥习惯叫他小黄。
小黄不是易武本地人,但他说愿意追随小马哥,"跟着他心里踏实"。这么多年,他见证了小马哥的失败和成功,清楚小马哥的为人。在《对话新时代》的镜头里,他表现得并不是很活跃,但眼神坚定自信,对未来充满乐观。
同样有"踏实感"的是马叭寨的茶农。这种踏实感首先来自物质上显而易见的回报。根据小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天门山茶叶鲜叶价格仅为120-150元/公斤。
而在高杆古树的概念得到了行业认可和追捧后,天门山已成为易武茶最热门的区域,古树茶价格也翻了几倍。2018年古树茶鲜叶价格为700-800元/公斤,高杆古树的鲜叶价格更是成为新的易武标王,价格达到4000-4500元/公斤。
其二,来自茶农对浮生若茶的信任。村民们把浮生若茶当家人,村长王忠平逢年过节都要热情地把他们拉到自己家里吃饭喝酒,一醉方休。
茶企的发展前行也需要创新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要想不被甩下车,除了扎稳脚跟,底盘要稳,还需想办法跟人竞争,抢个好位置。一个国家如此,一家企业和个人同样如此。可以说,踏实肯干+创新,是一家企业发展的解决之道。
普洱茶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个传统行业,讲究文化传承。但这几百年中,普洱自身也在不断更新。有原料的不断新发现,有产品的不断新创造,有工艺的不断新改进。
创新,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其实一直流淌在普洱的血液当中。有创新,做茶人能在大势中做大事,安身立于行业汹涌的浪潮中。
在浮生若茶身上,《对话新时代》栏目组很显然也发现了这个特质。自这个品牌初创期,其就自带创新型基因。
2013年,小马哥只身一人,深入薄荷塘找茶,在当时还没人意识到高杆古树的价值存在时,就先人一步确立了高杆古树概念雏形。此后又深入蛮砖国有林,天门山原始森林等地,都是对这一概念的强化。
即便抛开高杆古树不讲,小马哥之前制作的茶叶都引领了一个新的消费热潮。最好的例子就是薄荷塘,是他重新发现和定义这块产区的茶叶价值。
如今,高杆古树系列产品(核心资源六、蛮砖国有林等)热度再起,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某个产品品类的创新,还包含着对普洱茶品饮维度的提升。高杆古树概念体系的建立,使得普洱茶体系进一步得到拓展和完善。
可持续性,才有可创造性
凭借创新型的发展策略,浮生若茶短短几年内获得了爆发式的成长,用小马哥的话说是"火箭般的速度"。这种速度放在整个普洱行业,都不多见。
但是,在企业起飞后,小马哥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浮生若茶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4-2015年,一年的时间,我和马叭寨村长王忠平天天往山里跑,腿都跑断了,才终于把资源的东西梳理出来。"对小马哥来说,这是阶段性基础工作。
可基础梳理完成后呢?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自家的资源领先优势只能保持3年。想要继续生存,光靠卖资源是不行的。"
资源的确是浮生若茶的核心生命力,但只靠资源吃饭确实很没"技术含量"。况且资源也有卖光的一天。小马哥觉得,浮生若茶要走得更远更好,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品牌。
"从2016年起,我们开始结合茶文化特点做品牌化建设规划,打造具有浮生若茶特色的品牌之路,以及涵盖文旅等方面的品牌集群战略。"小马哥对《对话新时代》说道。
此外,浮生若茶还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帮助茶农形成完备的茶树形态意识,强化原生态环境,绿色产品和零农残的生态健康发展意识。督促他们培养保护更多的高杆古树形态,造福子孙后代。
▲ 浮生若茶组织当地茶农宣誓,保证只做生态茶,不打农药,不施肥,保护原生态环境
而整个茶行业,都亟需更多这样的正能量和硬核价值。
撰文:天鹅绒煤矿
图片:茶语视觉组(部分图片由浮生若茶提供)
2022-05-03 23: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