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正山小种发源地桐木关,竟是一片至今都不许外国人进入的秘境!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正山小种发源地桐木关,竟是一片至今都不许外国人进入的秘境!<,关于桐木关的所有故事,几乎都是传奇。事实上,自桐木关成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后,这个区域对外人来讲便是禁区:在这里,不对游客开放。若是没有区域内熟人引荐担保,则必须成功办理省级批件,方可入区。并且,一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2月22日最后更新正山小种发源地桐木关,竟是一片至今都不许外国人进入的秘境!。

关于桐木关的所有故事,几乎都是传奇。



事实上,自桐木关成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后,这个区域对外人来讲便是禁区:在这里,不对游客开放。


若是没有区域内熟人引荐担保,则必须成功办理省级批件,方可入区。并且,一切行为必须处于受限状态,山中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万物生灵都不能为外人所染指及破坏。一旦违规,轻者进行民事处罚,情节严重者,甚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所述的一切前提是:中国人。也就是说,未经特别许可,这里禁止外国友人进入。



关于桐木关的第二个传说,桐木空气都是甜的。这,几乎是所有当地人及有幸进入自然保护区者的共识。


一是,这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为96.3%,是闽江上游主要溪流的发源地;


二是,作为正山小种唯一的核心产区,它用一杯滋味流传最为广泛的茶叶,扛起了世界红茶梦。



一道天堑下,这里的空气甜三度


一路驱车向北,从武夷山市区驱车前往桐木,顺着滋养万物生灵以及红茶文化的桐木溪,越野车迂回地穿行在武夷大峡谷之中。


随着耳边溪流声逐渐欢快,空气中的甜度愈发浓厚,我们知道已经离这个世界红茶发源地的村子越来越近了。



此刻,我们被迫停车于进入这片世界双遗产保留地的必经关卡--皮吭哨卡,这里常年由护林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逻执勤。要知道的是,在桐木这个地界儿,没有点老"熟人",当真不易进入。甚至说,就连申请入区批件,都要有当地人协助完成。


而这样做的目的,均是为了保护这片土地的自然本色。用众星捧月来形容,也不为过。


前方四位骑行团队正在接受例行检查,在出具了各项"入区许可证"之后,最终岗亭起落杆拉起。显然,这群朋友为了能一探桐木秘境,早已做足准备。



另一边,紧随其后的我们却不一样。


依仗于家族已在此地息息生息六代的桐木人--张笔清,获得了免证"殊荣"。张笔清按下车窗,执勤人员探头瞧了瞧车内人员,"笔清老师,回家啊!"


毫无悬念,起落杆再次拉起。"他们在看车内有没有外国人!"张笔清随后解释道。


眼下,正值武夷山入冬。却不见想象之中的满目萧条。倘若不是随着海拔升高的渐生寒意,眼下一片盎然景象,倒是有置身春天之感。



据了解,桐木村地处平均1200米海拔的高山之上,最高海拔可达2158米,最低仅有300米。如此悬殊的高差,构造了壮观的侵蚀地貌。沟谷相间,山势雄伟,单是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就达30余座。被河流侵蚀切割的断裂带,延伸十几公里。



接下来,便是一个身处其境的长镜头--


如同被鬼斧神工切割开的山脉,或笔直耸立,或绵延蜿蜒。巨大落差之间,阳光透过似烟似雾状的云层,在桐木溪面折射出金黄的光圈。清澈湍急的流水,撞击在烂石之上,开出朵朵白色水花。水洗蓝的天空下是满眼的绿植,大风呼的毛竹林,有节奏地律动。饱满的山野韵味扑面而来,伴随着眼球的运动,一面是震撼,一面是微醺。




这就是桐木让我们品到的第一个味道,微甜。也正如桐木人所说的那样:这里空气甜三度。


事实上,桐木的味道远不止于此。在当地人心中,这里的一切均是谈资与自豪。


也正因为关于这里的传说,随着能够进入桐木的人越来越少,也愈显辛秘。也就是这方蕴藏许多传奇沃土之上,正山小种的兴衰交替。虽不一定被众人所知晓,但它却一定是世界红茶的福地。


