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份难能可贵的正岩核心坑涧陈化样本:名家监制,十五年陈慧苑坑水仙,带你领略“陈年岩茶”的魅力与价值
近几年,中国茶行业对"老茶"的消费热度渐成一道风景,走进全国各地茶叶市场、门店,免不了被推荐各式各样的"老茶"。
在世界茶叶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武夷岩茶,自然逃脱不了茶友们的视野。
而一款集合顶级核心产区、过硬的制茶工艺、标准干净的仓储、并拥有名家背书的陈年岩茶,更为难能可贵。此次,茶语众筹分享由岩茶专家陈郁榕监制的十五年陈慧苑坑水仙,便是这样一款不可多得的正岩核心坑涧陈化样本,给你极致的老茶体验。
时间,赋予岩茶别样的价值与魅力
所有的事物都在时间中流逝,但也有事物会在时间中酝酿。甚至说,如果缺乏时间的洗礼,那么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将不会出现,陈年岩茶亦是如此。
按照存储时间,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年份的陈年岩茶。
八九十年代的陈年岩茶:
1987年随着统购统销的结束,岩茶市场放开,武夷山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民营茶厂,茶厂经营更加灵活,可以自由掌控生产。但是,当时的市场不够成熟,经常出现波动,茶厂会出现部分滞销产品,遗留下来成为陈年岩茶,有些陈年岩茶往往深藏在茶厂仓库角落,等待着某一天被人发现。
2000年之后的陈年岩茶:
一方面,随着普洱老茶市场的火热,陈年岩茶也渐渐被人熟知。陈年岩茶的品饮分为逐渐浓厚;另一方面,岩茶市场日渐走高,越来越多的茶厂开始生产经营武夷岩茶。随着市场的活跃,这一时期市场上呈现出较多的陈年岩茶。
它们背后都有着各种故事,也拥有不菲的价值。事实上,在武夷山,并不是每一家都能拿出优质的陈年岩茶。而一旦拿出,就是焦点。
因为要炼就一款上好的陈年岩茶,除了时间的淬炼以外,说到底,还是要看其内质。
核心产地三坑两涧之一--慧苑坑
另一边,武夷岩茶讲究山场。
"正岩"、"半岩"、"洲茶"就是历代茶人们根据山场的优劣,所划分出的产地等级。在武夷岩茶中,正岩茶算得上是少数派。如果要细数个中鼎鼎有名者,总避不开"三坑两涧"。
可以说,天心村被誉为正岩中的正岩,那么三坑两涧,便是那皇冠上的明珠。
位于武夷山景区深处,山谷深幽,终年云雾不断,留香涧和倒水坑的溪流在慧苑坑交汇,形成坑内独特的生态小气候,极为适宜岩茶的生长。
而,真正能从中品鉴到风骨与乐趣的老水仙,更是可遇难求。
老岩茶热度持续上升,
水仙成为追捧主力之一
天赐秘境的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既生长着数量繁多的原生品种,也孕育着树百年来悉心培育的移栽品种,一岩一丛一味,逐渐形成如今风韵各异的岩茶品种。
目前市场流通的老岩茶中,有为数不少的水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在武夷山优质的生态条件下,水仙良好的种质基因,配以精湛的制茶工艺,引发出武夷水仙的馥郁香气和醇厚滋味。以至于后来水仙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大面积种植。
名家陈郁榕监制,
以严苛的匠心对待每一款茶
作为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岩茶界著名专家,陈郁榕女士有着40余年研茶、评茶经验,对整个岩茶产区和品质、制作工艺和滋味口感都有透彻的了解。
科班出身,造就了陈郁榕扎实的专业基础。凭借过人的审评功力和对岩茶深入如教科书般的研究,陈郁榕老师在福建乌龙茶行业中声名显赫,绝对是叱咤福建乌龙茶的"大咖"级人物,地位极高。
她做茶,容不下半点瑕疵。从原料到工艺,从采摘到炭焙,任何环节但凡有差池、香气口感但凡不到位,她宁可亏本也不将就。
匠心凝制,十五年陈化,岩韵极品之作
造就佳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而同为世界知名"东方的神奇树叶"--茶,亦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经足火炭焙后封存陈化,随年份增长,火味尽数褪去,转化为陈香、木香、药香为主的复合香气,口感滋味令人惊艳。其醇厚饱满的老味茶汤,层次丰富的复合香气汤感饱满,稠厚柔顺,而又内含劲道。
干茶:
褶皱成条,色泽棕褐,略泛红。
茶汤:
红浓透亮,第一泡入口焙火味重,夹带着乌龙的老味,茶汤略薄,回甜好。第二泡后开始感觉惊艳,茶汤中的焙火味减弱,以老味、木材、药材和甜味的复合香气为主,香气纯净而浓郁,与醇厚的茶汤交织一体。
汤感饱满,稠厚柔顺,而又内含劲道,喉底回甘明显,生津迅速,胸腹间清凉甘润,回味间炒米香、植物清香、熟果香依次呈现。内质稳定,至十一泡时,茶汤甜润,带粽香,类似药酒的浓郁香气贯穿始终,杯底香最为明显。
叶底:
色泽乌褐,叶质柔韧,活性依旧,表面有典型的蛤蟆背。
撰文/茶语网
图片/茶语视觉组