闯入秘境,方能窥探其面目


实际上,早在上山之前,张笔清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尽量别穿着鲜艳的衣服上山。那里有着一群占山为王的"美猴王",虽然野性尚存,也不过至多调皮。


眼下,这只缓慢走来的母猴,貌似未在猴群中分得一羹。显得落寞又傲娇,晒着和煦的冬日暖阳,跳上越野车后视镜,敲着车窗讨食。



在这里,是生灵的栖息地。突然入侵的我们,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而沿途之中可见,道路两旁是漫山遍野的树林,这里的茶树完全不似山外其他茶园气派成片。偶尔露出来的石头地上,一丛丛茶树,星罗棋布,散落在树林之间,浑然一体。


实际上,这片土地里生长的是武夷的菜茶种。又因为身处国家级核心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树林植被覆盖着整个桐木。而在这里,毛竹与物竞天择的茶树也成为了过去人们主要经济作物。




所幸,毛竹与茶树就顺势铺开长在山坡之上,很多茶树甚至见缝插针长在竹林间,或是石头缝里。这里的茶树瞧不出年纪,只能依稀根据历史、祖辈记忆,以及盘踞在茶树上的厚重青苔,进行树龄的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因风土缘故,即便是几十上百年的茶树,高度不及腰间。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茶和竹子是山里人家的主要收入。山里雾大,适合茶树生长,而石头和沙土地不会板结,利于茶树根呼吸,竹子的腐叶又提供了天然养料。所以,这里的茶叶独具韵味,甘甜,回味悠长。"张笔清如是说。


也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孕育出了扬名世界的好茶--红茶鼻祖正山小种。据说,早在16、17世纪,正山小种就经由桐木关,这个举世闻名的万里茶道的起点传往欧洲并迅速风靡,由此也掀起了整个欧洲皇室贵族的红茶文化。




如今,站在这条早已残破荒废的万里茶道上,听着张笔清的娓娓道来,仿若眼前勾勒出肩挑茶叶翻山越岭的桐木人身影。



同行专业茶评组的小羊羊,本也是山中长大的娃。却在见识这片美景之后,不得不对其俯首称臣。一边对山上的一草一石一茶爱不释手,另一边又酸溜溜地怨念造物主的偏心。


麻粟很忙,麻粟人很"闲"


爬上位于山顶的那块石头,一览众山小,感受延绵山川的巍峨气势。北望是江西,南边则是桐木。站在分水岭,可谓是"前进一步是江西,后退一步是福建"。从连接闽赣二省的桐木关下来,开始前往张笔清位于桐木麻粟村的老屋。



据当地人告诉我们,麻粟是桐木村33个自然村中的其中一个,是桐木最高的村庄,也是华东地区最高有人居住的地方。


如今,整个麻粟村共有近38户人,150多人口。而唯一与外界连接的山路,在张笔清记忆中仍旧崎岖。主要用于贩卖茶叶,运回大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显然,这一切因为最近开始修建水泥路出现,将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民仅靠脚力出行的历史。




也正是由于修路的原因,此刻前往麻粟的行程,注定艰辛。好在沿途风景难觅,倒也不失野趣。一边是令人心惊的万丈悬崖,一边是陡峭山壁上的流水与绿意,雾气渐升,一片朦胧。山上的空气很是清冽,伴随充满山野韵味的花蜜香、植被香,正如喝下一杯桐木红茶。





山壁上随处可见麻粟村民为蜜蜂搭建的蜂房,蜜蜂们在山间来去自如。途中落座于乱石上休憩,偶尔飞驰而过水泥板车,扬起满地沙尘,也会停下观望。


"我这个车很脏,座椅连垫子都没有!"那个汉子红着脸,倒完一句话又踩下油门,绝尘而去。




两个小时的脚力,早已让腹中饥肠辘辘。赶到麻粟一号,张笔清的弟弟正在为我们煮着农家大肉面。一行六人,两斤肉,一斤面,在土灶干柴的薪火之下,变成一碗碗香气四溢的汤面,配上农家腌制的泡萝卜,干脆爽口。


由于正值冬季,山上的茶树都在"休养生息"。而村里的大部分村民也早已通过茶叶,走上了致富之路。都说天府之国的人懂得安逸与享受,实际上,桐木人也有着这样一面。纷纷在武夷山市区购置了房屋,只有产茶季才会集中回到村里采制茶叶。




"桐木人幸福指数比较高,知足感恩。现在我们采茶,多会雇用从江西前来的采茶工。"张笔清表示,也正因如此,许多的江西人在这里落地生根,逐渐成为了半个桐木人。


此刻的麻粟,一片安静祥和。


来,我们一起逛青楼


饭后,在张笔清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正式探访了麻粟村"青楼"。


"以前,很多山里人家都有两幢木屋,一幢住人,一幢做茶,住人的一层或二层,做茶的通常三四层,叫青楼。"张笔清表示,"在过去村民利用本地石头为柱基,用山中杉木做主体结构,毛竹做瓦片。如今这样的纯木质结构房屋虽然已经不多了,但它的身影却依然可见。"



比如,眼下的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青楼。


实际上,青楼之于正山小种的传统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依照当地人的说法,只有在桐木范围内采摘的菜茶,通过松木松枝烟熏萎凋的传统工艺制作而出的红茶,才能称作正山小种,超出这块区域的就是外山小种。



"如果是外山小种,或是其它地方的茶青,就是同一个做茶师傅用同样的工艺也做不出正山小种同样的茶味茶韵。"


谈及青楼每一层的作用,张笔清表示,"一层用松树烧火制烟,二层烟熏萎调过的茶青,三层用余温萎调茶青。松烟熏制好的茶叶就是上好的正山小种,泡出来茶汤有松烟香、桂圆味,回甘清甜、润口绵长。"



麻粟核心深处的高人们


此刻,我们又爬上皮卡车,往麻粟深处移动。山路崎岖,凹凸不平的碎石子路,颠簸着皮卡如同跳床。人在车中,必须抓紧扶手,或是同伴。




除此之外,山路狭窄,仅是单行车道。说是车道,却又不尽然。除了碎石子路,其实还有三段别处难寻的道路,村里人说这叫"双轨制"。顾名思义,如同火车轨道一般,仅是在车轮行驶的地方,铺设了少量水泥,道路中间的杂草仍旧长势旺盛。




而这样的轨道路,以及上麻粟村正在铺设的全新水泥路,都有张笔清的一份功劳。实际上,以张笔清为代表的麻粟人,自然深知麻粟的美好,所以多年来他和他的家族怀揣着一个心愿:建设好麻粟。而修路,就是第一步。


在此过程中,张笔清通过"牵线搭桥",借助更多人的力量来改变麻粟。因此,他的家族在村里也颇具人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村里人口不多,家家户户彼此熟稔。即使是在错车的一瞬间,也能带上邻家喜事的好运。



当我们正在攀爬麻粟的又一茶山,迎接来自海拔1400米以上寒意之时。张笔清的电话响起。话毕,他满脸笑容地说道,"麻粟第一'高人'回村了,让我过去喝茶!"他用手一指,面对山上的一栋两层红顶房屋,"他家就在那里,是桐木地区住得最高的人。"




实际上,居住于此的村民,世代都与正山小种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或是做茶而生,又或是寻茶而来,生息繁育几代人。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家人都见证过正山小种的兴旺,也经历了正山小种的衰败。


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创作正山小种的未来。


"在这里,每家都有正山小种的民间制茶能人。在大自然馈赠之下,这或也是桐木成为红茶胜地的原因之一。"张笔清如是说。


撰文:胖紫

图片:赵科佳


2022-05-03 23:38: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